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建科:唯一產品被“老東家”指控抄襲,信披資料兩遭打臉

北京盈建科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盈建科”)的主營業務為建築結構設計軟體的開發、銷售及相關技術服務,主要產品為YJK建築結構設計軟體系統,可以為結構工程師的設計活動提供必要的軟體工具支援。

2014年12月,盈建科在新三板掛牌公開轉讓。2016年12月,公司開始接受東北證券的上市輔導,並於2017年4月首次預披露招股書。審查期間,由於公司聘請的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的簽字會計師之一茅彬離職,盈建科的首發申請於2017年9月中止審查。同年11月,公司在新三板摘牌,2018年3月,公司首次IPO申報終止。2018年10月,盈建科重新報送輔導備案材料,繼續衝刺創業板。

從經營業績看,報告期內(2017年~2019年),盈建科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9億元、1.39億元和1.72億元,年化複合增長率為25.71%;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813.58萬元、5176.15萬元和6588.15萬元,年化複合增長率為31.44%,經營成長性看似不錯。

不過,公司產品較為單一,唯一產品YJK軟體曾被指抄襲,質疑方正是兩名實控人的老東家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研院”)的下屬企業。

同時,主要供應商北京綠建軟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綠建”)為深圳市斯維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斯維爾,證券程式碼:838470.OC)的子公司,其實控人彭明系盈建科股東,但招股書中並未披露這一關係。並且,盈建科與斯維爾披露的購銷資料相差35.25%,盈建科兩本招股書披露的管理人員人數也不一致。

另外,2016年4月,盈建科向46名現有股東、董監高、核心員工增發股份,但未確認股份支付,其合理性或需探討。

唯一產品被指抄襲,遭實控人老東家“建科”起訴

招股書顯示,YJK軟體系統貫穿建築結構設計的各個設計內容和階段,是盈建科唯一的產品,公司收入主要來源於YJK軟體的銷售及版本升級服務。2017年12月,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研科技”)及其子公司北京構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構力科技”)向盈建科提起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訴訟。建研科技、構力科技認為,盈建科釋出的YJK軟體與其主要產品PKPM軟體的功能、操作介面、輸出結果格式均高度相似,並據此推測YJK軟體事實上抄襲了PKPM軟體。

據悉,建研科技、構力科技系中國建研院的下屬企業,巧合的是,盈建科的六名董監高、核心人員曾就職於中國建研院或建研科技。

招股書顯示,盈建科的前四大股東為陳岱林、張建雲、任衛教、張凱利,分別持有公司22.38%、20.54%、8.72%和8.72%的股份,為共同實際控制人。其中,陳岱林於1985年至2010年就職於中國建研院,歷任工程師、高階工程師、研究員、PKPMCAD工程部主任、結構所副所長,軟體所所長、建研科技副總裁,院副總工程師。而任衛教於1992年至2010年先後就職於中國建研院、建研科技,任軟體所結構軟體綜合研究室主任。

另外,梁博現為盈建科監事會主席、專案經理,曾任建研科技研發工程師;李保盛系盈建科監事、營銷總監,曾任建研科技銷售員、經理;王賢磊系公司核心人員、專案經理,曾任建研科技研發工程師;董智力系核心人員、專案經理,曾任中國建研院、建研科技施工軟體事業部工程師。

值得注意的是,李保盛於2009年從建研科技離職,2011年進入盈建科任銷售部經理,期間在上海鴻業同行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鴻業”)任總經理。據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顯示,上海鴻業系洛陽鴻業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鴻業科技,證券程式碼:831585.OC)全資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王曉軍。巧合的是,王曉軍曾持有盈建科7.50萬股股份,系盈建科股東。據盈建科披露,本次發行前,王曉軍的持股數為19.50萬股,持股比例為0.46%。

資料來源: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

資料來源:鴻業科技公開轉讓說明書

2018年1月,建研科技、構力科技與盈建科簽署《和解協議》並撤訴。《和解協議》註明,盈建科需承諾今後不主動從建研科技、構力科技PKPM團隊“挖人”,也不接收離開PKPM團隊未滿兩年的員工,還需承諾新軟體的研發不採取以建研科技、構力科技原有人員開發同質化軟體的方式,比如不再推出與PKPM相似的節能綠建軟體。

值得一提的是,有網友稱,盈建科諧音“贏建科”,寓意著贏建研科技,雙方恩怨可見一斑。

盈建科:唯一產品被“老東家”指控抄襲,信披資料兩遭打臉
資料來源:知乎

購銷資料不一致,管理人員到底有多少?

招股書顯示,北京綠建是盈建科2017年第四大供應商,盈建科向其採購綠建斯維爾節能設計軟體,採購金額為1.71萬元。據悉,北京綠建是斯維爾的子公司,自2017年起納入財務報表合併範圍。

同時,斯維爾公開轉讓說明書稱,其實控人彭明持有盈建科股份,也就是說,2017年主要供應商北京綠建的實控人彭明系盈建科股東,但招股書中並未披露這一關係。據披露,本次發行前,彭明持有公司39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0.92%。

盈建科:唯一產品被“老東家”指控抄襲,信披資料兩遭打臉
資料來源:斯維爾公開轉讓說明書

斯維爾公開轉讓說明書還顯示,2014年,斯維爾對北京盈建科軟體有限責任公司(盈建科曾用名)的採購金額為44.06萬元,佔總採購金額的12.84%。但據盈建科披露,2014年公司對斯維爾的營業收入為59.59萬元,較上述採購金額高出35.25%,明顯超出當時實行的最高17%的增值稅稅率。

盈建科:唯一產品被“老東家”指控抄襲,信披資料兩遭打臉
資料來源:盈建科招股書(2017年4月報送)

盈建科的資訊披露瑕疵不止這一處。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末,公司管理人員人數始終為15人,但據前期報送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末,公司管理人員為16人。不過,兩本招股書對員工專業的分類略有差異,如果考慮財務人員、內審人員,那麼兩本招股書披露的管理人員人數差距將更大。

盈建科:唯一產品被“老東家”指控抄襲,信披資料兩遭打臉
資料來源:盈建科招股書(上會稿)

盈建科:唯一產品被“老東家”指控抄襲,信披資料兩遭打臉
資料來源:盈建科招股書(2018年1月報送)

老股東、核心員工低價定增,不確認股份支付合理嗎?

據《北京盈建科軟體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設立以來股本演變情況的說明及其董事、監事、高階管理人員的確認意見(2019年8月16日報送)》披露,在新三板掛牌期間,盈建科曾兩次定向發行股票。

2015年7月,盈建科向穆曉亞等12名自然人投資者發行股票96萬股,總股本增至2085萬股,發行價格為22.80元/股,即公司整體投後估值為47538萬元。2015年9月,盈建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權益分派後總股本增至4170萬股。

2016年4月,盈建科向董立坤等46名自然人投資者發行67.5萬股公司股份,總股本增至4237.5萬股,發行價格為9.2元/股,即公司整體投後估值為38985萬元,估值較前次定增時減少了17.99%。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定增的46名發行物件中包括12名公司現有股東、7名董監高及核心人員、32名公司核心員工(部分管理層亦是老股東)。盈建科稱,由於本次股票發行價格綜合考慮了宏觀經濟環境、公司所處行業、公司成長性、市盈率等多種因素,與投資者溝通後按市場定價原則協商後最終確定,且公司並未與員工就股票認購事項簽署其他服務協議,本次增資不適用股份支付的會計處理。

據悉,中國證監會於2018年8月31日釋出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4907號建議的答覆》中提及,確認股份支付費用時,對增資或受讓的股份立即授予或轉讓完成且沒有明確約定服務期等限制條件的,原則上應當一次性計入發生當期,並作為偶發事項計入非經常性損益。可見,股份支付的確認並不以簽署服務協議為先決條件。

另一方面,針對現有股東增資的問題,證監會於2019年3月25日釋出的《首發業務若干問題解答(二)》中提及,“對於為發行人提供服務的實際控制人/老股東以低於股份公允價值的價格增資入股事宜,如果根據增資協議,並非所有股東均有權按各自原持股比例獲得新增股份,對於實際控制人/老股東超過其原持股比例而獲得的新增股份,應屬於股份支付”。

以現有股東、監事李保盛為例,此次認購前,李保盛持有17.394萬股盈建科股份,持股比例為0.42%。增資完成後,李保盛持有21.394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0.50%,較增資前增加了0.09個百分點。根據證監會的解答指引,對於這部分超出原持股比例獲得的新增股份應確認股份支付,但盈建科一律未確認股份支付,是否合理呢?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349 字。

轉載請註明: 盈建科:唯一產品被“老東家”指控抄襲,信披資料兩遭打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