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窮六絕”未必應驗機構建議著眼業績確定性
原標題:“五窮六絕”未必應驗機構建議著眼業績確定性
過去10年A股三大股指6月漲跌幅統計
本週一,A股迎來6月的首個交易日。雖有“五窮六絕”之說,但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滬指震盪微跌,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數則小幅上漲,“五窮”並未應驗。從近年來的歷史資料看,A股市場在6月也是漲多跌少。
展望今年6月行情,機構建議投資者著眼於業績,把握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
過去4年A股6月漲多跌少
Wind統計顯示,過去10年中,滬指在6月出現上漲和下跌的次數各有5次。且近4年,A股三大主要指數在6月有3次是上漲的。
上證指數方面,Wind資料顯示,過去10年,上證指數6月上漲次數共5次,其中2019年漲幅最大,達2.77%;同期下跌次數5次,其中2013年跌幅最大,達13.97%。
深證成指方面,過去10年,6月上漲次數共4次,其中2017年漲幅最大,達6.74%;同期下跌次數6次,其中2013年跌幅最大,達16.89%。創業板指數方面,過去10年,6月上漲次數共4次,其中2014年漲幅最大,達6.57%;同期下跌次數6次,其中2015年跌幅最大,達19.31%。
投資者為何會存在“五窮六絕”的市場感知?
開源證券分析認為,流動性收緊與風險偏好下降是背後的主因。
比如,金融機構在季末對資金的需求比較旺盛,從而帶來了資金價格在季末規律性上升的現象。這可能導致部分增量資金在5、6月傾向於撤出權益市場,而其他增量資金如個人投資者在此時也未出現大規模進入,導致市場流動性整體趨於“縮量博弈”。
同時,“五窮六絕”也伴隨著5、6月風險溢價的快速攀升。開源證券認為,5、6月市場通常缺少政策面的利好,有“均值迴歸”壓力;歷史上,5、6月曾出現過一些“黑天鵝”事件,對市場的影響更為顯著。
對於今年的情況,開源證券表示,考慮到下階段總體寬裕的流動性水平和仍在高位的風險溢價水平,市場出現大幅度調整的機率並不大。
機構:應著眼業績確定性
光大證券策略團隊認為,6月份回撥風險可控,且當前市場估值還略有低估。
近期,有些回撥風險在壓制投資者情緒,但中長期看,市場主要反映的是企業創造貨幣化盈利的能力,外部壓力越大,內部政策對沖的邏輯也就越順暢,市場創新低的機率較低。
從估值角度看,目前A股市值/M2為27.4%,其歷史估值分位為38.3%,A股略有低估。同時,近期政策大幅收緊的可能性較低,因而,超預期因素所引發的短期回撥意味著市場價效比進一步提升,投資者無需過於擔憂。
光大證券建議投資者著眼於業績,把握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具體來看,消費品板塊業績確定性強,但估值已在高位,面臨一定調整壓力,建議投資者從“護城河”角度精選個股。週期股和可選消費方面,估值不高的汽車股、業績相對確定的小家電等,仍存在估值修復的機會。此外,科創“補短板”仍是中期行業配置的主線。
資金面上,6月19日收盤後,富時羅素會將A股在其旗艦指數的權重提升至25%。浙商證券表示,從歷次指數擴容生效日當天北向資金淨流入金額與生效日前30天日均流入金額差值來看,預計此次調整將帶來約150億元至200億元的被動資金。
外資持續偏好消費類藍籌,疊加外圍擾動因素導致風險偏好較低,以及促消費相關政策的出臺,浙商證券認為,驅動必需消費品行情的因素在6月依舊存在。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