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闖科創板 新“募資王”上位在即

國內晶片巨頭中芯國際回A在即。

近日,中芯國際積體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下稱“中芯國際”)遞交申報稿,申請在科創板上市。這也意味著,在“官宣”回A後一個月,中芯國際的這場上市之旅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本次保薦陣容也頗為壯觀。除了海通證券和中金公司為聯席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外,還有國泰君安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國開證券、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4家券商擔任中芯國際的聯席主承銷商。

申報稿顯示,公司本次初始發行的股票數量不超過16.86億股,不超過初始發行後股份總數的25%;股份發行上,保薦機構還可就不超過初始發行人民幣股份數量的15%向投資者進行超額配售。

受此訊息影響,港股中芯國際股價漲勢良好,從申報稿披露前的不足17港元,漲至6月5日收盤時的19.7港元,漲幅超過10%,總市值為1089.09億港元。

一位資深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按照科創板如今的發審速度來看,中芯國際最快有望將於今年8月中下旬進入提交註冊環節。

科創板“募資王”?

根據披露,截至2019年12月底,中芯國際的第一大股東大唐香港持股比例為17%,第二大股東鑫芯香港持股比例為15.76%,公司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公開資訊顯示,大唐香港的實際控制人為中國資訊通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鑫芯香港成立於2015年,為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全資持有的企業。

就在今年5月,國家大基金二期和上海積體電路基金二期宣佈分別向中芯國際子公司中芯南方注資15億美元、7.5億美元。注資完成後,中芯南方的註冊資本將由35億美元增加至65億美元。

記者注意到,中芯國際此前釋出公告稱,大唐及國家積體電路基金將不會行使有關人民幣股份發行的優先認購權,其聯屬公司正在考慮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參與本次發行。據悉,設立優先認購權的目的是在公司有擴大總股本的融資行為時保障現有股東的持股比例和權益不被攤薄。

對此,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記者表示,“這一方面說明原股東希望給予市場更公平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說明原股東對中芯國際在科創板上市的信心,希望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可以獲得更多發行價的配售。”

此外,中芯國際擬在上交所科創板發行的股票面值為0.004美元,並以人民幣為股票交易幣種進行交易。

至於為何採用美元作為面值幣種,中芯國際表示,作為一家設立於開曼群島並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紅籌企業,公司可以以美元作為面值幣種;現行《香港上市規則》亦並未對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公司所發行股票的每股面值幣種作出任何實質性的規定或限制。

此次申請科創板上市,中芯國際擬募集資金200億元,擬將其中的40%用於12英寸晶片SN1專案,20%用於公司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專案的儲備資金,以及40%將用作補充流動資金。其中的12英寸晶片SN1專案指的是此前耗資建設的兩大晶圓廠之一的中芯南方,此晶圓廠系公司14奈米及未來先進工藝的主要生產地。

從募集資金上來看,若未來成功上市,中芯國際或將打破中國通號的募資額,成為科創板新一代的“募資王”,也成為繼華潤微後科創板的又一家紅籌股。

扣非後淨利虧損

據介紹,成立於2000年,總部位於上海的中芯國際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積體電路晶圓代工企業,建有一座300mm晶圓廠和一座200mm超大晶圓廠,主要為客戶提供0.35微米到28奈米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

根據申報稿,2017年-2019年,中芯國際實現營業收入213.9億元、230.17億元、220.18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12.45億元、7.47億元、17.94億元。積體電路晶圓代工系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5.94%、89.3%、93.12%。

從2019年的技術銷售構成來看,0.15/0.18微米技術為中芯國際貢獻了38.55%的收入,其次是55/65奈米,收入佔比27.3%;而28奈米及14奈米佔比則較低,為4.32%。據介紹,中芯國際的14奈米從2019年底開始投入量產,在公司去年第四季度中貢獻了1%的收入。

中芯國際在招股書中指出,國際貿易摩擦等外部因素或導致公司為若干客戶提供的晶圓代工及相關配套服務受到一定限制,公司可能面臨生產受限、訂單減少的局面,進而對業務發展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一位半導體行業資深人士認為,上述提及的情況對公司自身的影響有限。

“如今貿易摩擦的焦點主要集中在華為,為的是限制華為海思在高階晶片產品方面的研發,從而擴大華為對於美國晶片的依賴。在120天的緩衝期內,中芯國際是華為重要的合作伙伴,對其業務起著正向作用;120天緩衝期滿後,中芯依然是國內先進工藝的領跑者,國內客戶依然會趨之若鶩。至於海外訂單,截至目前沒看到有砍單現象,(公司)產能還是比較緊的。”上述資深人士表示。

雖淨利潤有所增長,但公司的扣非後淨利潤近兩年卻處於虧損狀態。報告期內,公司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2.73億元、-6.17億元、-5.22億元。記者在查詢明細後發現,這與公司加大研發費用投入不無關係。

據披露,2017年,中芯國際的研發費用為35.76億元,在當期營業收入中佔比16.72%;在2018年和2019年,這個數字增長至44.71億元、47.44億元,佔當期總收入比重的19.42%、21.55%。在研發費用中,折舊費用、研究測試費用、職工薪酬費用佔了大頭。

研發投入不斷增加,中芯國際的研發費用率在一眾可比上市公司也處於領先。以2019年為例,中芯國際21.55%的研發費用率遠高於臺積電(9%)、聯華電子(8%)、華虹半導體(7%)、高塔半導體(6%)、華潤微電子(8%)。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62 字。

轉載請註明: 中芯國際闖科創板 新“募資王”上位在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