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越動盪,美元越堅挺,美元為什麼這麼牛?
正所謂,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在英鎊統治了近百年之後,商品生產增長的幅度遠遠高於黃金生產量的增長幅度,黃金供不應求,其流通性大大削弱。黃金根基被撼動,英鎊這個全球貨幣老大也到了讓位給其他貨幣的時候。
英國這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未曾料到,曾經是自己殖民地之一的美國正迅速崛起,逐漸擠走了自己的“世界第一”寶座。到20世紀中期的時候,美國黃金的人均產量已經是歐洲的兩倍。美國從19世紀末開始的經濟騰飛,要歸功於領土的擴張、人口和收入的快速增長、廣闊的國土蘊藏著大量的能源和礦產品,此外,還有科技水平的迅猛發展。到1913 年,美國黃金的國內市場已經相當於英國、法國和德國的總和。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參戰各國的鉅額戰爭支出和生產停滯,鉅額黃金流入了美國。戰爭結束時,美國已經擁有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黃金。實力和運氣的天平已經開始向美國傾斜。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佔了全球三分之二的黃金儲備。真是風水輪流轉,英國告退,美國獨霸的黃金時代正式拉開帷幕。
在世界經濟中,全球性貨幣至少應具備以下三個特點:能接受;作為一種儲蓄的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不必擔心該貨幣的價值出現嚴重的損失;該貨幣能夠成為一個計量單位或者衡量商品及服務價值的一種手段。
後來,美元作為世界金融體系中心的地位,是建立在佈雷頓森林體系基礎上的。當時,在經歷過災難性的大蕭條、貿易障礙和貨幣管制之後,各國之間的貿易幾近崩潰。於是44個國家的730位代表,在佈雷頓森林鎮簽署了一項協議——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而其他各國貨幣則透過固定的匯率與美元掛鉤,並可按每盎司35美元的官方價格跟美國兌換黃金。
就這樣,美元這個世界上新崛起的超級貨幣的地位,透過世界上主要國家簽署的檔案得到確立。美元無可比擬的優勢在2500年來世界貨幣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美元與黃金掛鉤,事實上是在全球金融系統中確立了美元的全球貨幣地位,而美元也代表了最大的經濟體和最具購買力的貨幣。這麼強大豐厚的戰利品,是美國無法在兩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所能獲得的。
美元在全球所奠定的地位,為生活在20世紀的美國人提供了巨大的益處。對於華盛頓來說,美元作為全球金融體系的“燃料”,能夠讓美國政府以較低的利率出售美國國債,從而降低借貸成本;美國企業收購外國公司可以用較低的價格;美國公民則因為美元的地位,而能享受便宜的汽車和低成本的房屋抵押貸款,還有更低的國外旅行費用。
然而,新的貨幣體系面臨著兩個潛在的制約因素。首先,美國向各國央行保證,他們可以在任何時候以美元兌換黃金。但是,美元的流通量擴張的速度已超過了金礦的開發,這就意味著各國央行持有的美元外匯儲備與美國以美元兌黃金的承諾不再相稱;其次,世界主要國家的匯率高度穩定,這看似不錯,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它們把美元當成主要儲備資金,而美國只有長期出現貿易逆差,才能使美元擴散到世界各地。而長期貿易逆差又勢必會影響人們對美元的信心,引起美元危機。
這真是個進退兩難的矛盾,突發危機也只是時間問題。美聯儲擔心,日益擴大的貿易逆差將導致歐洲盟國懷疑美元兌換黃金的能力。如果這一懷疑變成現實,就將導致各國的銀行擠兌。這樣一來,面臨崩潰的就不僅是美元,還有全球的金融體系。
當然,只要各國央行繼續持有美元儲備而非黃金儲備,這自然也就沒什麼令人擔憂的。比方說歐洲各國央行就非常願意持有美元儲備,這不僅是因為美元的交易費用低於黃金,而且也是因為他們可以賺利息,何樂而不為?
冷戰時期,為了拉攏歐洲各國組成同盟國,美國樂得讓歐洲各國央行賺點利息。說穿了,這都是受利益驅使。美國政府輸出美元的真實意圖,是為美國公司在海外擴張創造新的前哨基地,是為美國產品開啟海外市場作打算。隨著美國與蘇聯之間的關係趨於緊張,西歐的經濟復甦將促使該地區較少受蘇聯的影響。於是從1947年起,為“幫助”歐洲恢復經濟,華盛頓開始實施“馬歇爾計劃6”(即“歐洲復興計劃”)。
尼克松總統上臺後,面對日益擴大的貿易逆差,將政府目標確定為說服歐洲盟國重估其貨幣兌美元的匯率,以幫助美國提高出口地位,縮小美國的貿易逆差。當任財政部長約翰·康納利是個雷厲風行的強硬派,與其說他公開發表的言論是說服歐洲,倒不如說他是在強行對歐洲施壓。當時,他對歐洲盟國丟下了那句名言——“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
康納利有他強硬的理由,他明白如果歐洲盟國希望繼續得到美國對他們的軍事支援,那麼他們就沒有別的路可走。在冷戰時期,被美國的霸氣所鎮住的歐洲各國面對巨大的貿易收支逆差,只好調整本國貨幣兌美元的價值,忍受打落牙齒往肚裡咽的屈辱。這種局面維持了一段時間,最後忍無可忍的歐洲各國決定撕破臉皮不再跟美國講情面。
到了1970年,美國的黃金覆蓋率在世界各國央行急劇下降至22%,跌幅超過50%。“美元過剩”的危機終於出現,貿易收支逆差又開始膨脹,蠶食了歐洲對美元的信心。各國因此紛紛拋棄美元,按35美元一盎司兌換黃金,使美國黃金大量外流。
1971年8月,為了使美國擺脫經濟困境,尼克松政府宣佈放棄美元“金本位制”,這一舉措被稱作“新經濟政策”。可從古至今,還沒有哪一種貨幣像美元那樣,能永久地脫離金銀或其他任何有形資產的抵押而流行於世。唯一支撐美元的是脆弱的抽象的東西,那就是人們對美元的信心。這種信心是來自於人們相信美國政府有能力和意願兌現所有美元。不幸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因越南戰爭產生的龐大費用,迫使美聯儲過多地發行美元,以支付累積的債務。這一策略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以美元兌換黃金的前景變得越來越模糊。
那時,美國通脹率超過了5%,削弱了美元的幣值,外匯交易員狂拋美元。那時美國支援美元價值的唯一手段,就像今天一樣,是向國外出售美國國債。由於美國國債是由美國政府提供擔保,因此它被廣泛地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資。私人投資者將它視為“無風險”投資,而且認為它具有高度流動性,在債券市場上極其容易被大量買賣。
但是外國政府不願意投資美國國債,因為如果通貨膨脹率超過了債券所產生的利率,那麼所有的投資回報都將被通貨膨脹率吞噬掉。
這種情況在20世紀70年代時有發生。當時,美國國債支付的利率是11%,而通貨膨脹率卻高達13%時,購買債券就將損失2%的回報,這顯然阻止了外國資金投入到美元資產中。國外買家止步不前,使美元的價值進一步下跌,從而形成了惡性迴圈。美元告急!失去黃金支撐的美元開始迅速貶值。為了重建世界對美元的信心,美國必須找到一種能有效影響其價格的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