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近日,有媒體發文質疑,由於在2021年財報中少計提39億元的存貨跌價準備,牧原股份疑似虛增利潤約39億元。
根據2021年報資料,2021年,牧原股份實現營業收入788.9億元,歸母淨利潤為69.04億元,利潤總額76.1億元。分季度看,第三季度,牧原股份淨虧損8.2億元,第四季度淨虧損18億元。
分析師稱,如果2021年牧原股份需要在存貨中“計提跌價準備”39億元,會導致其當年利潤總額減少約39億元。所以,牧原股份2021年的真實利潤總額不是76億元,而是腰斬為約37億元。
另外,單看國內四大豬王的財報資料,也讓人不免生疑,在“四大豬王”中,2021年,正邦科技銷售商品豬1943萬頭,公司虧損191億元;溫氏股份銷售商品豬1322萬頭,公司虧損136億元;新希望銷售商品豬998萬頭,公司虧損95億元。這三家,賣豬越多,虧得越慘。在2021年,他們每出售一頭商品豬,幾乎虧損千元。但唯獨牧原股份沒有虧損。2021年,該公司銷售商品豬4026萬頭,淨利潤76億元。牧原股份管理層將此卓越成績,歸功於公司的養豬效率遠超同行。
分析師稱:“2021年的年報,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話,因為不影響現金流,理論上不會對二級市場的股價造成很大沖擊。但是從會計的角度來說,肯定是要提減值的。”
對此,牧原股份對外回應稱:“減值損失是基於會計估計基礎上的會計處理,減值測試有既定的程式及方法,年審會計師要對測試過程和結果進行審計。公司2021年末進行減值測算過程中使用的育肥豬預測銷售體重為110kg,並非文中根據其他資料間接推算的118.7公斤。公司存欄生豬的可變現價值高於存欄生豬成本,不計提減值是根據減值測試結果做出的會計處理,完全符合會計準則的要求。”
這一問題引起了深交所的問詢,2022年5月18日,牧原股份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對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報的問詢函》(下稱《問詢函》)。《問詢函》提出了涉及盈利、債務、關聯交易、存貨未計提跌價準備等諸多問題。
深交所指出,由於豬肉價格大幅下行,牧原股份在2021年沒有對“消耗性生物資產”計提跌價準備,這種做法是否合理?
這些問題,需要牧原股份以及牧原股份的年審會計師作出回答。2022年6月1日,牧原股份對《問詢函》作出了回覆,同時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也對《問詢函》作了專項回覆。
對牧原股份來說,它自股份上市以來未計提過存貨跌價準備與資產減值損失,牧原股份表示的是已履行了必要的減值測試程式,但是公司生物資產無需計提減值準備。
而此次深交所所關注的重點是,截至2021年末,牧原股份公司存貨賬面餘額為344.76億元,同比增加62.78%,其中耗性生物資產271.25億元,同比增加93.78%。而報告期內,公司對所有存貨均未計提跌價準備。
對此牧原股份在回覆中表示,當前生豬價格持續上漲,市場參與者對未來價格有樂觀預期,2021年Q4以來或開始進入到行業週期觸底後新一輪復甦階段。基於此,公司測算認為,仔豬、保育豬、育肥豬等消耗性生物資產,以及庫存的冷鮮冷凍肉品均不存在減值的情形。
但在同樣的市場環境之下,同屬生豬養殖頭部企業的正邦科技、溫氏股份、新希望、天邦股份等,均在2021年對存貨、生物資產能計提資產減值10億元以上。
牧原股份認為,每一次豬週期波動都是行業的一次升級,週期低谷和疫情會讓弱勢企業和農戶徹底退出,但對優勢企業來說是盈利和發展的機會。而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未來是有可能打破豬週期,實現豬肉價格的平穩。
截至6月16日收盤,牧原股份報54.96元/股,微漲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