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一年,受市場流動性和淨值化轉型等因素影響,銀行理財產品整體發行速度放緩,銀行保本理財餘額縮水,且收益率繼續下行。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日前表示,保本理財餘額已“縮水”超六成,銀行系理財公司的存續理財產品已全量為淨值型產品。另一方面,普益標準監測資料顯示,8月發行的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75%,較上期減少0.03百分點,再創45個月以來的新低。全市場1年期理財產品收益率則創十年新低。
歡迎關注
精明小豹,每日一句話,教你管好錢包!
↓9月8日報↓
南都DayDay金錢報9月8日報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成為新常態
第三方研究機構普益標準監測資料顯示,8月309家銀行共發行了6593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淨值型產品,發行銀行減少15家,產品發行量減少422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75%,較上期減少0.03百分點。實際上,自2018年初開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就開始連續下行,以全市場1年期理財產品為例,自年收益率5%左右,一路跌至目前3.55%左右,創下2010年以來的最低點。
融360大資料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向南都記者分析稱,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絕大部分都是固收類理財產品,流動性持續寬鬆,固收類資產收益率持續下降,理財產品收益率也跟隨走低。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也對南都記者分析稱,從貨幣市場環境來看,現在全球經濟下行,伴隨著各國央行不斷降準降息,流動性合理充裕,市場上不差錢;各類資產、投資標的的價格都在下降,投資回報縮水,銀行理財收益率下行是正常現象,可能還有下行空間。麻袋研究院高階研究員蘇筱芮則告訴南都記者,資管新規後理財產品持續整改,一些具有錯配特徵的“高息”產品也在監管重壓之下逐步淡出市場,也是影響銀行理財產品利率下行的因素之一。
銀行理財走弱居民投資該如何選?
9月5日,潘光偉在北京舉行的2020年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表示,中國的銀行理財業務風險持續收斂,業務結構不斷最佳化,“打破剛性兌付”“賣者有責、買者自負”投資理念初步形成,行業亂象和風險得到有效遏制,銀行理財公司初具規模。截至目前,共有21家銀行獲批設立理財公司,其中17家已獲批開業。截至今年6月末,銀行系理財公司的存續理財產品均為淨值型產品,餘額合計約為2萬億元。
實際上,不僅是銀行理財向淨值化轉型,券商、保險機構等其它金融機構的資管產品也要向淨值化轉型,以後市場上常見的穩健型理財產品將都將淨值化。劉銀平認為,投資者要做好心理預期,如果不能接受不保本、淨值波動的理財產品,就只能去購買安全性更高的國債和存款類產品。
和預期收益型產品相比,淨值型理財產品都是不保本的,且收益率是不斷波動的,劉銀平建議,投資者在購買之前首先要辨別產品風險高低,可以從產品風險等級、投資方向和比例、歷史業績等方面去辨別風險。
“不過,銀行系發行的理財產品都將仍然是普通老百姓投資理財的重要選擇,但打破剛性兌付是必然的趨勢,需要平衡好風險和收益,以後消費者購買理財產品需要基於自身風險偏好、流動性要求等情況綜合考慮。”董希淼強調,“不能閉著眼睛買理財產品,要對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
保本理財“縮水”超六成老產品“強退”不稀奇
資管新規格局下,淨值化轉型持續推進、存量保本型理財產品加速退場。據中銀協披露的資料,今年上半年,銀行保本理財餘額、巢狀投資的理財產品規模較資管新規釋出時分別減少62%和31%。保本理財餘額已經加速壓降,按照原先資管新規規定,2020年底之前保本理財產品要全部退出,但是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1年至2021年底後,部分銀行保本理財延遲退出。這個一年的“喘息期”讓一些習慣於購買保本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們“鬆了口氣”。不過,近期,有消費者反映自己購買的理財產品未到期卻遭遇“強制退出”,引發投資者關注。
據相關報道稱,該投資者反映的事件中涉及的未到期產品正是銀行保本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分別是5.6%和6.1%。涉事銀行解釋稱,提前終止未到期的理財產品,為了推動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整改工作,二是由於發行時預期業績基準較高,近期市場利率急劇下行導致理財投資組合表現被拖累,因此被銀行提前終止。
董希淼表示,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中一般都會包含提前終止條款,其中會提到“銀行具有提前終止權”,也就是說銀行提前終止理財產品是合規的。對此,蘇筱芮指出,從“合規”層面來講,銀行這樣做無可厚非;但從“合情”角度來說,銀行提前終止實質上是一種傷害投資者體驗的短視行為,銀行作為產品發行方沒有做到“賣者盡責”,不應將自身的錯誤交給金融消費者來買單。
那麼手頭上仍持有“老產品”的消費者而言,是否都存在這種被強退的風險?蘇筱芮表示,這種變動目前是個別機構行為,並非監管統一要求,建議銀行、投資者雙方之間加強溝通,而投資者則需要定期關注機構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