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要聞
1、公佈工業經濟效益月度報告
5月27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將公佈工業經濟效益月度報告。
此前資料顯示,今年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814.5億元,同比下降36.7%,降幅比1-2月份收窄1.6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706.6億元,同比下降34.9%。
2、公佈5月中國採購經理指數(PMI)
5月31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將公佈中國採購經理指數月度報告。此前資料顯示,4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8%,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2%,比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
招商證券研究團隊預測,5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1%,較4月有所下調。
3、本週無逆回購資金到期
本週央行公開市場無正回購、逆回購和央票等到期。上週央行未進行逆回購操作,因上週無逆回購到期,故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中信固收表示,4月份以來貨幣政策偏於謹慎,沒有更多因素推動LPR報價下行,在今年已經實現30bp下行幅度後,5月LPR報價維持不變。貨幣政策最寬鬆的時點已過,後續將從總量寬鬆逐步轉向結構性調整的方向,寬鬆的力度和節奏相對收斂。
4、29家公司披露2019年年報
根據滬深交易所定期報告預披露時間安排,本週將有29家公司披露2019年年報,其中22家進行了業績預告,包括3家預增,4家預減,6家續虧,7家首虧,1家扭虧,1家略減。
愛迪爾和三力士去年淨利潤預增,而吉林森工、恆泰艾普、眾應互聯、合眾思壯、方正科技、東旭藍天、ST摩登等7家公司公佈首虧。
5、英國首相將於本週一舉行內閣會議
英國首相約翰遜將於本週一舉行內閣會議,討論如何開始逐漸放開部分產業的限制。
本週限售股解禁
本週(5月25日-5月29日)共有88家公司限售股陸續解禁,合計解禁量24.23億股,按5月22日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為221.27億元,較上週解禁市值296.05億元下降25.26%。
從解禁市值來看,5月25日是解禁高峰期,42家公司解禁市值合計110億元,佔本週解禁規模49.72%。按5月22日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居前三位的是:萬達電影(31.69億元)、中國重工(29.38億元)、浙商銀行(19.35億元)。從個股的解禁量看,解禁股數居前三位的是:中國重工(7.18億股)、浙商銀行(4.82億股)、永創智慧(2.16億股)。
從解禁股份型別來看,掛牌原股東限售股份有27家,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有27家,股權激勵限售股份有11家,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有10家,其他型別有5家,股權激勵一般股份有1家,首發一般股份,首發機構配售股份有1家,掛牌原股東限售股份,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有1家。
本週限售股解禁一覽
本週新股日曆
本週共有6只新股申購,分別為浙礦股份、浙江力諾、松井股份、燕麥科技、博彙股份、天合光能。
其中,浙礦股份將於5月26日(本週二)起進行網上申購,申購程式碼為300837;浙江力諾、松井股份、燕麥科技、博彙股份將於5月27日(本週三)起進行網上申購,申購程式碼分別為300838、787157、787312、300839;天合光能將於5月29日(本週五)起進行網上申購,申購程式碼為787599。
機構看後市
中金:堅持“純內需”與“進口替代”
中金公司表示,市場估值依然偏低,後續對A股走勢不必過於悲觀。操作上堅持“純內需”與“進口替代”方向。
東吳證券:建議關注新老基建、汽車和地產
東吳證券認為,長期來看,隨著中國宏觀經濟資料邊際走強、寬鬆政策持續落地,市場將重新回到“資料強、政策松”的第一階段,後續市場仍具備上漲空間和動力。配置上,結合當前的行業景氣度和近期系列穩內需政策,建議重點關注作為逆週期抓手的純內需標的,基建投資與汽車是啟動冰封經濟的相對可靠的抓手,關注新老基建、汽車和地產,老基建中重點關注建材、化工、機械等部分中游產品。
光大證券:北上資金持續流入反映外資對A股信心
從陸股通十大活躍個股行業分佈來看,上週電子、機械和醫藥行業股票較為受外資青睞,而農林牧漁、食品飲料和消費者服務行業股票則被外資大量賣出,北上資金的持續流入反映出了外資對於A股未來行情發展的信心。
華西證券:把握生豬養殖以及種植產業鏈
華西證券在最新研報中解讀稱,今年全國兩會對我國農業重大問題進行了部署,部分企業有望受益,建議把握生豬養殖板塊以及種植產業鏈兩條投資主線。
萬聯證券:長期看好軍工行業
萬聯證券分析師王思敏也認為,軍工集團再次啟動資產證券化,有助於最佳化提升上市公司經營效率,增強國際競爭力。另外,軍民融合程度加深、市場範圍逐漸擴大,多項改革紅利將釋放,行業景氣度不斷提高,長期看好軍工行業的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