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徐川)訊,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近日表示,今年全年我國GDP有望實現5.4%的增速。其中,消費的實際增速或達到5.7%,出口也有望增長10%,且淨出口對GDP的增長貢獻仍然是正面的。
汪濤認為,為實現穩增長目標,新舊動能轉換主要體現在基建投資的反彈或將對沖房地產投資的下滑,地方政府專項債的發行也將預期提速。
再降準空間仍存 關注節前流動性變化
貨幣政策方面,汪濤認為,2022年央行仍有降準空間,再次降準或於3、4月份開啟。大行目前存款準備金率仍在11%左右,因此存在較多下行空間,另有可能提供諸如中期借貸便利(MLF)、綠色再貸款等其他流動性工具加以支援。
“基於央行當前的貨幣政策框架,預判今年不會降低政策利率。”汪濤表示,一是因為央行歷來較為倚重數量型的貨幣政策工具與審慎監管類的宏觀政策手段,而對利率的依賴程度較小;二是根據PPI與CPI的加權平均計算得出,當前的實際利率仍處較低水平,因此利率可能並不是一個制約因素;三是針對所謂“融資貴”的問題,解決方式並不在於降低正常的利率水平,而是要加大信貸的可獲得度,因此需要從信貸政策著手,而非利率方面。
瑞銀證券中國利率市場策略分析師夏愔愔亦表示,今年上半年,預計整體信貸的同比增速或迎來觸底回升,並保持相對穩健的增速,但到年底可能出現小幅回落,這意味著資金需求端不會有特別明顯的大幅增強;供給端,為保持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充裕,以及資金利率的相對平穩,以便銀行獲得較低的資金成本,預計貨幣利率DR007在基準情形下將維持2.2%左右水平,因此從工具選擇來看,央行仍會繼續靈活運用包括降準在內的多種工具。
當前市場對於春節前的流動性環境討論較多,夏愔愔對此表示,短期來看,受到春節與月末時點疊加的影響,加之1月份5000億元MLF到期以及中旬稅款上繳高峰的來臨,本月的流動性可能受到一定壓力,但預計央行仍將持續向銀行提供一定流動性支援。
基建發力彌補房地產投資下滑
“針對房地產行業,預計未來還會有相關的政策調整,包括地方政府放鬆限購限售、調整土地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措施。”汪濤表示,明年全年房地產投資可能下降5%左右,但相較於去年四季度,預計今年一季度能夠企穩,進入二季度後將開啟回升,三四季度或能實現同比回升。在房地產行業企穩回升的同時,後續也應關注政策的放鬆力度及市場反應。
由於今年房地產市場投資可能下滑,為實現穩增長目標,瑞銀預計,財政政策有望發力,尤其是國內基建投資或將實現4%左右增速,二季度的反彈可能更加明顯,具體反映在地方政府的專項債發行將會加快,相當程度上能夠對沖房地產投資的下滑。
汪濤認為,相關房企開發商流動性的緩解一方面取決於能否獲得開發貸支援;另一方面取決於預售資金能否到位,這涉及到購房人按揭貸款的發放。目前,按揭貸款和開發貸已有所鬆動,有助於緩解部分房企面臨的現金流動性問題,但緩解力度能否持續保障,仍需關注後續發展,例如在按揭貸款放款週期縮短後,消費者的購房意願與房地產的銷售情況能否隨之回升。
利率債供給壓力可控 國債收益率短期窄幅波動
鑑於今年財政政策刺激力度可能有所加大,夏愔愔表示,從供求關係看,利率債並不會面臨非常明顯的供給壓力上升。
“預計今年利率債的淨髮行規模在9.4萬億元左右,其中2.7萬億元是國債,約有4.3萬億元來自地方政府債。”夏愔愔分析稱,上半年地方債的發行節奏可能較快,以支援基建投資,預計前兩個季度新發行規模都將接近1.5萬億左右,下半年或將逐漸放緩。
在需求端,夏愔愔表示,一方面國內商業銀行、資管類機構對國債、地方債的需求將保持穩健增長;另一方面,在美聯儲開啟加息的背景下,中美利差可能收窄且人民幣匯率可能面臨貶值壓力,因此境外機構對於我國利率債的主動配置需求或受到影響,但同時,在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納入支援下,預計今年債市外資流入規模仍然在1000億至1250億美元左右,其中約有860億至1000億美元流入國債市場。
從利率走勢來看,瑞銀預計,今年國債收益率曲線將在經濟回暖帶動下上行,儘管平穩的資金面和政策利率不變或能對沖一部分上行壓力。
“短期內,預計今年一季度國債收益率呈現窄幅波動走勢,主要基於年初流動性環境較寬鬆以及機構配置需求較旺盛。”夏愔愔補充稱,但進入二季度,在基建投資、信貸等資料持續回升的基礎上,市場經濟預期可能發生好轉,再加之流動性仍保持相對寬鬆,能夠對沖一部分收益率下行壓力。
中長期來看,瑞銀預計,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今年第三季度可能上升至3.3%左右,隨著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見頂和信貸增速走弱,在年底可能回落至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