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債平穩增長風險可控

3月2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外債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餘額為24008億美元,較2020年9月末增長925億美元,增幅4%。2020年四季度我國外債規模穩步增長。

“外債增長主要源於境外投資者增持境內人民幣債券。”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外債規模穩步增長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結果。2020年,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企業率先復工復產,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3%,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是我國吸引包括外債在內的境外資金流入的主要原因。

我國外債增長更多體現出境外投資者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境外機構增持人民幣債券等資產也形成外債。”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認為,近年來,我國外債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境外投資者增持人民幣資產形成的,外債平穩增長也體現了投資便利化政策的效果以及國際投資者對我國資本市場的認可。

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外債便利化改革,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透過適時調整跨境融資宏觀審慎政策、開展外債便利化試點等,多措並舉為企業提供跨境融資便利,緩解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不過有人可能會擔心,外債保持增長安全嗎?外債是一國的對外債務,適中且結構良好的外債有利於借國際資源“為我所用”,與經濟發展形成良性迴圈。趙慶明表示,“適度利用外債好處不少。我們常說‘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外債正是其中一種資源。尤其近幾年,歐美國家多實行零利率甚至負利率,因此借外債的資金成本比較低,對於我國一些資金規模較大的國際化企業來說,適度借外債是有好處的”。

資料顯示,去年四季度我國外債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從外債幣種結構看,本幣外債佔比42%,較2020年9月末上升3個百分點;從外債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佔比45%,較2020年9月末上升2個百分點。

“這些境外投資者中,大多為境外央行等機構,屬長期投資者。其目的是長期配置資產,不以短期盈利為目標,投資也以中長期人民幣國債為主,有利於我國外債結構保持穩定。”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

據介紹,衡量外債安全與否主要看4項指標——2020年末,我國外債負債率(外債餘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16.3%,債務率(外債餘額與貿易出口收入之比)為87.9%,償債率(外債還本付息額與貿易出口收入之比)為6.5%,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為40.9%。上述指標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分別為20%、100%、20%和100%)以內,顯示我國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整體來看,外債餘額增長符合我國經濟發展以及持續擴大開放的需要。”周茂華表示,與國際經驗比較,我國債務證券規模和佔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債務證券規模增長意味著“風險共擔型”資本流入,能夠起到外債結構穩定器的作用。

“接下來,外債將繼續穩定增長。”趙慶明認為,外債平穩增長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企業國際化程度提高會增加對外舉債的需求。另一方面,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水平提升,外債也會保持穩定增長。因此,對於我國外債增長不需要擔憂。總體上看,我國對外債的管理仍然較審慎,不會出現外債突然大幅增長的情況,整體增速仍將保持合理水平。

王春英表示,當前,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預計未來外債仍將延續平穩執行態勢。(姚 進)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89 字。

轉載請註明: 外債平穩增長風險可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