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餅前兩天還賣一千元,兩天後就漲價到五千元一張。手裡的鈔票面額最高有十萬,但是你把千元鈔票施捨給乞丐,乞丐也不會要。這個場景不是發生在國外,而是發生在1948年的中國。當時的中國社會正經歷著嚴重的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意思是在貨幣流通時,給出的貨幣大於了所購買的東西的實際價值,從而導致貨幣貶值的同時又物價也普遍上漲。民國有段時間,我國通貨膨脹就非常嚴重,甚至出現了百姓用腳踏車推著一捆錢,只為了買一盒火柴的情況,非常的誇張。
當時還沒有人民幣這一說法,整個社會流通的貨幣主要是銀元,因為銀元上鑄著頭像,所以也被百姓稱為“袁大頭”、“孫小頭”。而且當時的出口商品不像現在一般各式各樣,只有一種商品能夠出口,那就是白銀。但是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大量白銀流失,許多企業變得舉步維艱,迫不得已,國民政府便在1935年開始推崇使用紙幣“法幣”——即“法定貨幣”或“法償幣”的簡稱。
不得不說,法幣的頒行還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1939年以前,通貨膨脹還較為緩慢。但是戰爭的爆發迫使國民政府要大量籠絡軍費,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銀行增加法幣的發行量,於是從1940年開始,整個社會就進入了惡性通貨膨脹的階段。
國民黨統治區延續12年的通貨膨脹,對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進行了殘酷的掠奪。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下,物價不斷上漲,而工資的提高卻極其緩慢,按貨幣計算的名義工資雖有所增加,而實際工資則大幅度下降,百姓的生活日益貧困。後來又推行了另一種新貨幣“金圓券”,但是它同樣沒過多久就被捲進了通貨膨脹的漩渦。
尤其是1948年時,通貨膨脹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國民黨瘋狂加印貨幣,成為了一個無情地印錢機器,在資料上的,當時通脹率已經達到了驚人的571000000%!掙錢的腳步根本跟不上物價上漲的節奏,百姓的花費動輒就是上百萬,每個人都在“成為百萬富翁”和“破產”的兩種情況中來回切換。商家被逼無奈,也從來不會收低於五百元面值的貨幣,“錢”,反而成為了民國統治後期最不值錢的東西。
1948年的清明,祭奠祖先時人們竟不約而同的選擇不再燒紙錢,而是改燒千元面值的貨幣。買菜的時候,不是用一張鈔票而是用一斤鈔票換一斤蔬菜,甚至一次食客在一家館子吃飯時,第一碗米飯為兩萬元,當食客要求盛第二碗時,竟被告知已經漲價到了兩萬五千元一碗……一頓早飯花個幾十萬在當時聽起來都是稀鬆平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