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柯達股價狂飆!膠捲老字號進軍制藥業能否“起死回生”?

由 欽慶敏 釋出於 財經

曾陷入破產陰霾的昔日膠捲大王柯達還“活著”?

你沒看錯。美國時間7月28日,柯達表示已獲得美國聯邦政府7.65億美元的貸款,用於仿製藥生產。訊息一出,柯達股價暴漲。週三美股開盤後不久,柯達股價一路飆升,盤中觸發20次熔斷。本週三個交易日柯達累計上漲1480%,市值暴增13.6億美元,為14.5億美元。

繼富士之後,柯達也要向醫藥領域轉型了。在這個擁有140年曆史的昔日膠捲大王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老字號果真要“起死回生”了?

曾經的膠捲巨頭也能做藥?

據外媒訊息,7月28日,根據《國防生產法案》,伊士曼·柯達公司獲得了7.65億美元的政府貸款,這是柯達首次獲得此類貸款。柯達目前正在準備生產仿製藥的原料,其中包括特朗普總統曾吹噓的能用於治療冠狀病毒的抗瘧疾藥“羥氯喹”。其目的是幫助加快國內治療各種疾病的藥物的生產,減輕美國對外國藥物依賴。

目前,美國人消耗著全球大約40%的仿製藥原料供應,但只有不到10%的仿製藥生產是在美國進行。按照特朗普的說法,“這是將製藥業帶回美國的一個突破。”

不過話說回來,相比專業的藥企,柯達的經驗無疑是差了一大截。特朗普為什麼選擇看起來毫不專業的柯達?美國投行和分析師們直呼看不懂。

在柯達執行長Jim Continenza看來,柯達在化學和先進材料領域100多年的積累及基礎架構讓該公司具備快速啟動並執行的能力。柯達正在進行有效的轉型,隨著時間的推移,該公司的藥品原料生產將佔到其業務的30%至40%。而這次獲得大額政府貸款,對柯達來說無疑是個證明自己的機會,也意味著新生機。

為什麼是柯達?

一家沉寂多年的美國老字號,因疫情走起“救國路線”。

不少人還記得,柯達昔日的輝煌。在中國,曾幾何時,市場上只有一種膠捲,就是柯達。

柯達全稱為伊士曼·柯達公司,由美國發明家喬治·伊士曼創立於1880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州羅切斯特。1884年,喬治·伊士曼發明膠捲獲得專利。1888年,伊士曼公司正式推出了柯達盒式相機,並喊出了最著名的那句口號,“你只需按動快門,剩下的交給我們來做。”

在數字時代來臨之前,柯達曾是全球攝影領域的老大,幾乎壟斷了整個攝影市場。1930年,柯達佔全球攝影器材市場75%的份額,利潤佔這一市場的90%。最鼎盛時期,柯達有14.5萬名員工,1997年2月市值最高達到310億美元。在100多年的時間裡,柯達擁有超過10000項專利。它開發出了全球第一款取得商業成功的彩色膠片克羅姆,橫掃全球市場。1975年,柯達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數碼相機。

“有意思的是,柯達最早發明了數碼攝像,卻沒有把這項技術應用於自身產品。因為柯達高層認為自身已然擁有巨大的市場,更重要的是一旦推廣了數碼攝像,膠捲就沒得賣了,所以它認為不需要這項技術。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膠捲早已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裡銷聲匿跡了。”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常務副院長潘慶中說。

柯達,這個曾經影響了世界的品牌,一度留存在失敗企業案例庫中。由於相機膠捲的銷量下滑,且公司向數字攝影的轉型過慢,柯達在20世紀90年代末便開始陷入財務困境。2004年開始,柯達每年都在虧損。2012年年初,柯達正式申請破產保護,並宣佈停產數碼相機、錄影機、數碼相框等產品。2012年8月,柯達宣佈出售其膠捲、商業掃描器等業務。

潘慶中指出,品牌的塑造離不開不斷的技術進步和創新,同時技術創新要與市場相結合,技術研發是從市場的需求中來,也是為了應用在市場。在創新理念上,品牌應該學習一個俗語:“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還得想著田裡的。”

同樣是膠捲巨頭,富士為什麼結局不同?

然而,同樣是做膠捲的兩大巨頭,柯達在2012年申請破產保護的時候,富士膠片卻成功實現了轉型,將膠片業務佔比降至營收的1%以下,總收入達到250億美元,員工達7.8萬多人。富士的轉型十分徹底,當進軍數碼領域時,它很清楚,數碼業務僅僅是用來緩解轉型期主營業務遭遇重創帶來的衝擊,走多元化道路,持續創新才是正解。富士將沉澱85年的膠捲技術“基因”,成功“移植”到了醫療健康、高效能材料和檔案處理等核心業務,活成了一個跨領域的新巨頭。

從2013年退出破產保護、重新融資上市後,柯達也開始了自己的“跨界”之路。

2015年初,柯達推出了SP360運動攝像機,對標GoPro。但由於當時VR還未受追捧,柯達的技術也不成熟,最終口碑銷量雙撲街。此後,柯達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智慧手機,還嘗試了做藝術雜誌。

2018年初,柯達宣稱將和Wenn Digital合作釋出柯達幣,構想是透過區塊鏈打擊圖片盜版。當時,在區塊鏈被炒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這則訊息也曾令柯達股票“詐屍式”起跳,當日股價翻倍,之後柯達再度沉寂下去。

這一次,並不是柯達第一次進軍制藥行業——1988年,柯達成立了“伊士曼製藥”事業部,並在同年收購了斯特林製藥公司,這也為後來柯達進軍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埋下了伏筆。

20世紀90年代,柯達還參與了阿司匹林等非處方藥的生產。1994年,柯達最終以29.25億的價格將該製藥業務出售給了當時的醫療保健巨頭史克必成公司。

同樣的轉型軌跡,我們也在富士膠片身上看到過。它成功地從精細化學品行業過渡到製藥業。事實上,富士膠片今年也參與到了新冠藥物的研究競爭當中,候選藥物是該公司的抗流感藥物Avigan。

柯達仍遭看衰?

但比起富士,柯達的反應還是慢了。紐約諮詢公司PharmaVantage指出柯達面臨的幾個挑戰。譬如,製藥公司在向美國FDA申請批准新藥上市時,必須指明使用的是哪個原料藥供應商,而FDA可能需要10個月或者更長時間才能批准一個新的供應商,這意味著柯達眼下還沒有直接的原料藥買家;除此之外,柯達還將面臨著海外供應商的激烈價格競爭,雖然美國製藥商可能會更願意與本土原料藥供應商打交道,但這也要取決於價差的具體情況。

然而,在柯達股價暴漲的同時,《福布斯》於週三發表評論文章,列舉三大原因告訴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柯達的財務表現和前景都不佳、市場對仿製藥物成分的需求可能疲軟、柯達公司管理不善的記錄由來已久。

部分內容綜合自:中國基金報、每日經濟新聞、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