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觀:馬伊琍:被奶媽媽們 你們應該擁有更多 2015.11.16日
由馬伊琍和朱亞文主演的電視劇《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已開始熱播。關於這部戲的討論焦點,除了隱婚、大尺度的激情戲、朱亞文的長腿之外,還有馬伊琍在戲裡的形象。
她的形象一度引起了“不穿內衣”、“不會穿內衣”等質疑。隨後,馬伊琍在接受採訪時回應,在拍戲期間,恰逢二女兒出生,“因為我邊拍戲邊餵奶,一直到殺青。哺乳期的媽媽為了奶水好,不能穿任何塑形內衣,只能穿非常舒適寬鬆的哺乳背心。等你當了母乳媽媽就知道了。”朱亞文也盛讚她,“馬伊琍為家庭、孩子犧牲很多,她將很多感受都融入了角色,現場拍攝也很專注。”
也是因為質疑和回應,人們重新注意到馬伊琍的母親身份,以及作為母親的種種表現:她是母乳餵養倡議者,而且身體力行,她大多數的微博都和女兒有關——她到女兒的學校裡,給孩子們當故事媽媽;她鑽研夏天防蚊術;她出門拍戲也會因為沒法陪女兒過生日而覺得不安……看來,她微博上的人生宣言是真的:“不論工作,還是愛情,我從不喜歡口頭表白,只做實幹家!”
但是,這位實幹家自己的生活呢?她因為“文章出軌事件”,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被輿論圍觀的狀態,媒體們討論她和文章、孩子如何相處,追拍她的每個生活細節。於是,我們看到這樣的馬伊琍——她把生活的全部精力放在了演戲、家庭和孩子上,留給自己的部分很少。
現代人,確實很難有“自己的生活”。在這條路上,稍不留心,就會滑向“自私”、“不負責任”的境地。我朋友的姥爺就是這樣,他在物資還需要按戶口分配的年代,突然從家裡搬走,在村頭搭了間房子,獨自生活。作為成年男性,他的口糧標準比較高,但他一兩糧食、一塊餅、一顆糖也不肯分給兒孫。他的口頭禪傳遍全村:“我活好才算是好。”後來他生了病,也並不要求兒孫去照顧,生死自負。起初,我聽到他的事蹟時,覺得非常難以理解,但經歷世事之後,似乎稍微明白了一點:他是適合獨自生活的,也希望獨自生活,但在那樣一個時代,在農村宗族、鄰居的壓力之下,他不得不組建家庭,結婚生子。但內心深處,他是抗拒這種生活流程,也拒絕這種責任分配。掙扎多年,待兒女長大了一點,他終於做出了尊重自己意願的選擇。
同樣,女性想有“自己的生活”,也得付出代價,她很可能因此變成眾人口中不顧家的女人,甚至“蕩婦”。並且,因自古以來的偏見,男權社會里的男性在家庭角色中並沒有像女性那樣被賦予較多要求,生養後代的責任壓力更多給予了女性。在賈靜雯和前夫的離婚爭女大戰中,媒體就不斷放出對她不利的訊息,最為嚴厲的指責是,當初夫家要求她放下演藝事業,全家赴美過正常的家庭生活,她也曾應允,但“結婚四年,做媽媽的她,僅在孫家待了一個月”。對許多女性來說,這就像一場自我放逐,整個社會在指責女性的時候,最嚴重的罪名,也常常指向最正常的“個人需求”。
現代社會,普通女性要承擔各種社會角色和家庭責任,整個社會的分工、薪酬水平、福利設計,都還未向育兒女性提供充分的生活保障,她們最終得培養出一套適應這種現實的生活哲學:家庭生活就是自己的生活。很多女性之所以持有這種觀點,是經濟壓力下的主動選擇,也是曠日持久的社會文化催眠、自我說服的結果。
所以,即便是經濟得到極大自由的女明星,也逐漸消失在家庭生活裡。這常常讓我感到遺憾,比如張柏芝,她總是拖著孩子出現在工作中,她參加綜藝節目,也是為了宣傳一款與育兒有關的APP,在真人秀《明星到我家》裡,她帶孩子的能力更是得到全面展示,抱孩子和給孩子洗澡的動作,都極為嫻熟。節目播出後,識貨的女觀眾們,立刻認可了她的育兒實力,對她交口稱讚。
但是別忘了,女性除了有妻子、母親的角色,還可以是商人、戰士、旅行家、攝影家……擁有一切獨自上路、天涯孤行的權利。
所以,無論是在《北上廣不相信眼淚》這部現代奮鬥題材的電視劇中,還是在現實生活裡,馬伊琍對於女性角色的塑造,都能折射這樣一個意義——即便現實暫時把女性禁錮住,女性也應該不斷地爭取靠近自己內心希望的角色和生活,這種終極追求,也將會是一種時代進步之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