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記者 王俊仙)訊,近日,蘇州昀冢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昀冢科技”)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該公司擬募資9.85億元分別用於“生產基地擴建專案”、“研發中心建設專案”和補充流動資金。
從股權結構上來看,實際控制人王賓是昀冢科技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14.65%,且透過蘇州昀二、蘇州昀三、蘇州昀四和蘇州昀一間接控制昀冢科技43%的股份,這四家公司分列昀冢科技第二大股東~第五大股東,均為昀冢科技員工持股平臺。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昀冢科技包括董事長王賓、董事翁瑩和監事會主席甘子英,均曾同時在昀冢科技(或下屬公司)和上海吉塚電子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吉塚”)任職。
天眼查資訊顯示,王賓和甘子英曾為上海吉塚股東,但在今年1月6日退出。目前上海吉塚的股東為鄭向超和熊強,分別持股70%和30%,這兩人還分別持有昀冢科技7.09%和2.36%股權。
招股書申報稿顯示,2017年-2019年,分別是昀冢科技第一大原材料供應商、第二大原材料供應商和第三大原材料供應商,昀冢科技分別向其採購800.64萬元、1355.8萬元和1693.47萬元,採購型別為塑膠粒子。
昀冢科技表示:“公司與上海吉塚綜合考慮產品質量、採購數量、市場價格等因素,雙方協商一致後確定塑膠粒子的採購價格。關聯交易價格公允,公司後續將持續透過上海吉塚採購部分塑膠粒子。”
不過昀冢科技尚未披露採購上海吉塚產品的單價,並與其他採購單價進行比對。
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如果公司和供應商存在關聯關係,需要關注關聯交易是否必要、價格是否公允等問題。關聯交易易滋生利益輸送等問題,這也是監管層一般重點關注的原因。
昀冢科技還向上海吉塚銷售商品、拆入資金等。
2019年昀冢科技透過上海吉塚向富士康提供支架、底座等試製品,金額2.12萬元;2017年末-2019年末,昀冢科技對上海吉塚應付賬款分別為1204.32萬元、1944.94萬元和1816.91萬元,2018年和2019年昀冢科技分別向上海吉塚拆入1300萬元和500萬元。
此外《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2017年崑山當地媒體報道昀冢科技稱:“去年公司銷售額達8000萬元,今年將突破2億元。”昀冢有限(昀冢科技前身)副總經理(現為昀冢科技監事會主席)甘子英接受採訪:“從現有情況來看,實現2個億是沒有問題的,明年的目標是銷售額4個億,2020年爭取做到10億,然後建立自己的產業園。”
招股書申報稿顯示,昀冢科技2017年-2019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2億元、3.88億元和5.21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0.15億元、0.44億元和0.56億元。
以此來看,昀冢科技2017年收入並未超過2億元,2018年則接近4億元。
昀冢科技在招股書申報稿中表示,綜合公司報告期內外部股權融資估值以及採用市盈率法得到的評估結果,公司預計市值不低於20億元。
而結合公司2019年營業收入4億元,且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0.24億元、0.98億元和0.58億元,累計1.8億元來看,昀冢科技符合科創板上市標準第三套“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20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3億元,且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累計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
但最終昀冢科技選擇第一套上市標準。
對此,《科創板日報》記者致電併發送採訪提綱至昀冢科技,但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銀泰證券董事總經理張可亮曾在接受媒體採訪,分析科創板IPO企業大多選擇標準一現象時表示:“科創板實行註冊制,企業市值受到詢價結果的影響較大,可能會出現詢價後市值不達標現象,因此企業與保薦機構出於謹慎性考慮,傾向於選擇市值要求最低的第一套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