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邊的露天攤兒、沒有牌子的衚衕小店……簡陋的理髮小店從早忙到晚,生意興隆,而光鮮亮麗的理髮店裡卻很少見到老年人的身影。記者探訪中發現,價格貴、時間慢是老年人不願進、不敢進時尚美髮店的主要原因。
街邊理髮攤兒從早忙到晚
三把電推子、一把剃刀、一件白大褂……早上8時,70歲的老吳帶著工具出門了,他先到豐臺區右安門橋邊的一個小賣鋪,跟老闆打個招呼,拿起存放在店裡的一面大梳妝鏡,再到自己平時擺攤兒的小花園,解開拴在綠化帶裡的摺疊椅,將理髮的傢伙什一一擺好,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給我推個頭,還是老樣子。”不一會兒,第一個顧客上門了,老吳給客人披上圍布,右手拿電推,左手拿尖尾梳,雙手上下翻飛,5分鐘不到,一個平頭剪好了。“不錯!”客人就著鏡子上下打量新發型,滿意地遞上錢,抖落身上的碎髮離去了。
“圓寸、平頭、背頭、青皮,這些傳統的髮型我都能剪,像剛才那老先生,頭髮硬,腦勺圓,就適合剪平頭,顯得人精神,這些年他來我這兒都是剪這個髮型。”老吳邊掃地上的碎髮,邊向記者介紹他的理髮手藝。
比起正規理髮店,老吳的攤位太簡陋了:不知從哪兒拆下來的梳妝鏡、兩三把摺疊椅、一臺舊收音機。但就是這樣的小攤兒,就是顧客不斷,一上午,老吳就剪了6個。而在300米開外右安門外大街上的一家美髮店,11時開門,剪髮39元一次,過去一問,到了下午近2時才迎來第一位客人。
除了街頭理髮,在東四、北新橋等一些衚衕區域,還有一些沒有門牌卻被街坊四鄰口口相傳的小店,是老年人們日常理髮的選擇。
老人不願去正規理髮店
現在街面上的美髮店越來越多,裝修精緻,免費茶水、空調冷氣、按摩等配套服務齊全,還有各式髮型設計,老人卻很少光顧。
“我只想簡簡單單推個頭。”家住西城區南菜園的沈大爺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原來,老人們最需要的傳統服務——剃頭、刮臉,在現在的美髮店漸漸被各種韓式造型、日式劉海所取代了,再加上高昂的價格,讓老人望而卻步。
“美髮店太貴了,剪一次頭髮夠我在六里橋邊兒剪3、4次的。”一位老人說,美髮店不光貴,等待的時間也太長。“動作太慢了,一撮頭髮來回折騰,剪一次半個多小時沒了,花錢多還浪費時間。街頭理髮,我遛個彎兒的工夫就解決了。”
“裝修越氣派的店,我越不敢進。幾乎每個店都放鬧騰的音樂,老人都受不了,美髮店的年輕小夥,要不是讓我辦卡,要不就是不太重視、看不起老年顧客,弄得人很不自在,所以我不喜歡去。”另一位老人說。
街頭理髮成本低掙錢少
“現在美容美髮把很簡單的事情搞得很複雜。”自稱是正經科班出身的老吳,從15歲幹理髮,到現在快50多年了,退休之後就一直做街頭理髮。
老吳說:“我們這兒離南站近,生意還不錯,我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6點支攤兒,一天能剪個二十來個,還有那些行動不便的老人,打我電話預約去家裡理髮,不過那可就貴了,看距離遠近,起碼20塊錢起步,太遠的我就不接了。”
除了老吳,在右安門橋附近,還有6位60歲上下的理髮師也擺攤兒做街頭理髮,大家商量好了價錢都一樣。“原來我理髮是5塊錢一次,後來漲到8塊,現在是10塊錢了,刮鬍子再加2塊,剃光頭最貴,要15塊。”
街頭理髮成本很低,半年左右花一百多元換個新的電推子是最大的投入,老吳一天掙一百多,再加上退休金,日子過得也算自在。
和老吳一樣,老劉背靠六里橋客運樞紐站支了個理髮攤。20年來,他早出晚歸地經營著。“我除了颳風下雨都會出攤兒,一年到頭能掙個4、5萬吧,冬天太冷,手不靈活,就會給自己放個寒假。”
老人需要舒服和尊重
在西城區牛街街道楓樺社群,老人沒有“理髮難”的煩惱,每月月底三天,大家都排著號,去西磚衚衕8號院一處玻璃房子理髮,不用花一分錢。給老人們理髮的是老黨員馬桂連。
2010年,作為美髮界的資深前輩、燕華美容城經理的馬桂連退休了。正巧趕上社群招募敬老助殘志願者,她沒多想就報了名。“在楓樺社群,近半數的居民都是退休老人,我們走訪調查發現,老人們反映最需要的就是‘一頭一腳’的服務。”馬桂連透過以前的工作關係,聯絡上了華清池,為居民提供修腳的上門服務,而理髮則由她親自上陣,為大家義務理髮,這一干就是11年。
多年的理髮經驗讓馬桂連體會到:老年人需要的理髮服務無非就是兩點,舒服和尊重。
馬桂連認為,解決老年人理髮難的問題,首先社群、社會要重視老人的需求。“街頭理髮的人們,他們在衛生消毒上並不規範,不應該被鼓勵。但如果社群能夠和這些街頭理髮師商量,給他們一點補助、提供個場地,請他們定期來為老人理髮,也能夠解決老人理髮的實際問題,不失為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實習記者 張雪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