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農銀匯理上半年利潤增長不足3% 深層次原因不容忽視

近日,農業銀行釋出的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農銀匯理基金上半年實現淨利潤2.11億元,去年同期為2.05億,同比增長不足3%。截至6月末,公司總資產36.95億元,淨資產33.78億元,註冊資本人民幣 17.5 億元。

根據統計,已披露經營資料的58家基金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合計142.3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平均每家基金公司淨利潤2.45億元,天弘基金以13.67億元淨利潤領先。由此可見,農銀匯理不論是利潤增速還是利潤規模都與行業整體水平有不小差距。實際上,農銀匯理經營資料“拖後腿”可能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基金規模縮水嚴重

截至8月31日,年內新基金髮行規模正式突破2萬億元大關。這一募集總額已遠遠超過2015年1.66萬億元和2019年1.43萬億元的年度發行規模,創下歷史之最。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募基金市場資料,7月底基金規模飆升近7900億,達到了17.69萬億元,接近歷史最高點。

洞察|農銀匯理上半年利潤增長不足3% 深層次原因不容忽視

就在基金行業如此火熱的背景之下,農銀匯理旗下的基金規模卻出現了大幅縮水。根據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農銀匯理基金規模2224億元,相比2019年四季度末2302億元的規模已減少接近80億元。橫向對比同為四大行旗下的基金公司,農銀匯理基金地位仍不樂觀,二季度末資料顯示,工銀瑞信基金、建信基金、中銀基金規模分別為5798億元、4936億元、3903億元。

洞察|農銀匯理上半年利潤增長不足3% 深層次原因不容忽視

其中,旗下“王牌貨基”農銀匯理紅利日結貨幣(以下簡稱“農銀紅利日結”)基金規模大幅縮水250億元,銳減至547億元。一直以來,市場整體利率中樞下行,貨幣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隨之下降。從年初至今,貨幣基金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已下降近1個百分點,隨著貨幣基金收益下降,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轉而投向股基和混基。儘管賣出貨幣基金買入權益類基金是今年上半年基金結構變化的大趨勢,但是對比去年年末和今年二季報資料,農銀匯理所有貨基合計縮水252億元,而混基和股基僅增長59億元和2億元。

另外,農銀可轉債、農銀信用添利債券以及農銀匯理區間策略靈活配置混合等三隻“迷你基金”規模都已經低於5000萬。

產品結構嚴重失衡

從產品結構方面,農銀匯理基金嚴重“偏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型基金“挑大樑”。截至2020年6月30日農銀匯理基金擁有61只公募產品,其中股票型4只、混合型31只、債券型20只、FOF基金2只以及貨基4只。

截至今年2季度末,農銀匯理旗下債券型基金、貨幣市場型基金規模分別高達1287億元、694億元,兩者合計佔公司所有產品規模的89%,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僅有52億元、184億元,平均單隻股票型基金規模僅有13億元、混合型基金規模不足6億元。反觀工銀瑞信基金股混基金合計1001.50億元,佔公司所有產品規模已超過17%。

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2019年農銀匯理管理費收入為4.70億元,同比增加0.33億元,增幅為7.53%。其中,“王牌貨基”農銀紅利日結和農銀金穗純債3個月債基(以下簡稱“農銀金穗純債”)分別貢獻1.21億元和1.13億元的管理費用,兩者合計占上半年管理費用49.79%,而公司管理費用收入最多的一隻股混型基金農銀創新醫療混合上半年管理費僅有2020萬元,占上半年管理費用4.30%。業內人士表示,貨幣基金的同質化和收益的難以區分,終究無法成為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最終還是要回歸主動管理產品的投研能力。

基金經理投研經驗薄弱

人才流失問題嚴峻

事實上,農銀匯理基金規模下滑和結構失衡與其基金經理構成有密不可分的聯絡。根據同花順iFind資料,截止8月31日,農銀匯理共有20名基金經理,平均任職年限3.77年,其中最大任職年限9.74年,15名基金經理任職年限不超過5年。

除了多年深耕貨基和債基的史嚮明外,在職基金經理中任職時間最長的要數宋永安了。宋永安畢業於復旦大學數學系碩士,2007年起歷任長信基金管理公司金融工程研究員、農銀匯理基金管理公司研究員、農銀匯理滬深300指數基金經理助理,2012年8月3日起任農銀匯理滬深300指數基金經理、2012年9月4日至2017年8月25日任農銀深證100(159901)指數增強型基金基金經理、2014年2月10日起任農銀匯理中證500指數基金基金經理。其實不難發現,宋永安管理的基金大多數是指數型基金,唯一一隻主動管理型基金農銀匯理大盤藍籌混合也被硬生生管理成指數基金,淨值走勢與滬深300指數幾乎重合,重倉個股也與農銀滬深300指數高度相似。

農銀大盤藍籌混合重倉個股:

洞察|農銀匯理上半年利潤增長不足3% 深層次原因不容忽視

農銀滬深300指數A重倉個股:

洞察|農銀匯理上半年利潤增長不足3% 深層次原因不容忽視

此外,平均任職年限較短,可能與老牌基金經理流失有關。今年1月、6月,農銀匯理明星基金經理郭世凱、付娟先後離職。公開資料顯示,付娟歷任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分析師、農銀匯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助理,農銀匯理研究部副總經理,擔任基金經理長達8年,其管理的農銀消費主題混合、農銀中小盤混合任職期間收益分別高達170.49%、135.88%;郭世凱歷任海通證券公司研究所研究員、農銀匯理基金公司研究員及基金經理助理,農銀匯理投資部總經理,擔任基金經理長達6年,其管理的農銀匯理行業輪動混合業績同樣十分亮眼,任職期間收益高達153.35%。由此可見,兩位“大咖”先後離職對農銀匯理基金造成的損失也不必多說了。

子公司踩雷“16凱迪債”

雖然農銀匯理基金是債券基金“大戶”,但是其子公司農銀匯理(上海)資管公司(2019年3月更名為農銀匯理資產管理公司)竟然踩雷“16凱迪債”。根據裁判文書網披露,2019年2月25日及2月26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下發的4份《執行裁定書》顯示,農銀匯理(上海)資管公司旗下的一項資管計劃,即農銀匯理資產-農業銀行-遼寧省社會保障基金2號資產管理計劃,曾認購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2016年6月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即“16凱迪債”,認購額度高達5.75億元。

據悉,“16凱迪債”發行總額18億元,單位面值100元,期限5年,起息日2016年6月2日,固定票面利率為6.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投資者享有在第3年末回售選擇權“16凱迪債”發行。

不過,自2017年6月3日起,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公司未再按期支付利息,構成實質性違約。於是,農銀匯理(上海)資管公司上訴至法院,請求解除合同,並要求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公司償還本金及利息。但是,因為經營惡化、債務壓頂,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公司最終還是沒有支付本息。最終,法院執行庭發現被執行人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暫無財產可供執行,故本案無繼續執行的條件,申請執行人亦書面表示同意終結本次執行程式,於是只能終止本次執行程式。

老鼠倉事件頻出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3月份,青島證監局釋出一則針對農銀匯理基金員工的行政處罰書。被處罰人員正是時任農銀匯理基金公司投資部基金經理助理劉嘉慶,據悉,當事人劉嘉慶與農銀匯理基金公司於2015年3月4日簽訂勞動合同。於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間,劉嘉慶擔任農銀匯理基金公司研究部研究員,2017年4月至今擔任投資部基金經理助理,協助基金經理付娟管理農銀中小盤混合基金和農銀消費主題混合基金。劉嘉慶身為基金從業人員卻未向所屬基金公司申報投資情況,私自使用三個證券帳戶操縱三年交易近6億元。青島證監局對劉嘉慶採取“責令改正,並處十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公告顯示,2015年3月4日至2018年5月31日期間,劉嘉慶使用“崔某武”“王某蕊”“李某良”證券賬戶合計交易2206筆,合計交易金額5.75億元(雙向計算,剔除新股申購、逆回購等)。根據同花順資料,劉嘉慶自2017年4月擔任投資部基金經理助理至2018年5月31日,農銀中小盤混合基金和農銀消費主題混合基金區間復權單位淨值增長率分別為-2.75%和-2.35%,其中農銀消費主題混合,業績基準增長率為8.61%,跑輸業績比較基準接近11%。

無獨有偶,去年8月份證監會公告,原任農銀匯理基金公司資訊科技部總經理徐華軍利用職務之便獲取“農銀中小盤”基金和“農銀消費主題”基金的未公開資訊,違法操作“戴某平”賬戶交易。根據農銀匯理基金公司的工作流程,徐華軍可以檢視兩隻基金每日清算估值時交易所傳送的交易資料、日常報表等資訊由資訊科技部進行資料傳導及備份。徐華軍還利用其職務便利,透過檢視公司攜寧系統內的賣方研究報告的數量和頻率,瞭解公司基金關注的版塊、行業或者股票。依據有關規定,青島證監局對徐華軍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並沒收違法所得238.72萬元,罰款238.72萬元。

毋庸置疑,對於任何金融行業而言,風控永遠應該放在第一位。同樣,農銀匯理總經理施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農銀匯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控優勢:目前,農銀匯理建立了科學有效、層次分明、權責統一、管控明確的四道風險控制防線;將合規管理融入企業文化之中,建立起“人人都是風險管理者”的風控文化。然而,員工違規交易股票、子公司踩雷凱迪生態似乎與其總經理的表述有所出入,同時這也暴露出農銀匯理基金內部還有諸多問題急需解決。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695 字。

轉載請註明: 洞察|農銀匯理上半年利潤增長不足3% 深層次原因不容忽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