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在《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2020中國資管年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進行了《有序推進我國資管行業轉型》的主題演講,在推進資管行業的平穩過渡、資管轉型的本質要求等方面問題發表了相關觀點。
“當前資管行業轉型發展已經形成共識,也邁出了重要的步伐。但是轉型之路依然任重道遠,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需要進一步在金融改革發展穩定與開放之間較好的平衡,以更好地適應實體經濟和居民財富管理的需求。”肖鋼在會上指出。
轉型應實事求是,不可操之過急
肖鋼表示,當前資管新規正處在過渡期內,新老產品並存,一方面存量資產的規模很大,處置困難,非標轉標障礙比較多,回表承接也不現實。透過資產證券化和企業發債,可以消化少量的非標產品,但是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另一方面,淨值型的新產品籌集的資金遠遠對接不了老產品的需要,客戶接受程度還有待於提高。中長期限的理財產品,募集的難度比較大,現在資產端收益率也越來越低,金融機構獲得收益較好的資產的難度在加大。
對於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的決定,肖鋼認為,這是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平衡關係的一個具體的體現,也是尊重市場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必要舉措。它實際上就是整改過渡期的延遲,實質上是處理好六穩、六保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關係。
在肖鋼看來,近年來金融機構許多業務變化都和資管新規達標的要求密切相關。比如轉型依賴的現金管理類產品,但投資範圍廣了以後,這類產品存在較高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再比如,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產品替代保本理財,但是假結構性存款較多,成為變相的高息攬儲。
有的銀行為了誇大淨值型理財產品的佔比,來體現轉型成績,也採取了不合規的一些做法;一些新發產品淨值曲線異常平滑,沒有市場波動,有的甚至將高收益資產騰挪到已經出現虧損的資產當中,以抹平兩者之間的收益差距,實際上是變相實現了剛兌。“個別銀行在這個方面搞浮誇風。”肖鋼稱。
他強調,銀行在新增信貸要大量增加的背景下,還要彌補老產品到期的資金缺口,任務十分艱鉅。理財產品的轉型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充分尊重現實,不可操之過急。並要真正實施一行一策,防止一刀切,齊步走。
要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
肖鋼表示,推進資管行業轉型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調整金融體系結構失衡的重點任務,那就要有效地提升直接融資的比重,發展資本市場,服務創新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解決過度依靠銀行的間接融資模式。
新頒佈的證券法,明確了資管產品的證券性質,從根本屬性上來說,要適用信託關係,都要遵循證券投資基金法和證券法的要求。因此推進資管行業的轉型,就是要調整社會融資結構,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而要做大直接融資發展資本市場,就必須大力發展專業機構投資者。
“所以我們現在資管行業的發展就是要進一步培育和壯大專業的長期的機構投資者,要糾正以理財為名,實際上還是銀行主導的間接融資這樣的做法。或者是以所謂資管的名義為融資方提供服務,從融資方那裡獲取收入,也就是我們常講的投資業務融資化。“肖鋼稱,”所謂產品轉型,不管條件也好,形式也好,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其本質是要由投資者自己來承擔風險,無論是公募產品還是私募產品,無論是場內交易還是場外交易,都應當符合直接融資的本質特徵。“
對此,肖鋼指出,無論是銀行系的理財子公司,還是券商、基金、信託、保險等資管的產品,都應當符合證券投資基金法的規定。
資管機構應堅決摒棄類信貸業務
“到今年一季度末,我國開放式公募基金的規模在全球的排名已經上升到第5位,去年年底我們是第8位,今年一季度就上升到第5位。因為許多國家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如果把公募基金加上信託產品,再加上其他的資管產品,合計起來計算,我國應該說居世界第三大資產管理市場,僅次於美國和英國,預計明年就可以超過英國。可見我國資管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肖鋼在會上表示。
其認為,打造優秀的、專業的資產管理機構,最重要的是確定機構的戰略定位、投資理念和企業文化,把客戶利益放在首位。堅決摒棄類信貸業務的模式,持續培育主動管理能力,特別是資產定價能力,產品創設能力、金融科技能力、專業銷售能力和合規風控能力,避免走產品趨同化、服務同質化的老路,要給客戶持續提供不以銷售為導向的市場支援與價值理念。
作為一個資管機構,一定要給客戶持續的提供不以銷售為導向的知識的傳授,價值投資理念的傳授,而且嚴格甄別和篩選客戶,不一味地迎合客戶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引導資管業務朝著多元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