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此次IPO將是中國整車企業在科創板的第一股,科創板顧名思義推動科技創新,在當前中國證券市場無論是靈活性還是熱度都遠遠高於A股主機板市場,而吉利作為一個傳統車企,到底是憑藉什麼科技成果在車企之中第一個登陸A股科創板。
文丨AutoR智駕 王碩奇
相比剛剛登陸美國紐交所的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吉利汽車IPO似乎沒有在汽車行業產生太大的影響。
中國A股市場共有28家整車企業,事實上似乎也不缺再多一家整車企業。
但是人們忘了問一句,吉利為何登陸科創板?而不是A股主機板?
美股昨日的科技股迎來崩盤,包括蘋果、特斯拉在內的科技企業遭遇重挫,而今日的A股的表現隨著美股也走出了一波跌勢,但是又有所不同,投資者保持了相當的冷靜和剋制,截止收盤上證指數僅僅下跌0.87%,而電氣、半導體等科技板塊還實現了增長。
中美股市的變化,讓中美在科技領域的競爭在資本市場有了此起彼伏之感。
9月1日,上交所官網顯示,吉利汽車科創板IPO稽核狀態變更為“已受理”,這意味著吉利有可能在近期完成掛牌上市,它意味著吉利這家市值逾千億港幣的港股車企或將成為第一家登陸科創板的整車企業。
吉利汽車以一家民營整車企業登陸A股科創板別有意味,換個角度可以說,這是終於有一家傳統車企成功從製造業轉型成為科技公司。
這可以視為一種標誌。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科創板對融資專案的主營業務是有要求的,並非所有有前景的專案都可以登陸科創板。
根據吉利釋出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吉利汽車此次迴歸A股的初始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1,731,666,448股,佔發行後股份總數的比例不超過15.00%。
吉利汽車本次、計劃募集資金200億元,將用於建設投資新車型產品研發專案、前瞻技術研發專案、產業收購專案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當前在A股和港股兩地上市的汽車企業已有長城汽車、廣汽集團和比亞迪。
吉利在哪些方面讓自己具備了登陸科創板的條件了呢?
吉利的現狀
目前吉利汽車在港股市值高達1200億港元。吉利汽車已經連續3年成為自主品牌銷量第一的企業,今年1月-5月市佔率達6.9%。
根據天眼查資料顯示,吉利汽車共有控股子公司56家、參股公司7家。其中境內控股子公司46家,境外控股子公司10家。
上述56家控股子公司中,共有一級子公司5家、二級子公司8家,三級子公司22家,四級子公司21家。
據其招股說明書公佈的財務資料顯示,2017年至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吉利汽車實現營分別為935.53億元、1073.35億元、981.39億元、371.21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4.93億元、124.63億元、82.15億元、23.01億元。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今年上半年,整車上市企業中一汽夏利、眾泰汽車、力帆汽車陸續被“*ST”,存在退市風險,原因在於債務爆雷。
中國汽車市場品牌生存狀況兩廂對比,可謂境遇兩重天。
而在銷量資料上,吉利汽車1-6月總銷量為530446輛,行業排名第四、中國品牌排名第一。
領克品牌上市以來銷量累計突破30萬輛,成為中國高階汽車品牌一面旗幟。
今年受疫情影響也十分嚴重,但自4月以來,銷量出現正增長,5、6月份,同比增長20%和21%,復甦態勢良好。
不過吉利雖然復甦態勢不錯,並仍佔據國產品牌第一名,但其23.01億元的利潤相比往年同期依然有大幅下滑,此時進入資本市場融資,汽車產業的轉型高投入時期可以補充現金流,保證研發資金的投入不會縮減。
吉利在科創板定位
不過話說回來,以吉利的體量和經營狀況正常登陸A股主機板並不存在問題,那為何選擇了科創板這個上市企業相對規模較小的版塊?
這裡有必要對科創板有個大概的瞭解,科創板在2019年正式推出,是中國推動科技創新的一個戰略舉措,是國內適應科技類企業資本增量改革的重要舉措,對應的即是美國的納斯達克。
科創板選擇的企業有明確的要求: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
從市場功能看,科創板主要實現資本市場和科技創新更加深度的融合。
其特點是並不限制首次公開募股的定價,亦允許企業採取雙重股權結構。
科創板上市的前5個交易日沒有漲跌幅限制,之後為20%,沿用T+1交易機制,但增設了盤後固定價格交易。
據財經媒體資料,從今年年初至今,科創板上市公司股價平均累計上漲107.87%。其中,累計漲幅最高的為滬矽產業(688126),漲幅達979.69%。包括滬矽產業在內,有21只科創板個股股價累計漲幅超200%。
此外科創板本身具有一定靈活性優勢,其稽核速度在不斷加快,稽核時間更明確,稽核更加透明。同時,為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科創板的股權激勵條件範圍也在放寬。
今年4月30日,證監會發布的《關於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顯示,已境外上市紅籌企業的市值要求為符合下列標準之一便可敲開科創板的大門:“市值不低於2000億元人民幣;或市值200億元人民幣以上,且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
此次吉利汽車選擇的上市標準即為:“市值200億元人民幣以上,且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
但根據上交所最新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申報科創板的企業應來自以下七個行業:
新一代資訊科技領域;
高階裝備領域;
新材料領域;
新能源領域;
節能環保領域;
生物醫藥領域;
符合科創板定位的其他領域。
對比下來,吉利所屬的汽車製造似乎並不完全符合條件,僅僅和新能源有關聯,但似乎也和高階裝備領域、節能環保領域和新材料領域均有關聯。
汽車產業的外延在今天已被無限放大了。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底“吉利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更聚焦於大出行生態領域的新能源、新技術、新模式的產業投資,並計劃透過衛星通訊網路、衛星資料應用、高精時空服務等領域展開佈局,逐步實現向未來出行科技集團轉型。
從這個角度看,吉利與科創板可謂十分搭拍。
吉利的“天地一體”科技佈局
目前吉利的科技的佈局主要分為三大方面,分為新能源、出行、航空航天。
新能源汽車方面,吉利旗下有幾何品牌、高階電動汽車品牌Polestar,有訊息指Polestar計劃大幅擴充套件在中國的門店,純電動轎車Polestar 2已經在中國交付,在8月歐洲挪威市場打敗了特斯拉的Model 3成為當地第一品牌;
6月,吉利旗下新能源汽車直租出行平臺“小靈狗出行”獲6.877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該輪融資將用於加大研發測試、加大智慧系統和車聯網相關技術投入、主機廠合作拓展、城市佈局和渠道拓展等。
目前,吉利已在全球建立起五大工程研發中心,每年投入數百億研發費用,與沃爾沃、路特斯實現品牌協同、研發合作,以及供應鏈共享到技術標準融合,以歐洲豪華車標準打造出全新一代動力總成“吉利智擎”。
移動出行方面,目前,吉利汽車旗下的曹操出行北京公司註冊資本新增至1.6億元,增幅達220%,同時有訊息稱曹操出行方面正在推行對吉利“幾何A”自動駕駛車輛的改裝,3月已啟動測試。
航天方面,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4月證實吉利將涉足“火箭”領域。
目前,公司旗下時空道宇自主設計研發的首發雙星各分系統正樣產品已生產齊套,關鍵載荷完成地面應用驗證,即將轉入衛星裝配後的各項環境試驗,並將於6月進行星箭合體試驗,計劃在今年年底前搭載由航天科工研發製造的快舟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吉利控股集團研發總投入累計超1000億元,集團內部共有2萬餘名研發設計人員,專利總數達17677件。單是2019年吉利控股的研發投入就高達207億元,佔銷售總收入的比例為6.3%,這一指標已經處於國外品牌平均水平。
總體來看,智駕君認為,吉利此次登陸科創板的背後是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的作用結果。
天時是由於外部環境的變化,讓我國金融市場期盼有一批優質的國內企業在A股上市。
地利是由於我國正在開展新一輪的金融開放,科創板的門檻也相對降低並且融資渠道便捷。
人和則是因為吉利自身正在向科技企業轉型,又恰逢疫情的影響,需要更多的現金奶牛支撐。
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促成了此次吉利登陸科創板的契機。
近年來,汽車製造商不斷高喊從傳統制造業向科技出行公司轉型,無意間,吉利此次登陸科創板暗合了這一趨勢,它也昭示著汽車品牌之間的競爭已不僅僅是車型產品的競爭,融資能力、研發投入的持續性都決定著車企在這場百年以來最大的一次轉型中最終的結果是繼續狀大一飛沖天還是被拋棄,無聲無息地消失。
[相關報道]
《如果吉利成功了,一汽東風與長安汽車的合併還有意義嗎?》
智駕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