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一年過去了,2021年被賦予了太多的期望,投資領域也是如此。
去年7月剛開始參與股市投資的小夥伴:長長,今天向我投稿。
說自己去年7月一通研究後,在股市裡投了2萬塊錢,之後就沒動過了。
結果單2月開始到今天,賺了將近1200塊,跑贏上證指數1.52%。
大家都知道,最近市場表現不佳,有這個表現,難道她是股神?
其實並不,她只是堅信行情怎麼樣,時機怎樣並不重要,普通人也把握不住。
重要的是:
儘早開始。
*以下是長長的分享
大家好,我是長長,去年7月開始正式學習股票,並參與投資。
半年來,我總結了2個秘訣,想分享給大家。
01
不要高估機會成本
先從我一個朋友的故事說起:
與我的果斷不同,我有一位朋友,在投資這件事中,總在猶豫中原地踏步:
她去年在餘額寶裡放了3萬塊,一年獲得的收益大約在500塊上下。
之所以一直沒有考慮其他的投資方式,就是因為害怕連500元的收益都沒有了。
然而一年下來,發現身邊的朋友都比自己賺得多,她就陷入了焦慮和自我懷疑中。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年前她說:“這3萬塊,我要是拿去買股票就好了。”
在我們做投資決策的時候,我們經常容易拿機會成本做對比,對比的物件是那些漲得很好的投資品。但礙於手上的資金有限,自己根本無法參與其中。
這裡有一個誤區,就是對機會成本的理解。
就拿這個朋友來說,關於股票的基礎知識,她一竅不通。
所以看著年後的行情波動大,她又感嘆:“還好我沒買股票。”
其實她的機會成本,並不是股市的漲幅,而是如果用這筆錢轉投4%-6%的存款產品,多賺個500塊。
機會成本從概念上來說,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
但機會成本的計算,不能盲目放大,只有那些你有能力獲得的選項,才能作為你的機會成本。
曾經有個段子:一位網友覺得自己天生命好,可以撿到200萬,所以他選擇不上班,因為他認為自己會因為上班而失去200萬。
聽起來是個段子,但現實生活中,我們真的挺容易因為這些根本不是「機會成本」的事情而焦慮。
更好的做法是,始終保持對感興趣領域的好奇心,小步伐嘗試,邊學邊練,當你在手裡的好牌越多,你的機會成本才會越大。
02
不要高估學習門檻
知道了我這個月的收益,朋友又問我:“你說我現在學股票合適嗎?”
我給她看了張圖:“你可以看看近年來,上證50(滬市市值前50的公司)的表現。”
(圖片來源:同花順(300033,股吧)APP)
風險和收益是對稱關係。無論是做腦外科手術還是參與股票投資,過高估計自己的認知或行動能力都是極度危險的。
“瞭解自己的能力圈,適度行動而不冒險越界,你就可以跑贏大多數人。”我告訴朋友。
巴菲特這一生中,大概擁有過400-500支股票,而他的大部分錢都是從其中的10支股票中賺的。
用價值投資的方法,在股票中賺錢的邏輯,就是和上市公司一起成長,賺上市公司的分紅,做上市公司長期股東,只要上市公司質地不變,就不用賣出。
成功的投資不是賺一天、兩天的錢,而是經歷了一輪完整的牛市之後,你不但賺到了真金白銀,還收穫了寶貴的投資經驗,讓你在未來的市場中可以做得更好。”
這是一個“好東西”分佈不均勻的世界,如果遍地都是“好東西”,那麼當中的紅利早就已經很薄了。
所以,想要不錯過“好東西”,一方面需要你不斷提高自己的判斷力和認知水平,另一方面,就需要你掌握足夠多的好牌。
最好的開始時間是昨天,排第二的是今天。
新的一年,如果你也想鼓起勇氣,和長長一樣追求更高的收益,同時也願意付出一些時間學習,不要錯過這個限時、限量的好機會。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簡七讀財。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