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江偉:一堂代價慘重的股市風險教育課

在經歷了整整7天的煎熬後,困守在濟民製藥中的散戶終於等到了脫身的機會。而他們的代價,是在短短5個交易日裡,便承受了最高40%的虧損,其中更是有3個一字跌停。在A股,賺錢本已十分不易,遭此重擊更是令人十分同情。

事件的大致經過是這樣的:一些股民在社交網路上看到了免費傳授炒股經驗的廣告,點選連結後便被拉進了所謂的“學習交流群”。在這些群裡,“老師”先是講一些看似有用的炒股技巧,並推薦幾隻一買就漲的股票博取信任。等時機成熟後,便讓投資者集中買入某隻被高度控盤的股票,掩護莊家撤退,留下買入的小散高位站崗。設局者的騙術並不高明,類似的案例也屢見不鮮,僅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慘案就在盛洋科技、濟民製藥等股票上輪番上演,投資者損失慘重。在證券時報網的微信公眾號上,就有過系列揭露類似薦股套路的報道,收到的讀者反饋,足以寫就一部踩雷辛酸史。

股市是個名利場,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自然也少不了各種爾虞我詐,不分國別、不論地域,騙術更是隨著技術進步而更新迭代。拿A股來說,早期就有電話薦股的騙局,隨著網路的興起,逐步轉移陣地和改變手法。到了社交網路時代,QQ、微信等即時聊天工具,以及大大小小的直播平臺,到處都活躍著各種黑產的身影。在技術加持下,行騙的效率甚至有提升之勢——固定電話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齊備;手機普及後,時間和地域便不再是行騙者的障礙因素。饒是如此,這兩個階段也只能算是薦股黑產的蠻荒時代,行騙者至少需要一對一進行聯絡,費時耗力。而社交網路興起後,騙子們依靠聊天群、直播間便完成了“一對多”的飛躍。自此,揮向小散的鐮刀漸有演變成聯合收割機的趨勢。

回到這起案件,有人認為,其性質非常惡劣,除了非法薦股,做局者很可能已經構成詐騙罪。我對法律研究不多,此案涉及具體的罪名還是交給司法部門裁定為宜。但從媒體報道的一些情況來看,上當受騙者自身也存在一定過失。投資者在開設證券賬戶時,合同上最為醒目的提示,便是“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但問題是,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涵義?一個普遍存在的事實是,在大多數投資者的認知裡,熟人的推薦比自我的獨立分析更值得買入,各種來歷不明或故弄玄虛的“內幕訊息”則是權重最高的操作指令——哪怕這個所謂的內幕已經轉了十幾道手。當熱心腸的“老師”有了數次靈驗的薦股背書後,常識讓位於貪慾,理性思考敗給心存僥倖,誰還記得“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的箴言?

行騙者是可恥且罪惡的,他們利用技術大規模收割“韭菜”,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體驗一下“人民專政”的滋味。受騙者是可憐的,我在媒體從業這些年裡,不斷看到類似的案例,他們像被拋上沙灘的小魚一樣,數量眾多、求助無門。但媒體、監管部門有限的力量,也只能儘可能多地救助被拋下的小魚。而投資者的自我教育,依然任重而道遠。蛇蟲鼠蟻並不會滅絕,更不會自行遠去,如果黑夜行走老是碰到它們,那麼最正確的做法,就是儘量不要夜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87 字。

轉載請註明: 蔡江偉:一堂代價慘重的股市風險教育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