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通縮、房地產信貸、貨幣政策……你關注的,都在央行這場釋出會

“中國經濟總供求基本平衡,貨幣條件合理適度,居民預期穩定,不存在長期通縮或通脹的基礎”“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援”“穩健的貨幣政策將精準有力,兼顧把握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的平衡”…… 4月20日,人民銀行舉行2023年一季度金融統計資料有關情況新聞釋出會,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鄒瀾等就貨幣政策、通縮以及房地產金融等熱點問題作出最新回應。

是否通縮、房地產信貸、貨幣政策……你關注的,都在央行這場釋出會

不存在長期通縮或通脹的基礎

兩天前(4月18日),國家統計局釋出一季度經濟資料。初步核算,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28499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5%,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2.2%。更早時候,央行釋出2023年第一季度金融資料,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0.6萬億元,社融增速持續上行,廣義貨幣(M2)增速延續高位,一季度淨投放現金961億元。

經濟復甦態勢明顯、貨幣供應量加大的同時,物價漲幅卻在回落。2022年3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7%,這一漲幅達到近18個月以來的最低點。這一矛盾走勢引發了市場對通貨緊縮的擔憂,市場上的錢都去哪兒了?

針對信貸和通脹走勢出現背離而引發關注這一情況,鄒瀾在會上作出了詳細的解釋。鄒瀾表示,經濟基本面和高基數等因素使得近期物價有所回落。一方面,供給能力較強。在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有力支援下,國內生產持續加快恢復,物流暢通保障到位,特別是“菜籃子”“米袋子”供給充足。另一方面,需求恢復較慢。疫情傷痕效應尚未消退,消費意願尤其是大宗消費需求回升需要時間。基數效應方面,2022年3月國際油價暴漲和國內鮮菜價格反季節上漲,帶來了高基數擾動。

“貨幣信貸較快增長與物價回落並存,我們認為本質上受時滯影響。穩健貨幣政策注重從供給側發力,去年以來支援穩增長力度持續加大,供給端見效較快。但實體經濟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環節的效應傳導有一個過程,疫情反覆擾動也使企業和居民信心偏弱,需求端存有時滯。”鄒瀾表示,總體來看,金融資料領先於經濟資料,實際上反映出供需恢復不匹配的現狀。

事實上,通縮一般具有物價水平持續負增長、貨幣供應量持續下降的特徵,且常伴隨經濟衰退,這與當前中國物價仍在溫和上漲、M2和社融增長相對較快、經濟執行持續好轉的現狀存在明顯區別。

鄒瀾強調,對“通縮”提法要合理看待,隨著金融支援效果進一步顯現,消費需求有望進一步回暖,下半年物價漲幅可能逐步迴歸至往年均值水平,全年CPI呈“U”型走勢。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總供求基本平衡,貨幣條件合理適度,居民預期穩定,不存在長期通縮或通脹的基礎。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解釋道,中國不存在長期通縮和通脹基礎,主要是從中國供給和需求情況看,國內物價有望保持溫和可控。同時,中國經濟呈現穩步復甦態勢,就業市場穩定,物價保持增長,並未出現消費者物價趨勢收縮、經濟衰退等情況,信貸和貨幣供應也處於合理適度水平。此外,近幾個月物價低位執行主要是由於國內需求處於恢復階段,春節錯位,豬肉、蔬菜等商品價格回落,需求恢復滯後於生產供給端。

房地產交易活躍性上升

2023年一季度金融統計資料傳遞的另一熱點資訊,是房地產市場的回暖。資料顯示,3月住戶貸款新增1.71萬億元,其中與房貸掛鉤的中長期貸款增加6348億元,同比大幅多增2613億元,回升至2021年同期水平。時間線拉長至一季度,住戶中長期貸款共計增加9442億元。

阮健弘指出,從行業投向來看,新增貸款主要投向製造業、基礎設施業、服務業等重點領域,房地產業貸款增長呈上升態勢,貸款的行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

會上,談及2023年一季度房地產信貸增長情況,鄒瀾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央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配合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從供需兩端持續發力,繼續抓好各項政策落實落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執行。近一段時間,隨著前期穩經濟大盤、穩定房地產政策效果持續顯現,各方信心加快恢復,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交易活躍性有所上升,多項指標與去年四季度相比出現邊際好轉,在房地產金融資料上也有所反映。

鄒瀾表示,房地產貸款主要由個人住房貸款和開發貸款兩項構成。從資料上看,今年一季度個人住房貸款月均發放額大約是5900億元,比去年四季度的月均發放額多1900億元,與同期商品房銷售額的比值處於合理的區間。一季度開發貸款累計新增約5700億元,與同期商品房在建規模相比也處在比較高的水平。債券方面,一季度房地產企業境內債券發行1500多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境外債券市場信心也在逐步恢復。

2023年以來,各省市穩樓市利好政策持續發力,住宅銷售領域回暖態勢明顯。根據日前國家統計局披露的3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2023年3月,70個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上漲城市個數增加,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幅收窄。

對於因城施策的房地產利好政策,鄒瀾也在採訪中提到,2022年末,央行、銀保監會建立了新發放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實現了因城施策原則下首套房貸利率政策的雙向動態靈活調整,可以“既管冷又管熱”。既支援房地產市場面臨較大困難的城市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又要求房價出現趨勢性上漲苗頭的城市及時退出支援政策,恢復執行全國統一的首套房貸利率下限。

鄒瀾強調,下一步央行將繼續密切關注房地產金融形勢變化,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會同金融部門持續抓好已出臺政策落實,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援,加快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政策體系,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在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本次央行對於房地產金融領域的表態中,“既管冷又管熱”最為核心,利好政策驅動下,居民剛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得以釋放,也要防止部分地區出現“過熱”現象。按照對應的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定價機制,房貸利率靈活調整,具有積極的導向意義。

此外,嚴躍進認為,除了傳統的房地產金融支援政策外,央行再提“加快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政策體系”,住房租賃領域有望迎來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

穩健的貨幣政策以我為主

2023年一季度,新增信貸總量超出預期,信貸結構持續最佳化,國內經濟復甦動能在不斷增強,超預期完成“靠前發力”和“開門紅”目標,也為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阮健弘表示,央行將繼續穩固對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支援力度,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長基本匹配,鞏固拓展經濟向好的勢頭,更好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預計2023年信貸投放以及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將保持平穩。

近年來,面對全球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中國經濟穩步回覆,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央行持續“更新”貨幣政策“工具箱”,一邊透過降準、降息等總量貨幣政策工具釋放流動性,引導實際貸款利率下行,一邊透過再貸款、再貼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更多金融資源向民營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

據鄒瀾介紹,截至2023年3月末,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一共17項,餘額大約6.8萬億元,有效引導了金融機構合理投放貸款,促進金融資源向重大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

同時,針對備受關注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退出問題,鄒瀾指出,工具退出指的是中央銀行不再新發放資金,但已經發放的存量資金可以繼續使用,最長使用期限可以達到3到5年。“工具的機制設計本身就是緩退坡的、是平穩有序的。”鄒瀾說道。

4月7日召開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3年第一季度例會中提到,當前國際經濟增長放緩,通脹仍處高位,地緣政治衝突持續,發達國家央行政策緊縮效應顯現,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國內經濟呈現恢復向好態勢,但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

對於後續貨幣政策走勢,周茂華認為,國內經濟恢復疊加政策靠前發力,預計貨幣政策在保持信貸貨幣總量合理增長和流動性合理充裕基礎上,央行更注重結構工具優勢發揮,提升政策支援精準與質效,突出經濟薄弱環節和重點新興領域支援。

鄒瀾也在會上進一步強調,下階段,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穩字當頭,兼顧把握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的平衡,堅持穩健取向,保持總量適度、節奏平穩,創造良好貨幣環境,更好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

同時,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作用,將更多金融資源向民營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繼續支援糧食、能源等民生物資保供穩價,關注勞動力市場供求、海外高通脹傳導等因素的可能影響,保持物價基本穩定。

北京商報記者 廖蒙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534 字。

轉載請註明: 是否通縮、房地產信貸、貨幣政策……你關注的,都在央行這場釋出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