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日本特派、特約記者 嶽林煒 潘小多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宋毅】9日,日本央行行長10年來首次易主。植田和男接棒已領導日本央行10年的黑田東彥,出任第32任日本央行行長。作為二戰後首位學者出身的日本央行行長,現年71歲的植田和男將在10日舉行的就職記者會上宣佈其政策方向。共同社9日報道稱,黑田東彥實施的長期貨幣寬鬆政策已經暴露出許多負面影響。日本《每日新聞》認為,植田和男還需要實現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設定的通脹率控制在2%的目標。日本央行將如何調整貨幣政策?如何實現控制通貨膨脹的目標?在銀行危機愈演愈烈和日本經濟排名下滑壓力下,《日本經濟新聞》稱,植田和男面臨著“全世界最艱難的央行職務”。
政策轉向?
在未來的5年任期內,被認為是政策“平衡派”的植田和男首先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收尾日本央行的激進貨幣政策。去年7月,植田和男曾表示“需要在未來合適的時機認真考慮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的出路”,但也要避免倉促進入緊縮貨幣政策。《日本經濟新聞》在9日的社論中表示,日本央行從2013年開始實施寬鬆貨幣政策,透過推動日元貶值和股價上漲刺激日本經濟復甦。但由於該政策在執行過程中趨於僵化,副作用變得越來越突出。在將長期利率維持在低水平的政策框架下,受海外國家利率上升壓力,日本央行被迫購買大量國債。不僅對利率造成負面影響,還擾亂企業發行債券。
植田和男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黑田東彥推行超級量化寬鬆10年,造成日本經濟對低利率的寬鬆貨幣環境的長期依賴。日本財政近年來對債務的依賴愈加嚴重。
《東京新聞》9日在社論中寫道:“黑田東彥時代”的寬鬆貨幣政策是透過承銷政府債券實施的,帶來的後果是日本央行持有的政府債券已高達約565萬億日元(截至今年1月),超過日本政府發放國債的一半以上。日本央行購買國債已經成為政府無節制財政支出的溫床,新央行行長需正視高昂國債帶來的風險。
如何應對物價上漲?
1998年4月1日生效的《日本銀行法》賦予日本央行兩大政策職能:物價穩定和金融穩定。然而根據日本總務省的資料,截至今年2月,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為3.1%,沒達到日本央行長期設定的2%的目標。
當前,日本民眾正在愈發明顯地感受到生活壓力。彭博社9日報道稱,截至2月份,日本工人的實際工資已經連續第11個月下降。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7日釋出的資料,日本工人2月份實際現金收入同比下降2.6%。此前釋出的價格資料顯示,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推出降低能源支出成本的政策後,日本的消費者價格漲幅本應逐漸見頂。然而,現在價格上漲似乎蔓延到能源之外的領域,對家庭和企業構成壓力。《日經亞洲評論》9日的報道認為,植田和男正在被工資和物價的壓力所夾擊。
在日本,雞蛋價格一直是物價波動的重要參照。日本全國農協雞蛋部門公示雞蛋價格走勢顯示,今年3月東京地區M號雞蛋的平均批發價比2021年3月高71%,與新冠疫情前的價格相比上漲了3倍。
雞蛋漲價只是冰山一角。日本民間調查公司“帝國資料庫”表示,4月價格上漲的食品和飲料超過5000種,而且價格上漲可能會持續到10月左右。
經濟增長壓力
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也在影響貿易狀況。日本央行的長期寬鬆貨幣政策導致日元貶值,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出口企業的業績,但也使得按美元計算的日本經濟規模縮小。日本名義GDP在1968年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在2010年被中國趕超,排名跌至第三位。在2023年則面臨被德國超越的風險,從而跌至世界第四位。
對於目前日本經濟所面臨的問題,項昊宇認為,日本經濟內需不足,企業擴大投資意願不足,可能暫時離不開量化寬鬆政策的刺激。同時,美歐金融政策收緊可能加劇經濟衰退風險,會對外向型的日本經濟帶來衝擊。《日本經濟新聞》認為,在銀行危機蔓延之際,如果歐美經濟前景持續惡化,日本經濟也可能受到拖累,進入下滑區間,日本央行未來的政策決定也將變得愈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