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遊客在開封小宋城內品嚐小吃。(圖源:新華社)
11月16日,中國國家統計局釋出的10月份經濟執行資料顯示,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576億元,同比增長4.3%,增速比上個月加快1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增長4.8%,連續4個月正增長,餐飲收入同比增長0.8%,增速年內首次轉正。中國消費市場再傳捷報,不僅有利於國內經濟回暖、暢通國內大迴圈,還將為新冠肺炎疫情陰霾下的世界經濟注入信心力量。
“民以食為天”,餐飲指標轉正無疑具有特殊意義。餐飲業佔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11%,吸納就業2100萬人,在服務消費中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2020年以來,疫情對各行各業特別是服務業造成巨大沖擊,餐飲等行業的增長勢頭遭受最大阻礙。1-10月,全國餐飲收入29598億元,同比下降21%,增速較2019年同期下降30.4%。
作為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餐飲業復甦回暖實屬不易,映射出人們對於疫情防控形勢實實在在的信心。據商務部監測,中秋國慶“雙節”假期中,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2019年“十一”黃金週增長4.9%。此外,餐飲商家加速線上佈局助推外賣市場規模擴張、全國多地面向餐飲行業發放消費券等切實舉措都有力推動國內煙火氣重燃。
除餐飲消費由負轉正,網上零售高速增長、汽車消費快速增長……中國消費市場經受住疫情考驗,亮點頻出,顯示出巨大潛力、強大韌勁和旺盛活力。其中,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快增長,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汽車類品增長勢頭強勁。路透社11月16日文章分析指出,中國商品零售連續四個月保持增長,消費升級態勢在本輪疫情期間加速顯現。
對此,北京工商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清傑表示,多因素相互疊加促成10月消費加速升溫。一是消費環境的改善。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社會生活生產秩序有序恢復,人們消費信心有所提升,消費需求逐步回暖。二是消費能力的提升。隨著就業形勢持續改善,人們“敢花錢”“願花錢”,消費能力得以提升。三是消費政策的落地。促進汽車消費和服務消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帶動消費逐漸恢復常態。在諸多因素疊加下,國慶中秋雙節的“超長黃金週”更是成為10月消費“爆點”。
隨著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進一步釋放,對於全球供應鏈的帶動作用將進一步增強,助力各國經濟加速“回血”。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9日報道稱,11月7日公佈的資料顯示,繼2020年9月的強勁擴張後,10月中國從德國的進口按年率計算增長了24%,從義大利的進口按年率計算增長了21%,“來自中國的強勁需求推動了它們的發展”。《福布斯》雜誌也稱,由於中國市場消費需求旺盛,許多海外品牌借力中國市場迎來轉機,全球供應鏈“動”了起來。
不斷重新整理成交額紀錄的“雙十一”,累計意向成交超720億美元的第三屆進博會……一份份亮眼成績單讓世界看到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成色,為疲軟的全球市場注入“強心劑”。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新發展階段,中國消費穩健發展的基本面,以及消費擴容提質升級的總勢頭不會改變。在消費長期向好的大趨勢下,中國將繼續與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企穩復甦。(欒雨石)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點選“海外網評”,讀懂中國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