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業績解讀|三大市場集體下滑 戴姆勒突圍戰略更顯激進
本文由騰訊新聞與出行財經聯合出品,首發騰訊新聞,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第二季財報釋出後,戴姆勒集團的股票一度上漲6%。儘管近幾個月累積的業務虧損在年底前無法恢復,但其面對困難時的激進戰略獲得了認同。
日前,戴姆勒股份公司釋出了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需求萎縮,公司二季度虧損19.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5億元),今年上半年淨虧損1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38億元)。
財報顯示,上半年戴姆勒共銷售汽車118.6萬輛,同比減少26%;實現經營收入674億歐元,同比減少18%。二季度,戴姆勒公司汽車銷量同比下降34%,從去年同期的82.2萬輛降至54.2萬輛;二季度總營收為301.84億歐元,同比下降29%;二季度息稅前虧損為16.8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37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8%;淨虧損為19.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5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53%。
在因為柴油門事件而遭遇十年來最差業績之後,戴姆勒又因為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而出現了十年間最大的季度虧損。鉅額虧損當前,戴姆勒一邊節衣縮食,延續自去年起的精簡成本戰略,一邊又保持投資力度,大力進行轉型佈局。
相比同樣受到疫情影響而出現大幅虧損的車企來說,賓士面對盈利困境時的戰略更為激進:即大進大出,而並非單方面的節省。
《出行財經》認為,這是戴姆勒公司對其於2019年11月14日在倫敦的資本市場日(Capital Market Day)上提出的新的可持續經營戰略的延續,也是戴姆勒公司步履不停的表現。
銷量下滑,戴姆勒的盈利困境
財報顯示,上半年戴姆勒共銷售汽車118.6萬輛,同比減少26%;二季度,戴姆勒公司汽車銷量同比下降34%,從去年同期的82.2萬輛降至54.2萬輛.
其中,梅賽德斯-賓士乘用車和商務車部門的銷量為48.08萬輛,同比下滑30%;調整後的息稅前虧損為2.84億歐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轉盈為虧;調整後的銷售回報率為-1.5%。
戴姆勒卡車和客車業務部門的二季度銷量為6.1萬輛,同比下滑55%;調整後的息稅前虧損為 7.47億歐元;調整後的銷售回報率為-12.0%。
作為戴姆勒最主要的業務板塊,汽車業務的銷量銳減直接導致了盈利困境的出現。據瞭解,梅賽德斯-賓士乘用車及廂式貨車上半年全球銷售額同比下滑15%,經調整後息稅前利潤同比銳減87%。此外,公司新興的移動出行業務板塊也受到疫情衝擊,上半年收入同比減少16%,經調整後息稅前利潤同比下滑62%。
疫情在世界範圍內的擴散導致各大車企都出現了高額的經營成本支出,戴姆勒公司也不例外。由於疫情流行和相關封鎖政策減緩了世界各地的經濟活動,戴姆勒公司在今年3月、4月和5月暫停了生產,並採取短時工作制進行應對。
長時間的停工停產除了經營成本上的消耗以外,還對公司的產銷產生了不良影響。但對眾多車企而言,更重要的影響因素還是疫情氾濫後世界範圍內需求的急劇下滑。
據瞭解,今年上半年戴姆勒公司在歐洲、亞太和北美三大區域市場同比全部為負增長。其中,亞太區得益於中國市場的良好表現,跌幅有所收窄。
中國也是戴姆勒全球唯一正增長的單一市場。上半年賓士在華銷量為346,067臺,同比增長0.4%,奪得中國市場豪華品牌半程銷量冠軍。資料顯示,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後的第二個季度,賓士在華出售新車銷量達20.7萬輛,同比增幅達21.6%。
但單一市場的回暖仍然難以扭轉世界範圍內的銷量下跌。今年二季度,戴姆勒公司以同比銷量減少28萬輛,銷量同比下跌34%的成績,造成了超百億人民幣的虧損局面。對此,戴姆勒公司CEO康林松表示:“儘管中國市場出現反彈,但近幾個月累積的業務虧損在年底前無法恢復,因此需要採取更多的措施來進一步削減成本。”
由於第二季財報業績好於預期,在公告發布後,戴姆勒集團的股票一度上漲6%。戴姆勒集團表示,若經濟持續復甦,集團的息稅前利潤以及工業業務現金流將扭負為正,有望實現盈利,但仍將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關閉工廠,增加裁員,戴姆勒的降本增效計劃
2019年11月14日,戴姆勒公司在倫敦的資本市場日(Capital Market Day)上提出了了新的可持續經營戰略。該戰略重點闡釋了戴姆勒公司未來三年內在各個領域可能遭遇的困境和挑戰,並對此給出了相應的對策。總的來說,該戰略聚焦於兩點:一是增加在減碳方面的投入;二是精簡公司結構,縮減成本。
去年11月1日,戴姆勒正式開始啟動新的公司架構。在新的架構中戴姆勒公司被拆分為三個獨立的法律實體,包括梅賽德斯–賓士公司、戴姆勒卡車公司以及戴姆勒移動出行公司。
而在人員配置上,康林松表示將在2022年底前裁剪部分管理機構和非主營業務機構的工作人員,裁員數量至少為1萬人。並希望透過該措施節省超過10億歐元(約77億人民幣)。值得注意的是,戴姆勒方面已經明確表示將在全球範圍內裁減1100個領導職位,約佔管理層人員的10%。
疫情當前,戴姆勒公司繼續延續去年的降本增效戰略,並有了進一步的舉動。7月22日,《經理人雜誌》(Manager Magazin)援引內部知情人士訊息稱,戴姆勒的成本削減方案進一步擴大,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3萬多人,以降低22%的固定成本支出。
康林松此前曾表示,為了應對疫情對經濟所造成的影響,各家制造商進一步深化重組,重組力度超過了疫情前的預期。疫情之後,行業將面臨更殘酷的現實,企業將需要大幅減薪,戴姆勒高管的減薪幅度將超過普通工人。康林松強調,為了保護戴姆勒的財務狀況以及保障對未來技術的鉅額投資能夠順利進行,這些調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此外,康林松還計劃關閉公司位於墨西哥、巴西和南非的工廠,位於德國的發動機、變速箱等工廠產能也將降低。同時,戴姆勒公司表示計劃出售位於法國的漢巴赫工廠,將原本計劃在該工廠生產的smart車型轉移到中國工廠生產。
在全球車市受到疫情帶來的需求下降的重創之下,戴姆勒公司進一步強化了此前制定的將本增效戰略,以更大力度的裁員降薪、關閉工廠等措施來削減成本,減少支出,為公司贏取更多的流動資金儲備。
此外,同時,戴姆勒還與多家銀行機構達成近120億歐元的信貸額度協議,以維持企業接下來的發展運營。
步履不停:保持投資力度
雖然為了維持良好的資金狀況,戴姆勒公司實施了大規模的調整,但對於未來的戰略發展,康林松卻表示戴姆勒公司在電氣化和數字化領域的投資不會減少。
今年4月,戴姆勒公司宣佈由於製造氫動力汽車成本過高,決定終止其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的後續研發,並集中注意力將目光放在電動車領域。
進入2020年,戴姆勒公司在電動化領域的佈局進一步加快,這一點在其對中國市場的佈局尤為明顯。
今年7月,戴姆勒宣佈梅賽德斯-賓士與中國動力電池電芯製造商孚能科技達成深化戰略合作協議,併入股孚能科技約3%的股份。
協議的關鍵內容包括開展高新電芯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並大力提升成本競爭力,技術重點。包括透過提高能量密度、縮短充電時間來實現續駛里程的大幅提升。這項合作協議將保障梅賽德斯-賓士在電動化戰略程序中的動力電池電芯供應,而孚能科技則可以確保其計劃內的產能建設。此外,根據協議安排,為滿足德國梅賽德斯-賓士工廠在未來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孚能科技將在德國東部位元菲爾德-沃爾芬建造一座動力電池電芯工廠。
除此之外,賓士與吉利的合資公司也有了新的訊息。
7月27日,吉利控股集團、戴姆勒旗下梅賽德斯-賓士股份公司聯合組建的smart全球合資公司在中國寧波杭州灣正式註冊,命名“智馬達汽車有限公司(smart)”。
相關資訊顯示,吉利賓士合資的智馬達汽車有限公司(smart)註冊資金54億元人民幣,吉利和賓士雙方將各出資27億元人民幣,賓士主要以smart品牌出資的形式獲取相應股份。雙方將smart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高階電動智慧汽車品牌。據瞭解,首款車型將在中國全新工廠生產,預計2022年開始投放市場並銷往全球。
與此同時,雙方在歐洲共同成立了smart歐洲有限公司,將負責smart未來在歐洲市場的供貨、銷售和售後服務。
由於原計劃生產smart車型的位於法國的戴姆勒漢巴赫工廠將被出售,因此smart電動汽車的生產製造將在中國,但新合資公司的產品將不僅限於中國,還包括歐洲市場。
此外,今年6月,在戴姆勒公司宣佈暫停其與寶馬公司在自動駕駛技術的專案合作研發之後,賓士牽手英偉達,雙方計劃在自動駕駛領域相互協作以實現智慧駕駛功能的量產化目標。
在延續降本增效戰略的同時,戴姆勒公司加大了在電動化領域的佈局以更早地迎來公司轉型。在2020年,戴姆勒預計推出5款純電動車型和20多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以增強其在新能源領域的產品佈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