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週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這次會議是在上半年經濟資料公佈近半個月之後,全球經濟仍處在低迷狀態,中國經濟有力復甦的背景下召開的,因此極受矚目。會議一方面部署了下半年的經濟工作,一方面從長遠角度為我國經濟發展謀篇佈局,資訊量很大,也提出了很多新認識、新提法,透出不少深意。
這次會議之所以備受關注,一是因為這次會議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二則是因為會議首次正式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說法。
“雙迴圈”的論述和概念,其實早在今年5月的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便已提出,在全國的兩會上又增加了“逐步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的關鍵表述。而在本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對國內大迴圈的論述從“逐步形成”變成了“加快形成”,可以看出經濟國內大迴圈地位的凸顯。相比以往更注重出口的經濟工作方針,這個新的論斷,意味著我國的對外開放已進入新階段,經濟建設和發展思路也將轉入新的“車道”。
結合會議對國內國際形勢的最新判斷和具體對策,以及下半年經濟部署和“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社會各界對我國經濟發展還需從“持久戰”的角度重新認識,做好長期應對國際不穩定因素和突發事件的準備。
一方面,擴大內需將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發展的支點。這次會議特別強調了擴大內需是擴大“最終消費”,為居民消費升級創造條件,還強調要以新型城鎮化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這既可以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國內市場的優勢,也可以協助外向型企業出口轉內銷,發揮國內大市場在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穩定經營並提高競爭力方面的作用。這方面從年初的“直播帶貨”,再到發展“地攤經濟”“小店經濟”都可以看出,中央在刺激經濟發展的重心一直放在刺激消費上。從國際形勢來看,世界疫情仍未出現好轉跡象,全球經濟可能需要數年才能恢復,而我國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這樣的客觀現實也必須要求我們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擴大最終消費,保證經濟平穩健康執行。
另一方面,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也要求國內產業鏈進行深度創新與變革。在新的發展格局下,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現代化水平,加大對核心關鍵技術的科研攻關,將成為大多數行業的必然選擇。當前,我國經濟不僅面臨著全球疫情的衝擊,也面對著美國現政府對我國製造業升級、科技進步、經貿合作等多個領域的打壓。在經濟全球化和各國間產業鏈深度融合的現實情況下,這對我國企業將是巨大的挑戰。但挑戰同時也是機遇,我國企業將面臨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甚至國家主導層面上的綜合競爭,在這一過程中,要掌握髮展的主動權,迫切需要對科技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重點推動實體戰略性產業的發展,更多關注國內產業鏈的整合和產業叢集的創新升級,把各產業提升為完整的創新產業鏈。
當然,新經濟發展格局的形成,並不意味著放棄海外市場,也不會延緩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這只是在新的國際政治和經濟形勢下的一次應對方案,不會影響我國融入全球經濟的大局。今後一段時間,我國的經濟發展仍將會處於戰略機遇期,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也不會改變。
(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盤和林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