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辦的服貿會上,不少參展金融機構亮出了自家金融科技特色。走進中行展區,科技元素隨處可見。LED影片、拼接觸控屏、多媒體互動、VR展示等方式穿插其中。在專門設定的體驗專區,E融匯、中銀慧投等產品為傳統銀行服務賦予了網路化、智慧化“基因”。郵儲銀行“郵儲生活”APP也在此次展覽中正式亮相。作為該行重點打造融通線上線下的場景生態,該APP將與郵儲銀行手機銀行一起滿足客戶“金融+生活”需求。
毫無疑問,金融服務與金融產品已被科技改變,其中包括與大家息息相關的理財服務。近年來,隨著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高新技術日新月異,傳統金融服務已無法滿足大眾理財需求,必須藉助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手段,推進傳統理財業務和產品加速變革,從而提升理財服務便利性與滿意度。
讓理財多點科技感,是為構建金融機構長久競爭力。在時代浪潮下,大多數金融機構已主動擁抱科技,開展產品創新,提升客戶體驗,部分“早鳥”更搶先嚐到了“金融與科技”融合帶來的先發優勢。尤其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研發起步早、技術積累厚的金融機構透過成熟線上技術成功實現理財服務不斷線,並藉此機會探索新的應用場景,助力理財業務取得新突破。
讓理財多點科技感,更是為讓投資者獲得更多財富增值。理財是一件非常“個性化”行為,投資者風險偏好不同,投資技能也千差萬別。這就意味著,金融機構應當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尋求智慧化發展,打造更為專業化的投資體系,真正構建“千人千面”的精準家庭財富畫像。
對金融機構而言,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要借力金融科技,幫助投資者深挖財富管理需求,使其準確認識到不同投資階段的差異化理財重點,打造與之相匹配的個性化理財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在與投資者交流過程中,還要幫助投資者形成理性健康投資觀念,透過模擬交易系統等新技術,強化其對金融產品、金融機構的風險理解,幫助投資者走出只關注收益而忽視風險的“誤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錢箐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