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近日,全球最大保健食品廠GNC宣告破產,將出售公司關閉所有門市。GNC宣告破產的背後,牽出國內A股公司哈藥股份,作為GNC最大股東,哈藥股份勢必損失慘重。
本文共5542字,約7分鐘
來源 / 中國基金報
近日,基金君注意到一則訊息,全球最大保健食品廠GNC宣告破產,將出售公司關閉所有門市。
雖然基金君對保健品一向不感冒,但貌似國內不少小夥伴都買過他們家的產品,以至於訊息出來後,引發廣泛關注。
另外,基金君注意到,GNC宣告破產的背後,國內A股一家公司哈藥股份,竟然是他的最大股東,這一宣佈破產,勢必損失慘重,可能被外國人割了韭菜。
而哈藥股份,相信國人並不會陌生,這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詞“自打吃了蓋中蓋,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勁兒了,一口氣上五樓,不費勁兒。”讓“蓋中蓋”一舉成為了哈藥股份當年提高業績的重要品牌。
全球最大保健食品廠GNC宣告破產
將出售公司關閉所有門市
在冠狀病毒大流行之際,管理債務負擔的最新努力宣告失敗的GNC Holdings Inc.申請了破產保護,目標是出售自己和關閉商店。
根據宣告,這家健康與保健公司在特拉華州美國破產法院提交的第11章申請允許該零售商走一個雙軌流程——透過獨立計劃來重組資產負債表或者完成出售,與此同時繼續經營。
這家總部位於匹茲堡的公司在宣告中說,GNC進入這一流程,得到了大多數有擔保債權人及其最大股東哈藥股份的關聯公司的支援。該協議還包括了其最大供貨商兼合資夥伴ICV。某些債權人還提供了1.3億美元的額外流動資金,為該公司提供財務支援、以助挺過擬議的重組。
該公司這一預先磋商過的計劃準備關閉一些門店,尋求瘦身。它還原則上達成了一項協議,即透過法院監督的程式推銷、出售自己,初步競購價為7.6億美元、需要法院批准。根據宣告,更高的出價可能會出現並被接受,而且會予以實施並取代獨立計劃交易。
在債權人和利益相關方的支援下,GNC預計將確認一項獨立的重組計劃或完成一項將讓該公司在秋天結束之前退出重組流程的出售交易。GNC的美國和國際特許經營合作伙伴及其在愛爾蘭的公司業務是獨立的法律實體,不屬於本次破產的一部分。
而零售行業為阻止Covid-19蔓延而臨時關閉商店,將使這場翻身仗變得更難打。儘管該公司的電商業務第一季度銷售額增長了25%,對這一不利因素有所抵消。
前Rite Aid Stores掌門Ken Martindale從2017年9月開始擔任GNC的執行長,當時前執行長Michael Archbold突然離職已有一年多了——Archbold走人的背景是,該公司收入下降、正在進行包括債務負擔的戰略評估,而且有可能出售。然而Martindale也未能扭轉頹勢,今年第一季度淨虧損2億美元。
隨著手頭現金越來越少,GNC曾發出警告稱,除非找到辦法償還5月份到期的數億美元債務,否則其可能面臨破產。管理層一直在與債權人進行再融資談判,想要推遲到期併為翻身爭取時間。
根據宣告,破產計劃要求某些定期貸款債權人承諾向GNC提供1億美元的“新資金”佔有債務人融資,並透過公司現有資產抵押貸款信貸協議的變更獲得大約3,000萬美元。GNC表示,佐以這些新流動性和現有業務的資金流,它將在推進過程中履行“遠期財務承諾”。
該公司近年來一直在掙扎,曾一度在2018年2月獲得貸款再融資以及哈藥3億美元投資時擺脫困境。
從電商平臺上可以看到,GNC產品線豐富,涉及兒童營養、孕婦營養、改善睡眠、體重管理等十幾種針對不同使用者需求的產品種類,產品價格區間覆蓋100元到上千元不等。相較於哈藥股份原有的如“蓋中蓋”系類產品,GNC品牌產品主打更加高階的市場。
哈藥股份踩雷
要被割韭菜了?
2019年2月,哈藥股份以現金約3億美元完成對GNC公司發行的優先股認購,優先股年股息率為6.5%。“公司認購GNC可轉換優先股,能夠獲取固定收益。”如今來看,哈藥股份彼時的願景或落空。
哈藥釋出公告,稱根據GNC的公告,GNC及其多數現有有擔保的債權人於臨近公告前另與哈藥集團就以7.6億美元的價格向其整體出售GNC業務初步達成原則性意向。
且GNC正在與IVC合作以保證產品的持續供應以及促成擬議的出售交易。
該等出售交易仍有待於相關方的進一步商定及最終法律檔案的確定並將透過一項由法院監督的拍賣程式執行。
若出售交易適時達成一致,其將代替獨立重整計劃被執行。
於上述兩個方案項下,GNC仍保持正常經營,但公司理解美國破產法項下,所有債權人在重整期間原則上都不得自行透過法律程式主張債權,最終清償情況將視重整方案實施情況而定。
根據GNC的公告,GNC已獲得了部分現有債權人提供的約1.3億美元額外流動性的承諾,其中包括1億美元的DIP融資承諾,以及在獲得必要的貸款人同意後的額外約3000萬美元融資。
根據GNC的公告,GNC的美國破產法第11章程式將由特拉華州美國破產法院審理。
哈藥股份稱,GNC進入美國破產法第11章重整程式後,公司作為優先股股東,償還次序位列普通債權人之後,無法得到優先清償,根據GNC目前公佈的財務資料初步測算,將對本公司的淨資產和淨利潤產生重大影響,具體如下:
1、若GNC可轉換優先股總計20.48億元的投資部分或全部無法收回,將衝減留存收益。
2、若累計1.71億元的應收股利部分或全部無法收回,將計入當期損益。
哈藥股份指出,董事會將責成公司委派到GNC的董事,迅速全面瞭解GNC申請重整的實際情況並及時向公司董事會及管理層進行彙報;
責成公司委派到GNC的董事,根據美國法律、GNC組織性檔案及協議約定,以最大可能維護公司權益、保障股東利益為目標來行使董事權利及一切其他可行方案。
持續下滑的業績以及高企的債務雙重因素影響之下,GNC公司市值已嚴重縮水。2013年12月,GNC公司的股價為56美元/股,處於歷史高位。隨後便一路下滑。目前GNC公司的股價已不足1美元/股。
當年哈藥如何成為其大股東?
資料顯示,GNC公司成立於1935年,於2011年4月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曾被連續二十年被評選為美國第一的營養品專業零售品牌。主要產品有維他命、礦物質、草本保健品、運動營養品、減肥產品等等。
自2013年之後,GNC公司的業績便開始走下坡路。2013年至2015年,GNC公司雖然每年的淨利潤保持在15億元左右,但增長幅度已顯疲態。Wind資料顯示,GNC公司2013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0.34%,較2012年81.51%的增長幅度遜色不少。2014年、2015年,GNC公司2014年、2015年的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3.45%、14.29%。
自2016年之後,GNC公司曾經年淨利潤15億元的高光時刻不再,甚至一度陷於鉅額虧損泥淖。但據彼時外媒報道,GNC公司業績不佳與美國本土相關供應市場比重下降有關:消費者逐漸將目光轉向有機食品,而非製成能量補充劑。
而國內的哈藥股份,近年來發展並不如人意,2017年~2019年公司歸母淨利潤連續三年下降。
2018年,中信資本為哈藥集團引進了美國知名的保健品企業——GNC,為人所熟知的“安利”,正是GNC旗下的直銷品牌。哈藥集團希望透過投資GNC來充實自己的產品線,畢竟投資了GNC的話,那GNC的成績就可以算作是哈藥的成績,還能進一步說服投資人。
2018年2月13日,哈藥股份控股股東哈藥集團與健安喜簽訂了購買協議。哈藥集團擬以現金2.99億美元認購其發行29.99萬股優先股。優先股轉換為在外普通股後,哈藥集團將持有GNC40.1%的股權,從而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哈藥集團安排哈藥股份為此項交易的實施主體。
但根據當時資訊,健安喜的經營成績並不討喜。其在2016和2017年分別虧損2.86億美元和1.49億美元,且同期所有者權益合計為負值。儘管如此,哈藥股份彼時認為,收購健安喜可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豐富產品線,在獲取固定收益的同時,助力公司快速成為中國膳食補充劑及保健品行業領軍企業。
就連上交所都緊急發出問詢函,要求哈藥集團說明為什麼要花費巨資來收購一家虧損的海外企業。
對於投資健安喜的行為,不少業內人士持消極態度。例如,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史立臣認為,哈藥股份在保健品領域不具備優勢,貿然大筆資金投資一個持續虧損的專案是一種戰略失誤。另一方面,在中國醫藥變革大潮中,企業沒有抓住政策利好,壯大主業,也錯失了發展機會。另外,權健事件之後,國內保健品市場也不樂觀。中潤醫藥有限公司MAH總監、醫藥研發及併購專家張超也提出,海外市場風高浪險,沒有國際海域的駕馭能力,盲目操作,冒險出海,損失亦屬必然。此外,不少股民也股吧中表達了質疑。
哈藥股份日子不好過
1993年,哈藥集團在上交所上市,是全國醫藥行業首家上市公司,也是黑龍江省第一家上市公司。可以說,哈藥集團在A股市場上屬於最早期的公司之一。但時至今日,哈藥集團早已風光不再。
一年超過30億元廣告費的“哈藥模式”,的確讓哈藥集團在短時間內將知名度打響,2010年以前成為了哈藥集團無比緬懷的黃金時期。淨利潤從2005年的4.56億元開始增長,2010年達到了11.3億元的巔峰。同時,2010年哈藥營收高達125.35億元,“哈藥模式”一時風光無限。
但這樣的套路註定無法長久。
哈藥最知名的就是廣告營銷。但近年來國家對藥品的宣傳管理越來越嚴格規範,企業很難再如從前一般宣傳,存在影響力減弱的問題。
儘管近幾年的電視廣告在減少,企業的銷售費用還是不低,這也削弱了企業的盈利能力。2017年至2019年,企業銷售費用為7.61億元、6.2億元、8.61億元,但同期的研發費用為1.42億、1.37億和1.25億元。因此,也有行業人士提出,哈藥股份太忽視研發、新產品更不上,企業吃老本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在企業經營壓力下,哈藥股份的人事變動也十分頻繁。6月10日,企業公告稱,副總經理高磊因個人原因申請辭職。2019年財報顯示,高磊稅前薪酬為140萬元,未持有公司股份。
除了高磊,半年內,企業已連續有三名副總經理辭職。3月31日,副總經理魏雙瑩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而在2019年底,另一位副總經理周行也因個人原因辭職。
2016年至2019年,哈藥股份實現營收141.27億元、120.18億元、108.14億元、118.25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88億元、4.07億元、3.46億元和0.56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企業營收為25.11億元、歸母淨利潤虧損1.87億元。
對於業績下滑,有行業人士戲稱,哈藥股份近年非常準地踩中了醫改中的各種“雷”。首先,抗生素限用政策給抗生素生產企業帶來挑戰,但哈藥股份恰恰是一家抗感染產品佔比巨大的企業。其次,慎用中藥注射劑的大環境下,中藥板塊下多款中藥注射劑銷售勢必承壓。接著,帶量採購下,企業的生物製劑類等產品卻鮮有中標。此外,“兩票制”、藥品零加成政策下,企業零售、醫藥商業也出現發展瓶頸。
曾經,“大面積廣告轟炸 明星代言”的哈藥模式,因為發財速度見效快吸引了無數藥企效仿。
但“哈藥模式”忽視研發和產品差異化,用燒錢營銷以維持營收,而一旦降低營銷費用,公司業績就會立刻下降。
這是一個恐怖的困境:燒錢鋪廣告遲早會死,但不燒錢會立刻死。
近年來隨著廣告營銷模式效果越來越差,忽視研發的哈藥股份嚐到苦果。
2017年至2019年,哈藥股份研發費用分別為1.42億、1.37億和1.25億元,逐年下滑。近期股價屢創新高的恆瑞醫藥,同期研發費用分別為17.59億、26.7億和38.96億元。
此外,哈藥股份2019年的銷售費用為8.6億元,同比增加39%。
網友評論
END
欲入讀者群,請加小助手
融中熱搜
GP觀察
人物
達公司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