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季度財政收入恢復性增長折射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由 端木泰華 釋出於 財經

張德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今年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7115億元,同比增長24.2%。其中,稅收收入同比增長24.8%。經濟決定財政,財政反映經濟。一季度財政收入增速“亮眼”,其背後最主要的推手是一季度我國經濟開局良好,經濟持續穩定恢復。財政收入的增長態勢,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季度財政收入符合預期。當前我國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8.3%,比2019年同期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5.0%。與此對應,一季度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4.2%,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6.4%,兩年平均增長3.2%。將這兩項指標對比來看,一季度財政收入增速與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基本上“同頻共振”、相向而行。儘管PPI漲幅有所擴大對一季度財政收入增速有一定貢獻,但最主要的原因無疑是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恢復。

觀察財政收入,除了看收入規模,還需盤點收入結構,才能對財政收入的整體面貌及其衍生的現實意義有清晰的認知。從一季度財政收入的主要稅種構成來看,國內增值稅同比增長23.9%,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5.3%,扣除2019年同期增值稅稅率不可比因素後,增長4%左右;國內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同比分別增長18.5%、12.7%,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0.9%、1.7%,接近回升至疫情前水平;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19%,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23.1%,除居民收入增長帶動外,還與股權等財產轉讓收入和股息紅利收入增長有關。

國內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是我國財政收入中貢獻度最大的兩個稅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經營狀況。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5%,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140億元,同比增長1.79倍。可見,企業經營狀況改善,接近恢復到疫前水平,助力一季度這兩個稅種收入恢復性增長。而一季度國內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長但與2019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則意味著某些企業因疫情衝擊還存在一定經營困難,重回正軌尚需時日。比如,住宿餐飲等接觸型消費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實體店鋪零售經營仍顯乏力。

因此,一季度財政收入符合預期,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財政收入同比較高增速反映了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發展動力不斷增強,積極的因素在累積增多。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貨物進出口總額等主要指標都實現兩位數增長,為同期財政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提供了可靠保障。二是財政收入中有些稅種收入與2019年相比仍有所下降,則反映了國內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牢固,也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比如,一季度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9.8%,但兩年平均下降2.0%,說明製造業投資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還有,部分服務業和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也面臨著比較多困難。正因為此,在一季度財政收入中,不同稅種收入有不同的表現,與當前經濟執行態勢密切相關。

與一季度財政收入較高速增長相比,財政支出增速並不算高,同比增長6.2%,這一方面與相關專案支出進度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政府過緊日子,壓減不必要支出有關,但基本民生等重點支出增長較快,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其中,教育、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分別增長13.8%、8.3%、6.1%。此外,從更大範圍講,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最佳化和落實減稅政策,進一步支援和激勵科技創新,切實增進民生福祉等等,都是財政大有作為的領域。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在最佳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中承擔著重要職責。財政有收才有支,收支結合,才能充分體現財政的基本職能和重要作用。一季度財政收入實現“開門紅”,在體現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持續顯現的同時,又透過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做到有保有壓,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精準聚焦,突出重點,為今年經濟社會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和維護大局穩定奠定了財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