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策略橫行 “孿生”基金頻現 差異化需求亟待滿足

   原標題:複製策略橫行 “孿生”基金頻現

  2020年基金四季報中,各公募基金都披露了持倉資料。然而,某些基金竟擁有同樣的“配方”,持倉配置高度一致,甚至業績曲線幾近重合,短期、中期、長期業績僅相差不到0.1%,宛如一對“雙胞胎”。此外,公募基金搶發“爆款”,新發產品層出不窮,但一些新發產品卻缺乏新意,甚至同一時期接連發行“孿生”產品。

  新老基金均現複製策略

  在結構性行情下,某些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並未體現差異化特徵。例如,某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分別成立於2015年和2018年,但這2只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有9只重合,甚至連排序也一模一樣,僅在個股權重上略有區分,連債券配置也高度重合。從基金淨值曲線來看,2只基金無論短期走勢還是長期走勢都高度一致。另外,上海某老牌基金公司旗下的3只混合型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也高度重合,僅在個股權重上有0.01%的差別。

  2020年,公募基金一路高歌猛進,全年共發行1435只產品,發行規模達到3.16萬億元。Wind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底,公募基金總規模突破20萬億元。2021年以來,新產品發行更是馬不停蹄。僅1月25日至1月28日四個交易日內,就有47只基金開啟認購。截至1月28日,今年以來成立的新基金髮行份額已達到3965.81億份。

  如此火熱的發行盛況背後,部分新產品卻明顯缺乏新意,一家基金公司甚至在同一時間發行高度相似的“孿生”基金。例如,上海某大型公募基金公司1月份發行了2只混合型基金,不僅基金名稱只相差一字,而且基金招募說明書顯示,這兩隻基金的基金經理、投資範圍、投資策略、業績比較基準都一模一樣,相似度極高。從基金招募說明書來看,投資者根本無法區分這兩隻新發基金的差異。

  差異化需求亟待滿足

  對投資者而言,由於手續費不打折,申購“爆款基金”的費用相比動輒打1折的老基金認購費高出不少。但一些基金在完成建倉後,無論資產配置、投資策略、投資風格都與老基金非常相似,甚至在某一時間段的業績也不相上下。新基金在產品運作上與老基金沒有明顯差異,無異於“新瓶裝舊酒”。

  業內人士表示:“這在行業內很常見,基金經理精力有限,看好的股票往往就是那些,重倉股自然不會差別太大。這恰恰體現了基金經理風格一致性。”

  北信瑞豐基金經理陸文凱表示,雖然這種情況很常見,但對他個人而言,還是希望構建差異化的產品。他說:“我們會盡可能在投資方向上有所不同,因為投資者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既然要發不同的產品,還是希望能夠提供不同的策略,或者在相同的投資框架下,形成一定的差異化。銷售人員也要判斷客戶差異化的需求,這樣發新產品可能更有意義。”

  同一個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其差異化應表現在產品定位、投資方向、投資範圍、建倉節奏等方面。以知名基金經理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宜和興全合潤為例,這兩隻產品前十大重倉股重合度也比較高,但在管理上有明顯差別。興全合潤為場外基金,且主要投資於A股市場;而興全合宜為場內基金,投資港股通標的股票的比例佔股票資產的0-50%,兩隻產品的差異化特徵非常明顯。

  一名公募基金經理認為:“發行同質化基金更多是出於營銷考慮,銀行渠道推銷首發產品可能比持續營銷老產品的效果更好。另外,讓一個基金經理管理多隻相同風格基金,可能是考慮到規模因素,因為公募基金有‘雙十’的限制,而好的股票數量有限。如果現有的明星產品規模過大,發行新基金分流或許更易於管理。”

  匯添富基金董事長李文在一次直播中表示:“公募基金行業面臨兩個矛盾,一個是產品數量持續增加與投資者基金選擇困難的矛盾,另一個是規模快速增長與基金公司及基金經理管理能力的矛盾。”李文認為,應將產品風格和基金經理差異化相匹配,人盡其才,做基金經理能力圈內的事情。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31 字。

轉載請註明: 複製策略橫行 “孿生”基金頻現 差異化需求亟待滿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