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嘉 賓:李玲青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分析預測處處長
牟傳興 國家外匯管理局科技司監管科技處處長
魯峰華 國家外匯管理局經常專案管理司貨物貿易處副處長
劉妍 國家外匯管理局管理檢查司機構監測與非現場檢查處副處長
主持人:葛孟超 人民日報記者
主持人:大家好,這裡是由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人民網強國論壇和全國黨媒資訊平臺聯合推出的財經訪談節目——《人民e財經》。今天我們的主題是:探秘外匯資料,感受貿易投資。
對個人來說,不管是出國留學還是旅行,都要與外匯打交道;對企業來說,進行跨境貿易也離不開外匯。那麼,一筆外匯資料從產生到收集的全過程是怎樣的?近年來的國際收支和外匯資料能否體現出我國經濟發展變化的過程?如何應用外匯大資料來精準打擊地下錢莊等違法犯罪行為?今天我們到國家外匯管理局一探究竟。
主持人:在進行跨境貿易的過程中,企業難免和外匯打交道。一筆外匯資料從產生到收集的全過程是怎樣的?請您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
魯峰華:以某機械裝置出口企業為例,銀行收到境外匯入的貨款,核對出口企業的交易資訊後,為其辦理貨款入賬,並進行資料申報。企業的涉外收款資訊就這樣透過銀行系統傳輸到了外匯局。在此基礎上,外匯局開展貿易收支形勢研判和監測管理。
主持人:現在我們面前是一個跨境資金流動全景展示的大螢幕。大螢幕上也有很多跳動的數字,非常吸引人。能不能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個螢幕上的資料?
李玲青:為了外匯管理的需要,包括統計監測,外匯局實際上採集了非常多的資料。比如銀行結售匯。主要是銀行的客戶每天到櫃檯上來,要出去旅遊可能需要換一點外匯,這就是結售匯。客戶在銀行換匯,或者把外匯換成人民幣,都在結匯和售匯裡面。
左下方這個資料叫做儲備餘額變動。每個月外匯局會公佈外匯儲備的變動,是我們觀測國際收支的一個非常主要的指標。
右上方有一個跨境收支情況。主要說的是客戶在銀行要把錢匯出去。比如出去旅遊,要把錢匯給境外的旅行公司,這個就變成了跨境支出。同理,比如外貿項下有一筆錢進到國內企業賬戶上,這邊就變成了一筆收入。
從幣種上也可以進行一些詳細的分類。既可以看人民幣的變化,還可以看整個外幣的變化。如果我僅僅想看一下貨物貿易,這個圖就可以展示我們和其他國家的貨物貿易的往來。如果我想看和其他國家的直接投資的情況,也可以透過這個動態的圖,很直觀地得到一個展現。
主持人:您認為這些資料從宏觀、中觀、微觀層面來看,對我們有哪些意義?
魯峰華:從形勢研判方面,結合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外匯局從時間、地區、貿易方式、國別等多個維度對外匯資金流動現狀和未來變動趨勢進行整體性和結構性分析。在業務監管方面,以外貿為例,外匯局以外貿企業作為微觀管理的主體,依託監管平臺採集的各種資訊,並結合企業歷史業務情況、行業特徵等資訊,運用科學的監測方法實現對企業非現場動態監測,評估企業的業務真實性、合規性,識別異常交易,實現對外匯違法違規主體的精準打擊,維護正常的外匯市場秩序。
主持人:一般老百姓可能對於什麼是經常賬戶不是特別明白,經常賬戶主要包含的內容和專案有哪些?
李玲青:經常賬戶反映的是一些高頻的對外經濟交往。比如貨物貿易,大家通常所說的進出口,也包括服務貿易,也包括一些投資的收益。與經常賬戶相對應的還有一個資本和金融賬戶,我們之所以叫國際收支平衡表,就是因為經常賬戶和金融賬戶的方向相反,規模大體應該是相等的。比如,出口掙的錢,可能透過銀行或者企業部門把這些錢用於對外的投資。
主持人:比如我為了出國留學到銀行去購匯,購了三萬美元的匯,這三萬美元實際上也是在經常賬戶。
李玲青:對,您的理解是非常準確的。服務貿易裡面有一個對我們國家來說影響較大的專案就是您說的旅行。我們出去旅遊,包括出去留學,這些花費都會在我們的服務貿易裡面有所體現。
主持人:企業的貨物貿易,比如說向境外出口或者進口的過程,實際上也是體現在經常賬戶裡面。
李玲青:對,是體現在經常賬戶的貨物貿易裡面。
主持人:近年來,我國國際收支和外匯資料,能否體現出我國經濟發展變化的一個過程?
李玲青:經常賬戶是一國對外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交往的集中體現。我國經常賬戶在近30年來一直維持著一個順差的格局。從圖中大家可以看出來,尤其是進入到本世紀以後,經常賬戶的順差是一直在上升的,2007年的時候,經常賬戶與GDP之比達到了9.9%的歷史高位。隨後,經常賬戶的順差趨向逐漸平衡,2010年以後基本上都維持在4%以下這麼一個合理均衡的水平。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但我國產能包括經濟恢復較快,所以我們的經常賬戶順差是出現了一個逆勢的增長。這個一方面體現了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重大成果;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國貿易產品結種類比較齊全,產業鏈條比較完備,以及貿易多元化的特徵。綜合來看,2020年經常賬戶的順差和GDP之比處於1.9%,仍然在一個合理均衡的範圍內的。
經常賬戶比較平衡的演變趨勢,主要是國內經濟結構調整、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反映。我們認為,經常賬戶目前這種趨勢性平衡的格局,未來也會繼續保持下去。
首先,從決定經常賬戶差額的儲蓄率和投資率的缺口來看,過去的儲蓄率是比較高的,近年來有一點回落。但與主要的發達國家和GDP大國相比,我們的儲蓄率目前還是處在相對高的水平。另外,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投資是在提質增效,所以投資率目前也是比較平穩的。也就是說,從儲蓄率和投資率的缺口來看,經常賬戶也應該是平衡的。
其次,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也有利於貨物貿易提質增效。我們有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也已經深度地參與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大家都知道,中國是唯一一個擁有工業產業門類非常齊全的國家,在41個大類、191箇中類和525個小類裡面,我們實現了產業全覆蓋。在這種情況下,產業門類齊全為我們的製造業轉型,融入全球化,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我們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看,現在是在不斷上升的。
主持人:近年來,中國金融業擴大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吸引外資競相登陸。從外匯資料的變化上,我們也能觀察到這一趨勢。
李玲青:從這個圖裡大家可以比較直觀地發現,近年來,我國在證券投資項下,總體維持了一個比較活躍的交易,並且從差額來看是小幅順差的格局。一方面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證券市場非常感興趣,一直在增持人民幣的資產,這幾年來規模不斷上漲。2017年首次突破了1000億美元,2020年突破了2000億美元,創了歷史新高。
另外一方面,我們國家的對外證券投資,從2015年開始,規模有一個比較大的跳升,這也是反映了我們對外開放的成果。2020年大概是在1600億美元的水平。
主持人:您認為,下一步境外投資者能否繼續保持對我國資本市場長期投資的意願?
李玲青:我覺得會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首先,經濟基本面是決定外資是否流入的一個根本性的因素。從我國來看,我們當前經濟發展的前景是非常好的,特別是在疫情衝擊下,體現了經濟發展的韌性。比如2020年,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今年經濟開局是比較良好的,經濟穩定恢復的態勢沒有改變。
第二,從外資佔比來看,未來提升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目前我國股市和債市雙向加起來的規模大概在27萬億美元左右,其中外資佔比在3%-5%左右,並且未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國際接受度和相容性的進一步提升,外資投資的潛力和空間都是比較大的。
主持人:外匯大資料能做什麼,大家都好奇。一方面,可以透過分析外匯資料為打擊地下錢莊等違法犯罪活動進行決策支援;另一方面,可以將外匯相關資料推送給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進行增信。
近年來,外匯局在資料應用上也做了很多方面的探索,比如說在打擊地下錢莊方面,能不能請您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
劉妍:外匯管理部門透過科技手段,不斷推進科技賦能外匯監管,提升我們的打擊成效。2020年,外匯案件罰沒款一共是9.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9.3%,而且很多都是打擊地下錢莊交易對手案件的罰沒款。我們非現場的分析,對案件罰沒款的貢獻率達到了六成以上,非現場線索的成案率也是在提高。特別是像地下錢莊、虛假欺騙性交易一些線索的成案率也是超過了五成。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一個概念叫非現場檢查,我的理解是不用去現場、就可以找到線索分析案件。咱們是如何做的?
劉妍:主要是透過紮實的外匯資料,我們可以進行全口徑的掃描,發現一些違法違規的線索。
主持人:咱們是如何利用這些資料,透過哪些方式去查詢到這些線索的?
劉妍:因為資料是我們篩查線索一個最重要的基礎,而我們不光有外匯資料,我們還需要更多維度的資料進行勾連,來綜合判斷一些主體或者一些行為的商業合理性、邏輯合理性,來篩查違規的線索。所以,我們也是和一些監管部門,比如海關、稅務,建立了一些合作,獲取了他們的一些相關的資料,這樣綜合起來進行加工和分析。
我們的辦案人員,在辦案過程當中,經過長期積累、經驗總結,把一些違規行為的主體、交易行為和資金特徵尋找出來,並把它轉化為專家規則,放置到我們的“全國外匯非現場檢查系統”裡面,讓它自動地篩查線索。這個系統2010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投入使用,後來不斷地升級改造。到2019年的時候,我們引入了關係圖譜和特徵矩陣這樣兩個智慧模組,它們可以分別透過視覺化的和模型化的技術,來幫助我們檢查人員自動生成一些線索,特別是一些團伙型的線索,也可以幫我們實現資金的穿透式分析。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了一個概念叫關係圖譜,能不能請您給我們展示一下它是怎樣的一個形式,是如何運作的?
劉妍:這個就是我們用關係圖譜生成的一個網路圖。其實所謂的關係圖譜,就是把一些主體之間的,像收付款關係或者股權關係等透過圖形的形式把它展現出來,幫助我們對一些團伙式違法進行挖掘。
主持人:普通的外貿型小微企業,在融資的過程中存在一些痛點。外匯局掌握的資料,如何更好地為小微企業服務?
牟傳興:多年來,外匯局掌握了中小企業的進出口的貨物資料和資金收付匯的資料。這些資料能夠幫助企業提供它的信用資訊,特別是有一些質押物的憑證資訊,可以幫助企業做一些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從這個角度,外匯局考慮到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還有多方共識的特點,能夠很好地幫助解決上述的問題。為此,外匯局探索在跨境金融服務領域利用區塊鏈技術搭建了跨境信用資訊服務平臺。
主持人:跨境區塊鏈平臺上線以來,取得了哪些成效?
牟傳興:跨境區塊鏈平臺執行以來受到銀行、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歡迎,效果明顯。目前自願自主加入區塊鏈的銀行,已經達290多家,約佔全部辦理外匯業務銀行的1/2。截至2021年4月,平臺累計完成融資放款11.8萬筆,金額超過900億美元,服務企業超過7000家,其中中小企業的佔比超過75%。
其他方面,我也給大家舉幾個例子來說一下平臺的效果。比如重慶地區在做融資放款的時候,平均每一家企業每一筆業務在辦理授信質押時可能要檢視的憑證達60多張,最多的一次可能涉及到一千多張的物流憑證。平臺上線之後,可能透過系統自動地來進行匹配和核驗,辦理效率從一到兩個工作日縮短到20分鐘。
主持人:在資料應用上,剛才已經談了很多內容,下一步有哪些考慮?
劉妍:“十四五”規劃提出了高質量發展目標,也為我們高質量跨境金融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隨著高水平的開放,我們跨境收支的規模越來越大。同時,我們跨境的支付有一些新型的支付手段出現,金融科技的不斷髮展,給我們傳統的監管方式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戰和要求。所以,我們下一步一定要繼續堅持利用科技賦能外匯監管,提升我們監管的質效,維護我們外匯市場的秩序和國家經濟金融的安全,實現服務實體經濟和防範金融風險的雙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