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課題組
文章|本文將於《中國金融》近期刊出
2020年第一季度,商業銀行實現淨利潤6001億元,同比增長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4.4個百分點。銀行利潤增長主要源自銀行業資產規模擴張和管理成本收入比的下降。我國社會融資結構以間接融資為主,經濟社會發展對銀行業資產規模擴張的需求較大。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提供有力金融支援。近期,銀行資產規模擴張明顯加快,帶動銀行利潤增長。第一季度末,商業銀行資產總額達到244.4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81萬億元,其中,僅今年第一季度就增加12.08萬億元,佔比為50.8%,超過過去四個季度增量的一半。管理成本相對較低,也是助力銀行利潤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平均成本收入比低於30%,而大部分國際主要銀行成本收入比高於50%。今年第一季度,商業銀行成本收入比為25.69%,較上年同期下降1個百分點,較2011年以來同期平均水平低約2個百分點。
我國商業銀行利潤主要用於資本補充,有助於增強銀行支援實體經濟和防風險能力。我國商業銀行利潤主要用於繳納企業所得稅、向股東分紅、提取一般準備、提取盈餘公積和留存未分配利潤,其中後三項都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資料顯示,近三年A股上市銀行利潤約17%用於繳納所得稅,約23%用於分紅,其餘約60%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我國金融體系以間接融資為主,實體經濟融資主要是透過銀行進行的。無論是銀行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還是增強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能力,都離不開資本金。銀行利潤大部分被用於補充銀行資本,增強了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和防範化解風險能力,並透過資本的槓桿作用,擴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形成兩者之間的良性迴圈。當銀行利潤不足以補充資本,而其他補充資本途徑又有限時,資本約束會制約銀行信貸投放能力,導致實體經濟難以獲得必要融資,將給實體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當前,與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正常融資需求相比,商業銀行還存在較大資本缺口,面臨資本補充渠道少、難點多、進展慢的難題。在積極拓展外源資本補充渠道的同時,維持銀行一定的利潤增長,有助於保持其內源資本補充能力,增強支援實體經濟和防範風險的能力。這有利於達到國際監管標準,維護境內外投資者對我國宏觀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的信心。
在實體經濟面臨較大困難、銀行利潤絕對量較大的情況下,銀行讓利實體經濟存在一定空間。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但與此同時,境外疫情持續擴散蔓延,世界經濟衰退風險加劇,國內經濟面臨挑戰增多。應對這些風險和挑戰,必須充分發揮各類市場主體尤其是小微企業在促進經濟發展和容納就業中的生力軍作用。銀行要發揮利潤較多的優勢,在充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保證銀行自身安全性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把更多金融資源轉向小微企業,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暢通經濟金融良性迴圈。
也要看到,雖然我國銀行利潤絕對量較大,但利潤增速總體趨緩,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第一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為2.1%,比上年同期下降7個基點;資本利潤率為12.09%,比上年同期下降115個基點;資產利潤率為0.98%,比上年同期下降4個基點。我國商業銀行淨息差處於國際中等水平,高於亞洲銀行業、低於美歐銀行業的平均水平。從資本回報率(ROE)、資產回報率(ROA)看,盈利能力與歐美大行接近,並不畸高。
值得關注的是,由於我國金融週期與經濟週期不完全同步,不良貸款風險暴露存在一定滯後性,加之疫情以來銀行業對企業實施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在資產質量承壓情況下,後期銀行恐面臨更大的不良貸款處置和資本消耗壓力。第一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2.6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49.9億元,其中今年第一季度增加1985.9億元,佔比為43.6%,達到過去四個季度增量的四成多。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例為1.91%,比上年同期上升11個基點。下一階段,強化對穩企業保就業的金融支援,是金融業的責任擔當。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再延長至2021年3月底,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應延盡延,對其他困難企業貸款協商延期。隨著實體經濟困難向金融領域逐步傳導,銀行不良貸款上升壓力將進一步增大。
鑑於城商行、農村金融機構是服務“三農”、中小微企業的骨幹力量,要高度關注這些金融機構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面對疫情衝擊下的經濟下行態勢,城商行和農商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都弱於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第一季度,城商行利潤同比下降1.2%,農商行利潤同比僅增長1.9%,而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利潤同比分別增長4.7%和9.4%。城商行和農商行淨息差下降較為明顯。第一季度,城商行和農商行淨息差分別同比下降7個基點和26個基點,而股份制銀行則同比上升1個基點。第一季度,城商行資本充足率同比僅上升0.01個百分點,農商行資本充足率更是同比下降0.16個百分點,而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則分別同比上升0.47個百分點和0.67個百分點。城商行和農商行不良貸款比例上升較快。第一季度,城商行和農商行不良貸款比例同比分別上升0.57個百分點和0.04個百分點,而股份制銀行下降0.07個百分點。城商行和農商行撥備覆蓋率下降較快。第一季度,城商行和農商行撥備覆蓋率同比分別下降29.37個百分點和6.74個百分點,而股份制銀行則上升了7.71個百分點。
今年是我國三大“攻堅戰”收官之年。經過前期治理,金融風險已趨於收斂,金融執行總體平穩。第一季度銀行貸款增量上升較多,銀行利潤大部分將用於補充資本金,為保持對實體經濟支援的可持續性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要看到,面對疫情衝擊與經濟下行疊加的複雜局面,金融風險有所積聚。隨著實體經濟困難向金融領域傳導的滯後效應逐漸顯現,以及一些政策因素的影響,銀行後期不良貸款處置和資本消耗壓力明顯加大,銀行利潤增速可能下滑,不排除年內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的可能。銀行有必要做好預案,應對可能出現的不良貸款反彈,更好支援實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