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讓中歐合作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昇華
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記者傅雲威)作為支援自由貿易的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國和歐盟在全球經濟復甦中均發揮重要作用,中歐合作因此被寄予厚望。中國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中歐合作意義何在?中歐在合作應對保護主義、疫情衝擊等挑戰中應如何協調行動?
圖為7月19日,一名女子經過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委員會總部大廈。(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
圍繞相關問題,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構建“雙迴圈”新發展格局為中歐合作創造了更大空間。中歐若能乘勢而起,適時昇華雙方合作層次與內涵,將為深陷疫情困擾的世界經濟注入新動能。
丁純說,今年前7個月,中國與歐盟進出口貿易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充分表明疫情下中歐經貿聯絡具備強大韌性,也說明中歐經貿合作在中國構建“雙迴圈”新發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丁純指出,歐盟多年來一直是中國重要經貿夥伴、技術來源地,中國構建“雙迴圈”新發展格局,需要歐洲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的參與,這有助於中國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
他說,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的巨大內生潛力和創新活力,為歐方提供了重要市場和投資目的地,積極升級對華合作利於歐方更從容地渡過當下經濟寒冬。
歐盟統計局日前釋出的資料顯示,今年二季度歐元區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降11.8%,歐盟GDP環比下滑11.4%,為1995年歐盟有相關統計以來最大降幅。
丁純認為,疫情導致的個人消費及企業投資不足是當前歐洲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同時,世界經濟前景不明朗、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歐盟國家財政政策空間受限、英國“脫歐”後英歐經貿談判陷入僵局等問題,也給歐洲經濟復甦前景帶來負面影響。
圖為6月10日, “脫歐”反對者在英國倫敦議會大廈外手舉歐盟旗幟。(新華社發,蒂姆·愛爾蘭攝)
他認為,當前中歐發展戰略契合度不斷上升,加之上述歐洲經濟亟待脫困的特殊背景,強化對華合作、推動中歐經貿合作進一步深化,將為歐洲經濟注入亟需的確定性。
丁純舉例說,當前中國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和數字經濟,新一屆歐委會也提出了氣候變化和數字化戰略的施政重點,意圖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和數字化轉型。
他說,中歐在推動數字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等領域有著共同利益與各自優勢,雙方已同意開展相關領域高層對話。“中國為新經濟、新技術創造了廣闊實現場景。歐盟強化對華合作,無疑有利於推動自身綠色轉型、數字化轉型程序。”
談到疫情下中歐應在哪些領域著力升級合作層次,丁純指出,疫情下中歐各自迫切需要恢復經濟,凸顯中歐合作的緊迫性。下一步,中歐應落實好不久前簽署的《中歐地理標誌協定》,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中歐還應加強雙邊溝通和政策協調,用好高層對話機制,積極回應彼此合理關切。
此外,丁純認為,中歐應繼續攜手推動最佳化全球治理,堅持共同抗擊疫情,維護供應鏈穩定安全,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有序恢復和改善人員往來和物流;反對保護主義,捍衛多邊主義,為緩解疫情影響、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丁純特別指出,歐盟強化對華全球治理合作,既符合“歐洲一體化”多元一體的多邊主義價值,也符合推動穩定、開放的國際環境現實利益需要。
他認為,歐盟繼續深化對華合作,促進“一帶一路”倡議與歐盟歐亞互聯互通戰略的對接等,將對穩定歐盟周邊環境、促進歐盟與周邊地區的協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