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代財經 高秋榕
美國人向來以高消費和愛透支而聞名。說起美國居民的儲蓄和消費觀,大多數人腦海裡都會浮現美國人手握信用卡到處“買買買”的畫面。
圖片來源:銳景創意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人的儲蓄率長期保持在10%以下,而中國人的儲蓄率高達50%。即便是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美國儲蓄率最高也僅升至8.2%。
但美國疫情暴發以來,美國人高消費和愛透支的習慣發生了改變。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的資料顯示,今年3月,美國個人儲蓄率突破10%,4月更飆升至33%,創下上世紀60年代開始跟蹤調查以來的最高水平。
圖片來源:trading economics
個人儲蓄率是指儲蓄佔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根據BEA的資料,4月美國居民的個人儲蓄率激增至創紀錄的33%。
美國居民個人儲蓄在今年2月前的6個月裡一直維持在1.2-1.3萬億美元之間,但4月則激增4萬億美元,從2.1萬億美元升至6.1萬億美元,同期個人可支配收入維持在16-18萬億美元區間波動。
最近一次美國個人儲蓄率超過10%發生在2012年末,當時正值美國財政懸崖危機最嚴重的時候,短期內聯邦政府急速減少財政赤字的擔憂引發市場恐慌,美國個人儲蓄率短暫飆升至12%。
但由於2013年初財政懸崖危機解除,美國個人儲蓄率隨即回落至6.3%,此後一直保持在10%以下的水平。
圖片來源:trading economics
美國居民個人儲蓄率的飆升與疫情息息相關。
截至北京時間6月9日6時30分,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釋出的疫情資料顯示,美國累計確診195.7萬例,累計死亡11.1萬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近2.5例。
圖片來源:wind
3月以來,美國多州相繼釋出“居家隔離令”,要求居民待在家中,並限制除生活必需以外的出行。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美國經濟學家格雷戈裡·達科表示:“巨大的不確定性和對病毒的恐懼抑制了人們像往常一樣外出消費的慾望。”
疫情的暴發同時也改變了人們許多觀念。著名國際問題學者、環地中海研究院院長馬曉霖曾撰文指出,疫情的暴發已對九大觀念構成衝擊,其中之一便是財富觀。
馬曉霖認為,全球經濟增長受影響,世界財富空前縮水,中觀微觀層面的全球運輸業和第三產業遭重創。疫情之後消費觀念勢必大變,保守的儲蓄型消費方式將壓倒開放的借貸型消費。
信用卡服務商Visa報告稱,4月全美信用卡支付額暴跌31%,金額唯一增長的支付類別是食品和藥店,沃爾瑪、好市多和塔吉特等零售商線上業務也有所增長。其他類別的支出均明顯下滑,受影響最嚴重的旅遊、餐飲和娛樂領域,消費額出現50%以上的斷崖式下跌。
這在官方的報告中也得到驗證。根據美聯儲檔案,4月美國消費者信貸總額下降688億美元至41332億美元,超過了金融危機期間最大降幅的3倍。此前,3月的消費者信貸總額已經較2月下降了68億美元。
此外,4月美國人償還了580億美元的信用卡貸款,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高信用卡還款記錄。這意味著,美國的消費社會實際上發生了逆轉:美國消費者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超前消費”不屬於自己的錢,而是更多的償還自己的信用卡賬單。
紐約聯儲本月公佈的資料顯示,4月信用卡餘額環比減少340億美元。憂心忡忡的美國人大幅削減信用卡債務,可能反映出疫情導致消費者支出減少的初步跡象。紐約聯儲調查發現,在未來三個月裡,認為自己可能連最低還款額都無法還上的信用卡持有者佔比達到16.2%,遠高於過去12個月11.9%的平均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給美國帶來巨大的衝擊,美國人消費支出也趨於謹慎,消費信心陷入低迷狀態,同時也引發了前所未有的失業潮。
在上週公佈非農資料後,美國統計局表示,美國失業率資料在統計過程中出現錯誤,糾正錯誤後的5月真實失業率至少在16%,比此前釋出的資料高出3%左右。
CNBC分析指出,自2月份以來,出於對經濟前景極為悲觀等原因,美國已有600萬人放棄找工作,如果把放棄找工作的人群計入在內,實際失業率可高達21.2%。
4月美國國會拿出了多個方案給民眾發錢,包括支付轉移專案、失業金補貼專案、薪酬保障計劃等,居民收入增長了10.5%。儘管如此,美國人消費支出和消費信心卻降至冰點。
BEA公佈的消費資料顯示,美國4月個人支出環比下降13.6%,創歷史最大跌幅;美國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則徘徊在近10年來的最低水平附近。5月29日該指標降至72.3,較2月28日下降28.7。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商業週期測定委員會9日釋出宣告稱,2020年2月標誌著始於2009年6月的美國經濟擴張的結束,同時也標誌著美國經濟衰退的開始。這意味著美國長達128個月的經濟擴張期宣告結束,美國1854年以來最長的一次經濟擴張期成為歷史。
美國第一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初值錄得下降4.8%,後修正為下降5%,創下10多年來最大跌幅。
消費佔美國GDP的70%,CNBC分析指出,美國經濟的復甦進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消費者信心的恢復速度。疫情結束後美國人是繼續存錢,還是湧入商場進行報復性消費,現在仍無法判斷。
但值得注意的是,儲蓄和消費習慣的結構性改變會對經濟產生強烈的影響。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高階研究員梅根·格林表示:“如果這些錢被存起來,而不是用來投資,那麼通常會對利率造成壓力,會抑制經濟增長、削弱經濟潛力。人們存錢越多消費越少,經濟衰退就會越嚴重。”
投資機構Swan Global Investments的投資經理馬克·奧多則表示,在經濟危機或衰退期間,個人對開支和儲蓄趨於保守,這一做法十分合理。但矛盾的是,如果每個人都減少消費支出而增加儲蓄,則會使經濟衰退更加嚴重,形成負面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