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華只是喊口號,印度企業坦白:本土產品質量不行,只能進口更多中國貨

反華只是喊口號,印度企業坦白:本土產品質量不行,只能進口更多中國貨

印度製造業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喊著“自力更生”的口號開始與中國脫鉤已經過去幾個月,印度的製造業發展大計也有模有樣地提出了計劃,但離開口號,“脫離中國”的計劃實施似乎有些不暢

    據《南華早報》11月22日報道 ,印度總理莫迪試圖讓國家“自力更生”起來的“運動”自5月份啟動以來,印度從中國的進口貿易實際上還增加了。

    截至目前,中國不僅仍是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和進口來源國,而且根據政府最新資料,在截至9月份的過去6個月裡,中國在印度進口總額中所佔比例已從上一財年的13.7?至18.3?

    口號可以亂喊,但數字不會說謊。在印度志在必得的口號之後,卻是對中國的擴大進口。在印度市場的反應之下,莫迪喊出的口號正逐漸變成一句沒有意義的空話。

反華只是喊口號,印度企業坦白:本土產品質量不行,只能進口更多中國貨

基建落後不解決,印度製造業崛起就無法實現

    莫迪敢於喊出“自力更生”這樣的口號,很大程度上是看到了中國近幾十年來走過的路。中國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起家,從依賴外部開始,到建立全面的製造業體系,成為製造業的龐然大物。

    印度與中國類似,也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有中國的成功前例,莫迪才敢於發起 “Atmanirbhar Bharat”(自力更生的印度)運動。但印度人顯然只想著處處“對標中國”,卻忘了自身能力的限制。

反華只是喊口號,印度企業坦白:本土產品質量不行,只能進口更多中國貨

親近美國是很危險的邊緣操作

    中國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經歷了冷戰的考驗,在美蘇兩大國中間建立起了自己的工業體系,才有了後來改革開放後的高速發展。反觀印度,國際環境足夠優越,卻沒能好好利用歐美俄的幫助。

    如今,美國與印度簽訂準軍事盟友條約,大量出口軍火,根本上還是想把印度當槍使,讓印度加入到印太戰略之中為美國遏制中國分擔壓力。而印度卻希望以此為契機,與美國主導的國際社會形成新的產業鏈,好自立門戶,做大做強。

反華只是喊口號,印度企業坦白:本土產品質量不行,只能進口更多中國貨

疫情嚴重的歐洲難以為印度提供幫助

    但事實很可能讓莫迪感到尷尬。當前印度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對政府的政策相應並不積極,到11月,還在持續跟進“自力更生”運動的中小企業不足三分之一。而一些與中國有貿易或接受中國投資的中小企業更是不願意與中國脫鉤。

    31歲的印度商人塔達尼(Sameer Thadani)的公司要從中國進口鎖、鏈條和帶扣等配件,然後用於生產高階奢侈品包袋,並最終出口到歐洲。而如果改用印度製造的替代產品,他擔心客戶會“離他而去”。

    他介紹說:“印度配件的質量比不上中國。一旦配件看起來很破舊,那整個包的外觀就毀了。如果包上的品牌標誌有劃痕,你還會用嗎?”

反華只是喊口號,印度企業坦白:本土產品質量不行,只能進口更多中國貨

美國並沒有對印度手軟,印度大量鋼產品去年就被美國加徵關稅

    另一位主要生產和出口腳踏式洗手檯波特尼斯(Saurebh Potnis),從4月份以來,他就一直在印度尋找一種國產閥門,以替代中國進口貨。他介紹說:“但沒有一種產品的質量能與中國製造的閥門相媲美。因此,我們現在既供應價格較低、使用印度閥門的洗手檯,也供應價格稍高、使用中國優質閥門的產品。”

    國內嚴峻的形勢也給莫迪政府帶來了壓力,在11月初,莫迪政府正在考慮在一些領域,允許外資比例為26?以下的投資無需經過審查。這一規定涉及到包括中國在內的諸多印度鄰國,但顯然是針對中國的。

反華只是喊口號,印度企業坦白:本土產品質量不行,只能進口更多中國貨

美國只想利用印度為其印太戰略分擔壓力

    當前印度仍擁有超過250億美元的中國投資,這些投資主要針對中小企業,印度的很多中小企業依賴中國的投資,也依賴從中國進口生產產品必須的材料與零件,完全與中國脫鉤對這些企業來說是不現實的。

    而莫迪的口號終究只是一句口號罷了,真正的強大,永遠不是靠喊空話喊出來的。對於印度來說,一旦疫情結束,中國商品的進口量還會反彈,印度終究無法與中國徹底脫鉤。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23 字。

轉載請註明: 反華只是喊口號,印度企業坦白:本土產品質量不行,只能進口更多中國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