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銀行股持續走強,行業指數漲幅超15%,龍頭個股年內上漲30%以上。
近日監管披露Q4資料,國有大行全年淨利潤增速轉正、單季度增長高達60.2%。
銀行股行情能否延續?如何看待主要銀行基本面變化?本文為您剖析。
大行全年利潤增速轉正
銀行股業績拐點已經確立
招行、興業、光大等股份行已釋出業績快報,大多全年利潤增速轉正,國有大行的業績能否正增長是市場的懸念所在。
監管資料披露了各類銀行經營情況,其中“大型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交行+郵儲,可以將之視為大行的業績快報:
全行業Q4淨利潤同比增長24.1%,大行單季度淨利潤增速達到60.2%,顯著超出了市場預期。
與此同時,銀行業整體實現了不良餘額、不良率的雙降,關注類貸款及佔比也連續三個季度環比下降,撥備覆蓋率也環比提升至184.5%。
部分投資者可能會質疑,銀行業貸款損失準備餘額Q4環比減少了1164億元,利潤大幅增長是以少提撥備為代價、未來不可持續。
實際上,Q4銀行業不良餘額下降了1336億元、關注類餘額下降617億元,兩者合計減少了1953億元,遠大於存量撥備減少量,這還沒有考慮類信貸資產的撥備計提。
更進一步,平安銀行年報附註中披露,2020年發生信用減值的資產為433.95億元、對應擔保品價值為247.34億元,對應計提的減值準備達到263.19億元,減值準備/(已減值資產-擔保品價值)為141%、明顯高於2019年的107.2%。
撥備餘額的減少,並不意味著風險抵補能力下降,從上述更加細節的資料來看,不少銀行反而是更加謹慎、充分的。
淨利潤增速回升的同時,中國銀行業的資產質量及風險抵補能力持續向好,我們此前預判的基本面拐點已經確立。
對標2016-2017年
當前銀行股有何不同?
伴隨銀行股走強,不少分析師將當前時點與16-17年類比。我們在把握共性的同時,更應看到差異所在。
銀行的業績變化是息差週期、不良週期二者疊加的結果。
在研究中,息差週期持續時間偏短、大都只有幾個季度,且受制於貨幣政策的變化,可預判性較弱,很難作為長期投資者的判斷依據。
而銀行的不良週期,卻是國內很多投資者認知的盲區,主要原因在於國內上市銀行尚未經歷過一輪完整的不良暴露、出清過程。正是因為無視週期性因素,多數人才會誤以為銀行股是“夕陽行業”、“價值陷阱”。
從不良週期視角看,16-17年是我國銀行業不良生成的拐點。
12年以後,主要銀行進入了系統性的不良暴露階段,不良生成率持續攀升,而不良本身又是一個很主觀的判斷,銀行貸款的潛在風險究竟有多高,誰也說不清楚。
但2016年後,以四大行為代表的上市銀行不良生成率開始下降,2017年進一步確認了下行趨勢,逾期、關注類佔比等指標也印證了這一點。儘管銀行的ROE仍在下滑,但資產質量已在向好,主導壓制因素顯著改善的背景下,便宜的銀行股潛在風險可控、已經可以買了。
同時,16-17年,市場利率持續上行,以四大行、招行代表的存款基礎較好的銀行息差走闊,息差週期與不良週期共振帶來了這類銀行的持續大漲。而興業、民生、浦發等(同業負債佔比高)表現偏弱。
隨後的股價分化更加耐人尋味:18年後招行仍能維持1.5倍PB、股價持續新高,四大行卻走勢疲軟、估值再現新低。原因何在?
關鍵就在於財報業績增速的差異:
招行在14-15年更徹底地實現了資產存量風險的出清,減值費率在16年後持續下行。
此後幾年,儘管營收增速偏弱,淨利潤增長卻一直保持兩位數,市場願意給持續兌現的成長以溢價。
四大行的資產質量儘管在持續改善,但業績釋放節奏低於市場預期。
以工行為例,16年以來不良認定標準明顯收嚴、同時在囤積更多的減值準備,這在利潤表上表現為減值費率的進一步飆升(如上圖所示),這嚴重拖累了工行淨利潤增速的回升。
淨利潤增長的姍姍來遲,導致趨勢投資者對這類銀行關注有限,並表現為股價上的下跌有限、上漲乏力。
此時的銀行股具備良好的配置價值,但利潤增長拐點仍需等待。
2020年的疫情衝擊,疊加嚴苛的監管指導,主要銀行首次以淨利潤負增長的形式實現了存量風險的基本出清,使得業績拐點的時間節點被大大拉近:
2020H1營收與淨利潤增速大幅剪刀差,工行逾期與不良負向剪刀差,不良+關注比例持續走低,表內外類信貸資產風險的暴露與處置。
儘管2020年中報利潤下滑了20%以上,銀行股卻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投資機遇:
潛在風險充分釋放,逼出了減值費率的歷史極值,越來越多的銀行表現出類似招行2016年所處不良週期階段的特徵,行業性淨利潤增速拐點已經到來。
當前銀行股行情與16-17年的不同之處在於,不再僅僅是不良生成改善而帶來的業績向好預期,實打實的淨利增速資料會非常確定地兌現。
“慢思考”的推演會以“簡單、呈現”的方式被“快思考”感知,逐步糾偏,銀行股進入了“戴維斯雙擊”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