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死這樣的老師了!只因他好到我從未擁有過
前幾天毒藥君在深更半夜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有人分享了這樣一篇文章,說的是芬蘭自去年11月份開始,就廢除了中小學課程教育,而改用更實際的現場教學替代傳統式教學。
這意味著,芬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脫離課堂教學的國家。
從相關報道來看,芬蘭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畢竟,實地教學和課本上那幾頁紙比起來,顯然更能調動大家的學習熱情。
一堂課下來,不單單教會你一項知識,而是一下子瞭解了各領域的專業技能。就問你們酷不酷?
雖然我們要到達他們的階段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但應該看到,傳統教學仍舊有其必要性。
而作為傳統教育的關鍵一環的教師,對於小孩的成長則起到重要作用。有時候,可能就是一句話,他們就能輕易改變一個小孩的一生。
所以,有必要再和你們重溫這部經典了。
《死亡詩社》
Dead Poets Society
因為看過它的人特別多,評分也特別高,所以,我覺得把它推薦給還沒看過的朋友,是非常有意義的。
簡單說一下這部影片的故事吧。
故事發生在一所男子寄宿學校,雖然校長為人古板保守,但這所學校的升學率和教學質量在當地顯然配得上名校之稱。
新學期,又一批新生入校。這一年,文學系來了位新教師——同樣畢業自該校的約翰·基丁先生。
這位基丁先生呢,和傳統的教師不太一樣,別的教師都是一本正經傳道授業解惑。
這傢伙開學第一天就不走尋常路,搞得學生也摸不著頭腦。
一般老師都會來個開場白讓大家自我介紹,然後規規矩矩站講臺前開始第一課。這貨直接本後門兒出去了。
表面上看起來很無厘頭,但實際上他的知識都是在潛移默化中傳授給學生的。
開學第一課,他就用古靈精怪的方式,讓學生和他一道走出教室,去感受時間的緊迫,其目的,是為了告訴學生抓緊時間努力活出自我。
按理說,學校既然給了你課本,那你就好好按著上面的來教吧,但他偏不。
比如在學習詩歌時,課本上的其中一個理論認為應當對詩歌進行機械化的分類,從而形成一套科學的評判機制。
然而美妙的詩歌怎麼能用如此死板的方式去進行定義呢?
所以,在他的感召下,撕書變成了學習的一個正常環節——把鬼扯淡的理論通通撕掉。
基丁獨特的教學風格除了讓他顯得與其他教師格格不入以外,基本上帶給學生的東西,都是“正常”課堂上無法學到的東西。
比如其中有位學生託德,他生性內斂,但實際上骨子裡是個悶騷。
▲當時年僅18歲的伊桑·霍克飾演了託德一角
基丁有一次佈置了個作業,讓大家第二天帶著自己寫的詩到課堂上來唸給大家聽。
無論好的壞的,所有人都念完了,唯獨這小子沒上臺——因為他壓根就沒寫。
要是按照傳統觀念,面對這種學生,罰站、罰抄、約談三件套一般都逃不了的吧?但看看人家基丁是怎麼做的吧。
首先,他嘗試讓託德在眾人面前大叫,目的是為了提升其膽量。
然後,他利用“逼問”方式,要求學生快速表達,目的是為了培養其應變和想象的能力。
最後再換一個意象,讓託德迅速造出一個他此前自己都不敢想象的美麗短詩。
有多漂亮?看基丁的反應吧。
很顯然,託德的故事告訴大家,
世上無難事,一切只有你敢不敢,沒有能不能。
比起能力,很多人缺少的是跨出第一步的勇氣。託德的成功,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努力,基丁的指引當然也很關鍵。
基丁先生這個人物最有魅力的一點還來自於,他不會告訴學生什麼是對的,相反,他會讓學生自主建立自我人格與獨立認知。
很多學生正是經過他的啟蒙,才重新在這個死氣沉沉的寄宿學校中拾回自我,從而找到繼續前進的動力。
這裡著重說說基丁的學生,尼爾。
尼爾家庭背景一般,為了供他念書,尼爾的父親費了點兒功夫,把兒子送到了這所學校,只期待他能早日去往常青藤大學學醫,為家族增添榮耀。
很顯然,對兒子有這樣期許的家長一般都不是省油的燈,尼爾的父親也不例外。
除了對兒子嚴加控制,他還有極不好的習慣,在孩子面前充老大。
入學當天,這位父親和尼爾“約法三章”:好好學習,不準參加戲劇部。
但這和尼爾個人意願有所違背,因為小夥子最感興趣的,恰好就是表演。
和基丁混了段時間,尼爾明白了勇敢追逐自己喜歡的事物並沒什麼不對。但既然父親為人強勢,小夥子只好以父親口吻偽造文書,讓校方同意自己進入戲劇社。
事情敗露後,小夥兒再次被父親警告。儘管在此期間,他曾嘗試反抗。
這種無力感,也許每個經歷過青春期的人都有過。
誰,又沒個夢想呢?
悲劇在於,有的人,一直夢想著某事,但終究只能讓它消解於夢中,而有的人,終生都致力於為夢想奮鬥,直到得到想要的結果。
▲父親前來戲院並沒有終結尼爾的悲劇
一些人經歷過雞血的燥熱後淪為平庸,只因為他們還沒有徹底想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有多少人,是在所謂的夢想破產後,自怨自艾度過自己的人生。
但尼爾不同,他還年輕,他就如同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在一切都還來得及的情況下,他仍舊在堅持自己從事表演的夢想。
雖然父親的拒絕讓尼爾一時陷入絕望,但好在基丁給了他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但正如尼爾所言,他很清楚這麼做的代價。
儘管表演當天,父親百般不情願地前來學校觀看了兒子的演出,但顯然,固有的觀念並沒有說服他支援尼爾。
相反,老傢伙選擇固執己見。而一旁的基丁,也因此躺槍。
當希望之火被撲滅,尼爾選擇以死捍衛自己的尊嚴。
他的選擇雖然極端,但他的死亡的確象徵著其個體意識的覺醒。但反過來說,《死亡詩社》也並沒有因此而打算將尼爾的父親批判一番。
是的,老傢伙的做法雖然可憎,但也不是毫無道理。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人上人呢?也許,他只是希望尼爾能將自己年輕時未曾實現的夢想一一實現。也許,他也曾想要支援尼爾(否則就不會親臨劇院看兒子的表演),只是無奈自己沒辦法承擔尼爾做出選擇後的相應開支。
種種現實原因,都讓他“殺死”了尼爾。
這,就是影片《死亡詩社》另一個巧妙的地方,它揭露了生活中那些隱性,而你又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現實沒有多錯,只存在利弊之分,而這還得取決於你站在什麼樣的立場去對待它。
尼爾雖然有表演天賦,但現實問題並不是你光靠天賦就能解決的。因為你還得吃飯,你還得能進入那個圈子,還得有貴人相助。除此以外,更不要說那些演藝圈中的灰色區域了。
尼爾能接受所有這些即將面對的挑戰嗎?
▲藍潔瑛的人生軌跡顯示出演藝圈生態的複雜和多變
所以,當你站在這個角度去審視《死亡詩社》,你會發現,它所能給予你的啟迪,遠不止基丁對於學生因材施教那麼簡單。以上那些聯想,正是我重溫《死亡詩社》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內容。
在電影結尾,向學生散播理想之光的基丁,因為尼爾事件被校方革職。但有感於他的付出,學生們在其離開時自發用一種特殊的方式,送別恩師離開。
這,真是一部你得看到最後才會感動到淚腺崩壞的作品。
當眼淚哭幹,一些“理智”的聲音總會把你拽回冰冷的現實。
這個世界,並不是只有一類人那麼簡單。
我雖然認同基丁的教育理念,但對於他的某些做法,我同樣深表懷疑。
畢竟,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培養人獨立的人格,它還要兼顧讓人學會有一顆包容的心。
▲基丁的“不同眼光”讓他撕下了課本上不喜歡的內容
也難怪,有人會被基丁先生某些言行不一的地方所激怒。
但應該看到,《死亡詩社》成功的一點,是它對麻木之人來說,無異於一劑醒腦針。
它的出現,喚醒了那些湊活度日的人們。
但對於那些屈服之輩,它沒能,也不可能給出理想的答案。
生活最弔詭的一點也在於此,它處處充滿矛盾。即便你終於心想事成,你也終究無法完滿獲得曾經的預期。
獨立和自由,從來都不絕對。
所以,我建議你還是感謝生命中那個曾經引導你找到自我的良師益友吧。不管你何去何從,至少是他們,讓你看到了這個世界的另一種可能。
《死亡詩社》告訴你的,只是萬千選擇中的其中一種,該怎麼走,得由你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