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經濟執行繼續呈現恢復態勢

由 習國防 釋出於 財經

6月15日,國家統計局釋出工業生產、投資、消費等5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如何評價5月份經濟表現?經濟恢復程度是否達到了預期?二季度經濟增長能否轉正?近日北京疫情出現反彈,是否會對下階段全國經濟恢復造成影響?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資料並回應熱點問題。

“高”“新”“穩”,積極因素逐步增多

“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全面推進,生產需求繼續改善,就業物價總體平穩,積極因素逐步增多,經濟繼續呈現恢復態勢,總體上符合預期。”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明確表示。

新動能不斷增強,數字經濟持續升溫,“直播帶貨”等異常火熱,助力網上零售加快發展。資料顯示,1至5月份,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1.5%,比1至4月份加快2.9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4.3%,比上年同期提高5.4個百分點。

高技術產業發展向好,1至5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比1至4月份加快2.6個百分點。新產品快速增長,5月份,3D列印裝置、智慧手錶、積體電路圓片、充電樁等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均在70%以上。

市場預期保持平穩,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0.6%,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6%,均連續3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其中,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非製造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分別為57.9%、63.9%,比上月上升3.9、3.8個百分點,保持在較高景氣區間。

二季度以來,隨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現,生產需求持續改善,積極因素累積增多,主要指標與一季度相比明顯改善:工業生產繼續回升,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較快增長;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由負轉正,現代服務業增勢較好;市場銷售逐步回暖,消費升級類商品和網上零售持續向好;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明顯收窄,高技術產業和社會領域投資增速由負轉正……

1至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6個百分點,其中4月、5月連續兩個月同比正增長;服務業生產指數下降7.7%,收窄4.0個百分點,其中5月實現了正增長;在一系列穩投資政策的作用下,投資專案建設持續加快,投資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高技術產業、社會領域投資增速均由負轉正。

經濟增長面臨的挑戰仍不容忽視

進入二季度,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持續推進,中國製造業PMI連續3個月位於榮枯線上方。“但也要看到,儘管5月份主要指標繼續改善,但從當月看不少指標低於上年同期水平,累計看多數指標仍在下降,表明疫情衝擊損失尚需彌補,經濟還未迴歸正常水平。”付凌暉表示。

二季度,WTO貨物貿易晴雨表指數為87.6,創歷史新低;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預測,二季度全球商品貿易額將比一季度下降26.9%。“境外疫情肆虐,世界經貿嚴重萎縮。”付凌暉分析指出,與此同時,國內接觸型聚集型消費受到制約,製造業投資動力不足,企業生產經營困難。1至5月份,製造業投資同比下降14.8%;1至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27.4%。近期,國內部分地區疫情形勢有所變化,對經濟的影響尚有不確定性。

“當前工業生產總體恢復向好,但困難和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值得關注。”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副司長江源指出,一是行業和產品回升力度有所減弱,41個行業中有25個行業出現增速回落或降幅擴大,產品增長面較上月有所下滑。二是消費品行業出現下滑,增速由上月的增長0.7%轉為下降0.6%,服裝、傢俱、文教工美、皮革製鞋等行業下降在5.0%~11.4%之間。三是出口訂單不足,工業出口交貨值由增轉降,同比下降1.4%,部分出口占比較高的行業出口交貨值下降10%以上。

“六穩”“六保”力促經濟穩定復甦

“二季度經濟恢復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臨困難挑戰,經濟增長能否轉正還要看6月份經濟恢復情況如何。”付凌暉告訴記者。

國家統計局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抽樣調查顯示,截至5月27日,67.4%的企業達到正常生產水平八成以上,較4月下旬上升6.6個百分點。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增速較上月加快0.5個百分點,在上月由負轉正基礎上繼續回升。

從後期情況看,推動經濟持續復甦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一是經濟穩步復甦態勢明顯。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有力有效,工業服務業實現增長,消費投資降幅持續收窄,市場預期總體穩定。二是宏觀政策效應繼續顯現。今年為企業新增減負預計超過2.5萬億元,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新增1萬億元財政赤字規模,貨幣信貸支援力度加大,這些政策將繼續支援後期經濟恢復。三是新動能持續壯大。數字經濟全面提速,智慧化、科技型產品較快增長,遠端辦公、線上教育、網路問診等快速擴張,無人零售、直播帶貨等新模式不斷湧現,將有力支撐經濟發展。

“當前,境外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巨大沖擊繼續發展演變,外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國內經濟恢復仍面臨壓力,推動經濟全面迴歸常態化增長需付出更大努力。”付凌暉強調,下階段,要用好有利條件,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進一步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力促國民經濟穩定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