4月20日,就在年度報告披露的第二天,科大訊飛(002230)以“線上+線下”影片直播的形式,召開2020年度業績說明會,董事長劉慶峰、總裁吳曉如等公司管理層與數百名投資者面對面,全面解讀年度業績情況,並就市場關注的問題進行集中答疑。
作為人工智慧2.0的關鍵年份,科大訊飛在2020年營收130億元,同比增長29.23%;歸母淨利潤13.64億元,首次突破10億大關,同比增幅達66.48%;經營性淨現金流22.71億元,創下歷史最好水平。
今年2月份,劉慶峰提出了2.0時代的奮鬥目標:十億使用者,千億收入,萬億生態,並希望在未來5年內達成。“千億收入目標以訊飛現有的主要賽道的內生式增長為主,我們有信心完成這個目標。”劉慶峰在說明會上表示,“我們希望運營型業務收入的比例到‘十四五’末會達到50%以上。”
邁入AI紅利兌現期
在人工智慧2.0時代,科大訊飛從應用探索期邁入AI紅利兌現期,公司產品標準化程度持續提升,應用價值逐步顯現,並直觀體現在利潤水平上。
2020年,公司淨利潤達13.64億元,增幅達66.48%,兩倍於營收增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母淨利潤為7.67億元,同比增長57%;人均毛利從2018年的36萬增至2020年的53萬,近兩年增幅累計為48%。
梳理科大訊飛營業收入構成,教育、智慧城市、醫療等核心賽道貢獻及增速可圈可點。其中,智慧教育營收達40億元,佔整體營收的31%;智慧城市營收28億元,佔比21%;開放平臺及消費者業務31億元,佔比24%;智慧醫療業務營收3.13億元,目前雖然佔比不大,但在疫情催生的多場景應用下,規模化效應已逐步顯現,同比增幅達69.25%。
從傳統的To B業務到To C業務,科大訊飛在深耕技術的同時,也在持續夯實自身的營銷能力。截至2020年底,公司銷委會已經建成營銷大區23個,合同毛利2億元以上的大區有8個。去年,公司中標合同金額達92.54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教育領域中標合同額52億,同比增長86%。
對千億收入目標有信心
說明會上,投資者對科大訊飛年內提出的“千億收入”目標頗為關注。
“其實千億收入目標的實現是以訊飛現有主要賽道的內生式增長為主的,我們有信心完成這個目標。”劉慶峰表示,預計千億收入當中,大概1/3左右來源於教育業務;1/3來源於數字經濟轉型業務,如電子政務、醫療、司法等領域;還有1/3來自於消費類產品。“如果以2020年營收為基礎,每年實現45%的增長,大概‘十四五’末我們的營收規模就會到1000億,從目前的情況看,大家還是很有底氣的。當然,過程中一定還有很多挑戰和不確定性。”劉慶峰坦言。
深耕行業數十載,科大訊飛不斷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公司走的教育、醫療賽道是符合國家大需求的,總體的剛性投資是可以穿越經濟週期的。而在大的數字經濟轉型背景下,本身就利好人工智慧產業。”劉慶峰指出,相比於一些獨角獸公司或者資本野蠻擴張的公司,科大訊飛具備系統性創新能力,又能夠踏踏實實做出看得見摸得著的場景,有望獲得更大的數字經濟轉型的機遇。
在劉慶峰看來,科大訊飛未來需要迅速把關鍵的戰略機會抓牢抓透,首先要學習華為這樣的公司,能夠力出一孔,形成飽和攻擊,實現產業控盤;其次要放眼全國,做更好的人才和戰略佈局,比如消費類產品一定要到深圳,行業產品制高點的規劃和設計要在北京;再次要加強內部執行力。
運營型業務是未來重點
“如果說公司有專案型、產品型和運營型三大類典型業務,我們希望到‘十四五’末,運營型業務收入佔比達到50%以上。”劉慶峰表示。
談及運營型業務的邏輯,劉慶峰指出,從技術架構來說,基本上會以雲服務為主,在雲上支援大量的To B的使用者以及個人使用者;從商業模式來說,即便是To G的使用者,公司也會做成持續型的運營收入,合作的定位不再是賣系統,而是以服務模式形成長期持續的業務收入,與客戶形成良性依存的關係。
據悉,公司運營型業務過去幾年持續提升,2020年已達28%。“運營型業務佔比提升,公司才真正具備根據地業務,而根據地業務能夠實現持續穩定的收益,同時擁有高護城河。”
劉慶峰看好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前景。他表示,在國家進一步規範教育產業的過程中,教培市場的變化讓公司看到了一些新的機會。由於線上交易被進一步管控,有很多原來的廠商會進入到圍牆內,公司一直強呼叫人工智慧的創新聚焦因材施教,真正實現師生減負,目前透過專案和產品的規模化落地已經形成了較強的壁壘,龍頭地位穩固;未來將兼顧校內校外兩個市場,用全新的機制來探索校外和線上教學。
此外,在智慧汽車領域,科大訊飛認為語音技術在車內是剛需,且技術門檻非常高,公司將以語音互動為入口,拓展到更多的AI技術服務,再延伸到智慧網聯服務。目前,公司已與廣汽、一汽、長安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