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諾曼底登陸:代號“霸王行動”(英語Operation Overlord),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底。諾曼底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場戰略欺騙,範圍之大,構思之妙,難度之高,都令人難以想象。

  1944年1月,“傑伊”計劃改稱“衛士”計劃。其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透過各種途徑,誘使德軍分散在歐洲各地,從而使德軍在法國,尤其是諾曼底地區的守軍降低到最低限度。二是要使德軍統帥部相信,諾曼底登陸只是一場佯攻,目的就是誘使德軍過早投入後備部隊,從而為下一次更大規模的主攻創造條件。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1944年6月6日,搶灘諾曼底開始。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乃至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兩棲登陸作戰。作戰代號為:霸王行動。 那日清晨6點30分,以英美兩國軍隊為主力的盟軍先頭部隊17.6萬人,從英國出發,跨越英吉利海峽,搶攻登陸諾曼底區域的猶他、奧馬哈、金灘、朱諾和劍灘等五處海灘。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隨後300萬大軍如潮水般湧上法國,勢如破竹,兩個月時間,解放巴黎,成功開闢了歐洲的第二戰場。 事後,人們才想起一個問題。盟軍的搶灘先頭部隊,陸軍加上空降兵是13個師,德軍的防守力量,居然只有6個師;而在登陸當天,也就是6月6日,德軍的海岸防務總司令:隆美爾元帥,竟然不在前線!

  事實是登陸當天,德軍海岸防線統帥,B集團軍群司令隆美爾將軍,在德國家鄉陪老婆!而由隆美爾親自調教出來的德軍精銳部隊:第15集團軍,23個師,一直在諾曼底東北處200多公里外的加萊地區死守! 不止如此,在法國,德軍60個師的兵力,愣是沒人增援諾曼底!登陸當天沒有,登陸之後也沒有!這一切關係到這場大戰背後撲朔迷離的計中計,謎中謎! 盟軍到底要打哪兒?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其實,在是否選擇諾曼底地區作為登陸點這個問題上,盟軍最高統帥部琢磨了很久。在由荷蘭至法國瑟堡之間480公里長的海岸線上,有兩個地點適合登陸作戰: 諾曼底地區與加萊地區,兩個登陸地點各有利弊。 儘管對盟軍最高統帥部來說:諾曼底OR加萊?這是個問題,但其實無論從哪個地方登陸,等待霸王行動的,都是一堵牆!這一堵牆就是讓希特勒沾沾自喜的Atlantic Walls——大西洋壁壘。 “大西洋壁壘”從海岸高潮線算起,深海處遍佈水雷,淺海處埋設地雷。在海灘的開闊地上,隆美爾不僅設定了大量反坦克的尖銳鋼鐵路障,還豎起了無數高達5米的木樁。這種木樁,在兵器史上被稱為“隆美爾蘆筍”。盟軍的滑翔機,甭管是運兵,還是運裝備,只要是撞上這種蘆筍,就會徹底地“掛了”。希特勒為此很是自豪,他在西線戰場巡查時,有過這樣的演講:“我們的意志,像克虜伯鋼鐵一般地堅硬!”在希特勒講話中提到的克虜伯鋼鐵,指的就是用鋼筋水泥、堅兵利炮構築起來的“大西洋壁壘”。

  埃爾文·尤金·隆美爾,二戰名將,聞達於北非戰場,有“沙漠之狐”的稱號。時任德軍海岸防線統帥,B集團軍群司令。作為盟軍的老對手,隆美爾對於英美軍隊的作戰意圖、方式、序列,十分清楚。 從北非戰場來到法國海防前線後,隆美爾親自視察、監督各處防禦工事,他心裡明白:他要做的,就是在敵人登陸的24小時內,將之消滅在海灘前沿。 但當時隆美爾的兵力很不足。希特勒把納粹德國總兵力的65%,都投在了與蘇聯對抗的東線戰場,西線的海防前線上,隆美爾只有B集團軍群的39個師。這39個師,要防守的是法國北部將近500公里的海岸線。

  最關鍵的問題是:盟軍到底要打哪兒?3月27日,霸王行動的會議紀要出臺。4月初,一份檔案就已經擺在了希特勒的辦公桌上。希特勒馬上下令:調集兵力,馳援諾曼底。 隆美爾向諾曼底派出了精銳:352步兵師。增援的地方:叫做奧馬哈。這片海灘,在戰爭史上也被稱為是“血腥的奧馬哈”。搶灘過程,慘烈異常。在6個小時的登陸過程中,美軍陣亡2500人,即平均每9秒鐘就有一名士兵倒下。 登陸作戰,佔便宜的永遠都是防守一方。隆美爾的兵再少,也是39個師的力量,而盟軍5個灘頭的登陸部隊,一共才33個師。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幸運的是,這以後德軍沒有再向諾曼底地區增派其他任何精銳部隊。因為隆美爾很快接到了作戰總部的新指令:先別管諾曼底了,巴頓的大軍到了,敵人要從加萊登陸!哈哈!盟軍的絕妙間諜使希特勒及他的參謀部深信,還有巴頓的B集團軍要在加萊登陸!德軍在一場間諜戰中的完敗決定了這場戰爭的結局!


  敦克爾克撤退的意義在於,為諾曼底登陸儲存了力量

  2017-08-30

  浩漢防務

  1940年5月20日,德軍主力到達英吉利海峽沿岸,英法聯軍約40個師被包圍在法、比邊境的敦刻爾克地區。此時,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地區三面受敵,一面臨海,處境非常危急,唯一的生路就是從海上撤往英國。影片中,二戰才剛剛開始不久,英法聯軍就陷入全軍覆沒的窘境,怎麼辦?幸運的是此時古德里安以沒有接到命令為由裹足不前,整整休息了兩天,直到22日才根據A集團軍司令部的命令北上攻擊沿岸港口,給了英軍以逃出包圍圈的機會。同年5月22日,英軍2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旅在阿拉斯地區對德軍進行了反擊,這次出其不意的反擊重創了快速推進之中的德軍。同年5月24日,希特勒下令裝甲部隊停止追擊,這也是二戰中的一個疑點,或許希特勒更愛相信其直覺和命運的安排,或許是其他。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此時,皇家海軍開始動員起來,英國開始動員起來,所有的護衛艦和登陸艦及民用小船和運輸船舶都投入了運送英法聯軍的行動,萬幸的是此時英吉利海峽還在英軍控制下,大英帝國的皇家海軍仍然是世界第一,德國的潛艇還沒有入駐法國海岸的潛艇洞窟,法國戰役還在進行中,大撤退成為了最大可能儲存實力的選擇

  在影片中,主人公是靠小船和樸實的英國民眾的協助下回到英國本土的,而英國民眾的血液中正是流淌著這種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不甘屈服的品格,或許這是作為島國的海洋民族冒險精神和團結一致精神,所換髮出的同舟共濟的性格吧!這使英國一度達到了世界之巔,也創造了縱橫七海的傳奇,他們的祖先有亨利八世,有伊麗莎白一世,更有對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德雷克海盜,也有英法特拉法加海戰的英雄納爾遜,更有意志堅強的二戰“三巨頭”之一的丘吉爾首相,也有號稱“沙漠之鼠”的蒙哥馬利元帥。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的快速攻勢下崩潰之後,英軍在敦刻爾克這個位於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小城進行了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雖然這項代號為“發電機計劃”的大規模撤退行動使英國及法國得以利用各種船隻撤出了大量的部隊、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但是英國派駐法國的遠征軍的所有重型裝備都丟棄在歐洲大陸上,導致英國本土的地面防衛出現嚴重問題。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英國共動員了861艘各型船隻投入撤退,在這些船隊裡什麼船都有,有軍艦,有登陸艦,可這些遠遠不夠,有更多的民用船舶投入了運輸,甚至有拖網漁船,各種小艇等等,不列顛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得以再次昇華,由於皇家空軍無法完全封鎖英吉利海峽,有226艘英國船和17艘法國船被德軍擊沉,而納粹德國元首僅想用轟炸機即可把英法聯軍炸光的想法成為了泡影,雖然英法軍隊付出了撤退中,4萬餘人被俘,2.8萬餘人陣亡的代價,但英法聯軍仍然撤出了33.8萬餘人,這為盟軍日後在歐洲大陸的登陸留下了希望的火種,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英法軍隊從此在不列顛,在北非,在西西里,在D日的“海王霸王”行動的諾曼底登陸中,他們無所畏懼,勇往直前,最終在美軍和東線戰場蘇軍配合下,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完全勝利!

  撫今追昔,二戰歐洲戰場的勝利源自一個偉大的行動“發電機”計劃之——敦刻爾克大撤退,這是二戰西線戰場勝利的基石。

  逝者已矣,來者可追,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不久之後的9月1日,當觀影者步入影院,重溫那段歷史時,請別忘記那些功勳卓著的武器和研製&生產&使用武器在反法西斯戰線上戰鬥過的人們,是他們最終扭轉了歷史的車輪,讓它步入了正確的軌道,或許他們大多已不在人間,但這片和平的土地有他們的熱血和付出,用一句莫斯科紅場上無名烈士墓前的名言作為本文的結尾吧!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萬古長青!”——僅以此獻給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武以止戈,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前事不忘後事之師!End!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BOND”:敦刻爾克的大撤退成功的主要原因應該有以下幾點。1,德國方因為對法國第一階段戰鬥已經勝利,正準備佔領法國全境的下一階段作戰,空軍司令戈林又承諾只憑空軍就可消滅敦刻爾克的聯軍,導致希特勒下令所有裝甲部隊停止前進進行修整,給了聯軍大撤退寶貴的時間。還有種說法是希特勒估計放走這些人是為了和英國議和,個人認為不可能。2,英國方為了把這支精英部隊救出來是不惜一切代價全民發動。最後結果大家都知道了,33萬人逃脫,打仗打的是資源,工業能力,經濟實力,關鍵還有人,這33萬是隻要拿起武器就可以上戰場的部隊,如果這33萬人被全殲二戰程序真不好說。

  網友“打工戰士”:諾曼底登陸投入了200萬人吧,而敦刻爾克才撤回不到30萬人,而且其中二十多萬都是法軍,這些法軍後來被英國送回法國重新組織後再次投入作戰,但是隨著法國投降,德軍一路猛攻,這二十多萬法軍也損失掉了。等於說敦刻爾克實際保留下來用到反攻的部隊就那幾萬英國遠征軍,這幾萬人怎麼能和後來上百萬投入登陸戰役的美軍相比?

  網友“洋”:我看電視上解說這段歷史說,當時德軍沒想到英法聯軍這麼脆這麼弱,裝甲車和坦克沒有帶上足夠的燃料,裝甲部隊很多載具都是跑到沒油為止,但是跑的最遠的裝甲車距離敦刻爾克還有上百公里,所以停的時間是在等後勤補給還有整頓部隊,同時戈林想表現就說交給空軍處理,同時還有一部分法軍在拼死抵抗。多方因素造成的這個結果。當時並不是英法聯軍戰鬥力差而是德軍的戰略戰術超前戰鬥力太強悍。

  網友“秋海棠之殤”:敦刻爾克的意義在於讓人們相信他們可以勝利,至於儲存實力,44年反攻有沒有那30萬人其實差別不太大。至於和戰狼哪個好看,其實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戰狼的成功也無非是給中國人打了一針雞血而已。

  網友“庸世”:打不過人家就是打不過,誰又不是瞎子看不出來,說的那麼好聽有啥用,論武器裝備人口數量地理人勢,哪一點比不上德軍,就這樣被打的落花流水哭爹喊孃的倉皇出逃,還好意思說,

  網友“屋大維”:簡直就是放屁,敦刻爾克完全是打不過德軍而潰逃的。最初兵力四十萬,過英吉利海峽就損失了十幾萬。還說什麼儲存力量。如果德軍全力進攻,就得全軍覆沒。當時說不上德軍撞見什麼鬼了,沒有全力進攻。簡直糊弄傻瓜呢。

  網友“龍連超”:撤不撤只對英國有意義對戰爭起不到決定性作用 。美國參戰蘇聯反擊才是決定性的。說實話包括日本那兩顆原子彈,才是真正摧毀法西斯得得決定性因素 。也奠定了美蘇爭霸美國霸權的基礎。至今仍然是最強超級大國也有關。

  網友“Custer·Troy”:敦刻爾克撤退的意義就是讓所有人都知道,英國人最是最自私的,坑法國,坑我們遠征軍。一打仗就特麼到處坑

  網友“潘兒”:說白了就是逃跑,記得當時讀史書,記載說當時古德里安的坦克師停止了進攻,當時很奇怪為什麼希特勒沒有繼續進攻吃下這到嘴的鴨子,後來才明白希特勒是對的

  網友“無名小卒”:要不是德國進行東西兩面作戰,專打西線,英國早就被滅了。兵法大忌是腹背受敵,德國卻要這樣幹,失敗也是必然。

  網友“上善若水”:確實這次撤退成功對於英法聯盟來說是保住了底子,對美國來說有隊友分擔總比一人獨抗來的好。勝利麼也是對德國說的,希特勒還指望人家投降抓點勞力填充工業力量呢,沒想到跑了,確實很氣。

  網友“潘兒”:史書由勝利者所寫,一個大逃亡說的這麼華麗,就像tg引以為傲的常蒸,說白了不是被光頭打的四處逃竄麼

  網友“六月荷花香滿湖”:說實話看了二戰開戰前後的那段歷史,德國進攻波蘭是被英法美波逼的,即使進攻波蘭後,德國人也是不願對英法作戰的,德對英法抱有敬畏和幻想才是敦克爾克撤兵成功的內因。

  網友“陸道露”:不行就不行,找再多借口也是不行。難道割地賠款的屈辱也可以說成,意義在於避免滅族滅種,為日後崛起儲存火種。

  網友“半夜狗叫屍”:儲存實力?英國都不知道自己能否活著!可惜帝國元首格林,斷送了幾千架轟炸機,不然海獅登陸,就能消滅英國

  網友“有你在我放心”:只有被趕出來的人才會有回去的心,這些不是那些年輕人會理解的,這是一種精神力量,臺灣的老兵不多了。

  網友“解脫鴿子”:33萬是個冰冷的數字,而這些人到英國後可以訓練一些新兵!正如藥引子一樣!沒有這33就沒有後來的百萬!

  網友“A __ 李春陽 ”:明明是倉促的大潰逃,說的那麼勵志敦刻爾克大潰逃最大的作用就是在當時的宣傳下激勵了士氣

  網友“戰楓”:號稱“沙漠之鼠”的蒙哥馬利元帥????號稱沙漠之鼠的是英軍第七裝甲師,現在是第七裝甲旅!

  網友“飄來蕩去”:幾十萬大軍手裡拿的都是燒火棍嗎?有飛機有坦克並沒有彈盡糧絕怕個毛啊

  (2017-08-30)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曾經參加過諾曼底登陸的二戰老兵回憶說他們在登陸灘頭遭遇到的第一批德國士兵竟然大都是東方面孔。這引起了歷史學家的興趣,經過查閱當年大量的檔案資料後發現,原來納粹德國在諾曼底前線配置了大量的“東方部隊”。但無論是被當作炮灰的“東方營”,還是被寄予厚望的“印度軍團”,都沒有能挽救納粹敗亡的命運。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納粹瘋狂拉炮灰

  納粹德國對蘇聯發動戰爭的初期,德國俘虜了大批的蘇軍官兵。起初納粹根本沒有考慮過將這些“劣等民族”編入德軍。但1941年冬季德軍在莫斯科城下的慘敗,預示著納粹“閃電戰”的破滅,第三帝國的“東方政策”也隨之發生了轉變。1942年1月,德國國防軍開始計劃在蘇聯少數民族中招募志願兵組建“東方軍團”,這獲得了希特勒的首肯。不久大批“東方部隊”陸續組建了起來,包括11個營的“亞美尼亞軍團”、14個營的“亞塞拜然軍團”、14個營的“喬治亞軍團”、5個營的“高加索穆斯林軍團”(由亞塞拜然人、車臣人等組成)、34個營的“土耳其斯坦軍團”和8個營的“伏爾加韃靼軍團”。1942年8月12日,德國南方集團軍群攻佔了蘇聯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首府埃利斯塔,德國軍官在這個卡爾梅克蒙古人聚居區大肆進行反蘇宣傳,隨即德軍招募了3000名卡爾梅克蒙古人。

  但德軍對“東方軍團”並不放心,擔心這些部隊會在作戰時反戈一擊,於是把他們以營為單位分散安插到德軍各個部隊中去,因此納粹高層也將這些部隊統稱為“東方營”。到1943年,德軍共有98個“東方營”,其中80個營在東線和巴爾幹戰場作戰,12個營後來抽調到了法國和義大利,以抗擊盟軍可能的登陸。其中德國國防軍第162步兵師是德軍中的“異類”,該師又被稱為“土耳其斯坦師”,士兵很多都來自中亞地區。二戰期間德軍《訊號》雜誌拍攝的照片顯示,這支部隊中黃種人佔了很大比例。不過第162步兵師先後在南斯拉夫和義大利戰場作戰,沒有去過法國。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盟軍諾曼底登陸首先遭遇“東方營”

  盟軍在1944年6月6日諾曼底登陸前,擔任海岸防禦任務的德國國防軍第243岸防師和第709岸防師配屬了數個“東方營”。以第709岸防師為例,其下轄的第739擲彈兵團就有2個“東方營”,另外2個“東方營”由師長威廉·馮·施利本中將直接指揮。當時德軍部署在諾曼底地區的大都是些“二流部隊”,由於西線無戰事,第243岸防師和第709岸防師的精銳部隊經常會被抽調去東線。盟軍登陸前不久,第739擲彈兵團第1營就被調往東線,該部隊主力只剩下了 2個“東方營”。暫且不論“東方營”戰鬥熱情是否高漲,但他們的戰鬥經驗明顯不足,同時由於“東方營”還負責構築海岸防禦工事,幾個月高強度勞作下來,“東方營”士兵的體力下降了不少。

  根據美國曆史學家斯蒂芬·安布羅斯的著作《D日》描述,最先在諾曼底登陸中被盟軍俘虜的是2名朝鮮籍德軍士兵。不久在諾曼底戰場上被俘的朝鮮籍士兵達到了 20多人,美軍對他們進行了專門審訊。原來,這些朝鮮人最先被日軍招募,在1939年爆發的日蘇諾門罕戰役中又被蘇軍俘虜。當年日蘇雙方停火後,大多數的日本戰俘都被遣返,但蘇軍扣留了朝鮮人,因為蘇軍認為他們並不屬於“戰俘”。後來這些朝鮮人加入了蘇聯紅軍,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後,他們隨大部隊開赴前線。但隨著蘇軍在戰爭初期的潰敗,他們又和其他眾多的蘇聯紅軍官兵一道被德軍俘虜。因為忍受不了德軍戰俘營裡異常惡劣的環境,他們又被迫參加了德軍,1943年作為“東方營”計程車兵被派往諾曼底駐防,直至被盟軍俘虜。

  作為雜牌軍的“東方營”在登陸盟軍的海陸空立體打擊下迅速敗退下來。第709岸防師的戰報顯示,僅在最初的10天內,該師傷亡就已達到了4000人,“東方營”殘部不得不向瑟堡撤退。6月26日,施利本中將率領包括“東方營”殘部在內的800人向美國第9步兵師投降。下轄“東方營”部隊的第243岸防師情況同樣不妙,6月底在諾曼底地區的科朗坦半島作戰時大部被殲。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印度軍團“戰爭貢獻為零”

  諾曼底登陸約兩個月後,盟軍又在法國南部發起了“龍騎兵行動”,這次擋在盟軍面前的是希特勒的“印度軍團”。這支部隊由被德軍俘虜的英軍印度籍官兵組成,1943年9月被調到法國,負責大西洋沿岸的防禦。德國陸軍元帥埃爾溫·隆美爾對這支部隊很重視,多次前去視察檢閱,然而納粹高層並不怎麼信任這些印度人,與對待“東方營”的做法一樣,也經常把“印度軍團”以營為單位拆開使用。在隆美爾的努力下,“印度軍團”主力被部署到比斯開灣的波爾多地區。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時,“印度軍團”正駐紮在波爾多的拉卡諾地區。

  1944年8月15日,隨著盟軍登陸法國南部,“印度軍團”趕忙撤離拉卡諾,撤退到敦鎮附近時,“印度軍團”遭到了法軍的堵擊,阿里·汗中尉陣亡,這是“印度軍團”的第一次戰鬥傷亡。當印度人試圖穿過盧瓦爾河向第戎撤退時,又碰上了盟軍裝甲部隊,不過盟軍裝甲部隊正準備向縱深推進,沒有時間理會這些毫無戰鬥意志的特殊“德軍”。“印度軍團”一路狂奔,中途被法國抵抗組織多次“騷擾”,又有2名軍官被擊斃。1944年冬,“印度軍團”透過阿爾薩斯撤到了德國奧伯霍芬。1945年5月德國戰敗投降前夕,“印度軍團”試圖逃往瑞士,被美法兩軍包圍,於是乖乖放下武器投降。這個曾被隆美爾元帥寄予厚望的“印度軍團 ”在戰爭中的貢獻幾乎為零,德國高階將領嘲笑他們最大的本事就是臨陣開溜,連希特勒也曾說過:“印度軍團真是個大玩笑!”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二戰結束後,這些德軍中的雜牌部隊命運各不相同。“印度軍團”成員被送回印度接受審判,而“東方營”官兵基本上都被移交給蘇聯,他們大多被送到各個監獄接受改造。

  (2017-06-08)


  極為罕見的諾曼底登陸彩色照 戰場上集結的盟軍部隊準備戰鬥

  2017-08-24

  星球頭聞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諾曼底登陸是世界上最大一次規模的海上登陸,有近300萬士兵橫渡英吉利海峽並在法國諾曼底上岸。這次大規模行動徹底改變了二次大戰的戰場態勢,使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來自:星球頭聞)

  1944年6月6日的早上6時30分,英美兩國主力先頭部隊率先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總計人數為17.6萬人。 (來自:星球頭聞)

  這支部隊攻下了當時諾曼底處的五處海灘,為後續的288萬盟軍大部隊開闢了登陸場地,從而正式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 (來自:星球頭聞)

  諾曼底距離英國較遠,但是這個地方德軍防禦薄弱,而且地形開闊,可以同時展開30個師作戰。 (來自:星球頭聞)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諾曼底登陸被德軍的隆美爾預言為“決定性的24小時”,當時希特勒將西線5個裝甲師指揮權都交於這位二戰時期的著名指揮官。 (來自:星球頭聞)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當時隆美爾本來想憑藉這些精銳部隊進行大舉反攻,但是後來不得不把第一個反擊目標定為阻止龐大的盟軍部隊登陸。 (來自:星球頭聞)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只不過他不幸運,當時這支裝甲部隊需從100-200公里外趕來,中途還遭遇盟軍的空襲。 (來自:星球頭聞)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最終雖有零星部隊到達登陸場附近,但是在盟軍艦炮打擊下傷亡慘重,德軍在反登陸作戰中無法進行有效反擊。 (來自:星球頭聞)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在後期盟軍登陸後,德軍還是組織了反擊計劃,抽出裝甲部隊進行阻擊對方,然而還是沒等部署好便遭到了英軍先發制人的攻擊。 (來自:星球頭聞)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圖為諾曼底登陸後,盟軍士兵發射迫擊炮作戰。 (來自:星球頭聞)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圖為諾曼底登陸後盟軍的舍曼坦克,幾名士兵正在休息。 (來自:星球頭聞)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胡麗麗”:這是要打世界大戰嗎!大家別忘了以前、以前……世界大戰的導火索!誰也阻止不了時代前進的步伐,和美好光陰,日子的幸福感!絕不放棄!勇於戰鬥!是朋友,熱烈歡迎!是敵人,絕對消滅!燃燒起來的激情!

  網友“…苗嶺鼕鞡”:假如希特勒勝了,我們的歷史書又怎樣去描述這位軍事家、政治家、戰爭狂人?還有日本、義大利……等法西斯陣營都勝了呢?

  網友“獨守一隅”:《最長的一天》這部電影,詳細的展示了諾曼底登陸戰之前,登陸時,登陸後的戰況,三個小時的電影感覺只用了30分鐘就看完了。

  網友“Ivon”:電影拯救大兵瑞恩前20分鐘的搶灘登陸看得讓人震撼,戰爭不好玩。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網友“シ假的太真灬”:這修復技術是有多好啊,從黑白標清,變成彩色超清!oh,my god!

  網友“悠閒”:過去美國是正義的使者,而現在美國卻是邪惡!災難的代名詞。

  網友“風メ浛。”:諾曼底。。盟軍傷亡不是挺大的嗎

  網友“出霧”:什麼盟軍,全是八國聯軍

  網友“請備註..”:對著鏡頭微笑的還有幾個活著?

  網友“初劍”:二戰後還有正義的世界大戰嗎?

  網友“殘陽”:二戰西方國家基礎硬體設施齊全

  網友“二十八畫生”:舍曼坦克,小編臺灣人?

  網友“軍迷田”:圖九好傷感啊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8966 字。

轉載請註明: 二戰中為什麼說諾曼底登陸是一出最大的騙局! ! !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