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了“類借殼”也錯失了良機 紫光學大“兩步走”後能否重生?

避開了“類借殼”也錯失了良機 紫光學大“兩步走”後能否重生?

  將學大教育證券化4年後,創始人金鑫終於有望拿到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可惜市場並不買賬,訊息釋出當日,紫光學大吃到一個結結實實的跌停。

  這也怨不得市場。對金鑫來說,將資產賣給上市公司並在4年後才宣佈掌舵的操作,雖已完全不會觸發借殼紅線,甚至不會引發市場關於“類借殼”的猜測,但對學大教育而言,裝入上市公司後,在沒有創始人全面掌舵的情況下,表現得非常普通,已被競爭對手遠遠甩開。

  早早完成私有化並登陸A股,學大教育可謂“起了個大早”,可時至今日能否“趕上個晚集”,就看金鑫重新掌舵後的表現了。

  創始人4年後重新掌舵

  紫光學大7月22日釋出定增預案,擬發行不超過2885.85萬股股份,募集不超過11億元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用於教學網點建設、教學網點改造最佳化、OMO線上教育平臺建設專案,並償還股東紫光卓遠借款。

  其中,金鑫控制的晉豐文化擬認購股票數量不低於定增發行數量的10%且不超過45%。以發行數量上限計算,發行完成後,金鑫將透過晉豐文化間接持有紫光學大2.31%至10.38%的股份,透過天津安特間接持有8.47%股份,透過椰林灣間接持有9.95%股份,合計持有紫光學大20.73%至28.80%的股份。

  交易完成後,金鑫將對公司董事會進行調整,另一重要股東紫光集團及其相關方也承諾支援,紫光學大將完成“易主”,金鑫正式上位。

  需要注意的是,金鑫並非外人。早在2010年11月,金鑫就帶領學大教育登陸紐交所。此後,學大教育從美股私有化,最終在2016年7月以23億元的價格裝入A股上市公司銀潤投資,後者因此更名為“紫光學大”。

  出於種種原因,彼時的交易並未採取常見的發行股份收購資產方式,而是直接使用現金購買。因此,金鑫僅擔任上市公司的總裁、副董事長,而沒有透過持有股份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不過,考慮到同時裝入大額資產並完成易主,彼時很有可能觸發借殼,以現金購買或許是交易各方精心設計的“迂迴”之舉。

  如今,金鑫將透過參與定增成為紫光學大的實際控制人,此前掌舵數年的紫光集團也願意放手,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視為4年前收購的後手,即一次可能觸發借殼的交易,分成兩步走。特別是在2019年,重組新規鬆綁,將借殼認定視窗期縮短至36個月,使得“兩步走”策略徹底無需擔心觸發借殼紅線。特別是今年5月,金鑫攜天津安特、椰林灣捲土重來,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為此次易主作了鋪墊。

  錯過快速發展機遇期

  等待了4年,“躲”過了“類借殼”,真的是交易各方有意為之嗎?

  收購學大教育後,金鑫曾擔任上市公司的副董事長,但僅幾個月後,便辭去上市公司相關職務。沒有了創始人的掌舵,裝入學大教育的紫光學大也沒能交出一份優秀答卷。

  資料顯示,學大教育屬於K12教培細分領域,產品包括個性化一對一、個性化小班組課、國際教育等。在投資者眼中,K12教培可謂非常優質的賽道,產品需求旺盛,且對價格不敏感。過去幾年,與學大教育同屬一個賽道的好未來表現搶眼,在美股市場備受追捧,2015年至今累計漲幅約15倍。反觀紫光學大,2017至2019年分別實現營收28.12億元、28.93億元、29.92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438.09萬元、1295.08萬元和1386.5萬元。

  從某種角度來看,握有一手好牌的紫光學大,幾乎錯過了過去幾年的飛速發展期,唯一能被市場記住的,也就是實際控制人變來變去、資本運作不斷。2016年1月,紫光系入主,清華控股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2018年8月,紫光系宣佈有意轉讓所持股權,蘇州高新和海南聯合或將入主;2018年10月,蘇州高新和海南聯合退出,深投控登場,可到了2019年8月,與深投控的交易也宣告終止;今年6月,由於金鑫控制的天津安特及其一致行動人椰林灣持股比例提升,紫光學大變為無實際控制人。在此過程中,紫光學大還一度打算賣殼給天山鋁業,但最終也未能成行。

  如今,金鑫捲土重來,並將正式掌舵紫光學大,能否將上市公司帶出泥潭,交出亮眼業績?在教培產業紛紛“上線”的大趨勢下,要想涅槃重生並非易事。受疫情影響,大量線下教育無法開展,紫光學大的業務也受到影響。同時,線上教育的重要性被市場認可,但這對深耕線下市場多年的公司來說,是幾乎全新的賽道,機會很大,但也充滿挑戰。

  紫光學大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11億元的募投資金中,有1億元用於OMO線上教育平臺建設專案。不過,公司也表示,學生在經歷了線上教育審美疲勞、效果低於預期之後,線下機構有望在復課後迎來大批報名。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868 字。

轉載請註明: 避開了“類借殼”也錯失了良機 紫光學大“兩步走”後能否重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