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一張圖在朋友圈瘋傳。
這張被稱為來自上證交易所最新研究的圖表顯示,從 10 萬元以下的小散到龐大的公司法人和機構投資者,在 2016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擇時收益全數是負的;與此同時散戶的選股收益也是負的,大戶和機構投資者的選股收益是正的。
對於這張圖表,許多人發出了擇時不如選股的感嘆。
EarlETF 的老讀者應該都知道,我是動量效應 (momentum factor) 的擁躉,是相信擇時能賺錢的。
所以,這裡要為擇時正名,多說幾句。(找了一圈,也問了一圈,還是沒能看到這份研究的全文,所以只能基於上述這張圖表來說,若對作者原文理解不當,還請見諒。)
虧錢≠擇時無效
從散戶到機構擇時都虧錢,所以擇時無效?
這是許多人看到這張表格時的分析邏輯。
問題在於,擇時本質上是一種賺取超額收益的法子,不能僅僅因為虧錢就說擇時無效。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當年 2008 年,A 股遭遇大熊市,上證指數從 6124 點一路跌到 1664.93 點。
如果有一個投資者在 5000 點的時候離場,然後等到從 1664 點反彈到 2000 點後重新出場,你會怎麼評價他的投資水平。
我想,絕大多數人會認為他是逃頂高人,甚至讚歎為擇時大師吧。
但是,如果以 6124 點作為參考點位或者說某項研究的開始,5000 點離場的這位投資者,也是虧錢 18.35% 的。
可見,虧錢不一定等於不會擇時。
5 年不到的研究太單薄
首先要提醒一點,這張在朋友圈廣泛傳播的圖表,並不是來自於一份關於擇時的嚴肅論文。
從我搜索找到的資訊看,這張圖表的出處有一篇報道提及瞭如下的背景:
那散戶們的投資都有什麼特徵呢?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施東輝、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曉燕、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 Charles M.Jones 等人聯合撰寫了一篇論文,全景式揭示了中國散戶投資者的交易行為特徵。
是的,這份研究首先不是上證所的官方研究,至多是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施東輝利用上證所的資料,與其他人合作的論文。
而且,這篇論文的主旨不是探究擇時的有效性,只是揭示特定時期中國散戶的交易行為特徵。
是的,如果只是揭示散戶交易特徵,那這個時間段也就罷了。
但如果是要探究擇時效應是否有效,這個時間段就有點可笑了
2016 年到 2019 年 6 月的上證所 A 股是什麼光景?
下圖就是月線圖,上證指數同期下跌 15.83%,而且剔除第一個月的大陰線,總體是窄幅盤整的格局,上限 3587 點,下限 2440 的。這樣的格局,擇時要賺錢,當然不容易。
關於動量效應(一種重要甚至在學術界可以稱之為主流的擇時手段)是否有效的論文,我也看過不少,一個重要的比拼就是時間段,研究美國股市的,一般是 40 年起步,甚至用上百年的。
再怎麼樣,至少那跨越一波牛熊的時段來看擇時是否有效,區區 3 年半的資料,有什麼參考價值。
上證所的資料是不夠的
這份研究,因為作者的身份,使用的是上證所的資料。
但是,A 股不等於上證所 A 股。
尤其是過去幾年,上證所和深交所,特別是和深交所中小板、創業板,簡直是兩個世界。
比如說創業板,在 2016 年到 2019 年 6 月,可謂是近乎單邊下跌 44.31%。
如果是按照 2016 年到 2019 年 1 月計算,單邊下跌的幅度高達 54.75%。
這可是腰斬啊!
這樣的市場,你真的認為擇時空倉是無效的麼?
是的,作為動量效應的擁躉,我始終相信 A 股擇時的力量——在一個充滿散戶,充滿韭菜的非理性交易市場,如果說擇時無效,反而是最可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