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今日最大聲欄目為您提供手機鳳凰客戶端今日最大聲欄目的網頁版,讓您足不出戶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1965年,斯蒂芬•霍金和他的妻子簡•王爾德,第一次看見站著的霍金。
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建立了Facebook。
你很難看到小鬍子向別人彎腰的。圖為1933年希特勒向德國總統興登堡鞠躬。
1940年,艾伯特•愛因斯坦,這個看起來不能再邋遢的老頭,卻如此牛逼。
慈禧當老佛爺成癮,硬要扮成觀音菩薩。左邊是德齡,右邊的“護法”是大太監李蓮英。怎麼說,真是醜人多作怪!
自1876年以來紐約的變化,從成片的矮房到高樓聳立。
1926年,維也納,男性美容大賽…我想知道中間那三位此時此刻內心的想法。
Vikki Dougan ,因露背照而聞名的《花花公子》女郎,身材是真的好!
1924年的毛伊島,美國夏威夷,巨型植物,人在叢林中簡直如小蟲一般。
嚴肅的場合,一名暈倒計程車兵,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小女孩想把陽光剪短,小時候總是有很多奇思妙想。
香奈兒1938年的連衣裙,放到如今來看依舊很美。
1883年,凍結了的尼亞加拉瀑布。
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在一座土著人居住的小島上展示新式的戰機,為了反抗美軍佔領這座小島,許多土著人丟掉了自己的性命。看照片就知道差距有多大。
美國航天局發射的一枚火箭準備升空了,點火的那一刻,有一隻路過的青蛙被炸飛到了空中。據報道,當時青蛙家屬反應非常激烈,四處討要說法未果。
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石棺被開啟,千年木乃伊得到重現人間,蹲在石棺前的男子是英國考古學家卡特。後來詭異的事情是,當時進入墓室的人都死了,只有卡特活到了64歲。都說了,不要隨便掘人家祖墳!
華盛頓特區,1928年,此少年日後必成大器!
攝影師:你感動嗎?
馴獸師:我不敢動、不敢動…
巴西,1937年在叢林中發現的猿人,如果你是個正常男人,你應該發現照片中的亮點!
1932年,紐約,帝國大廈的桅杆,也就是金剛在上面打飛機的大廈樓頂。
敢讓烏鴉點菸的人,都不一般!
1986年,測試反坦克武器後坦克的模樣,密集恐懼症患者表示:要死啊!
晚清時期外蒙古公主老照片。當蒙古公主也太累了,首先那些頭飾就有好幾斤吧,再一個,以現在的審美來看,真是驚悚,不要被電視劇騙了!
1900年,偉大的宇宙起源國——大韓帝國的貴族專用獨輪車!這造型倒是挺別緻的,為啥就非得用一個輪子呢?腦子呢?
末日危機說似乎一直伴隨著人類的發展。從中國的《推背圖》到瑪雅的神秘預言,乃至物理學家霍金都曾經預言過人類將面臨末日危機。那麼霍金還有哪些驚人的預言呢?
1、宇宙不是上帝創造的
霍金曾多次公開表示,宇宙的創造不需要有上帝參與,“宇宙的爆炸和誕生不需要任何神力的幫助”。在他看來,宇宙神創的說法完全不存在。“因為存在像引力定律這樣的物理法則,所以宇宙能夠並且也將會從虛無中創造自己。”霍金這句話可能會成為名言吧。
2、希格斯玻色子會毀滅宇宙
在一本專為此次斯塔穆斯科學節出版的科學家作品集中,霍金在序言部分發表了這一觀點。乍看之下,這句話帶有很強的威脅意味,但是聽任何話語都不能斷章取義,這句話更是如此。
霍金的觀點是,假如希格斯玻色子達到非常高的能量級,超過1000億千兆電子伏特,那麼這種粒子就可能變得不穩定,進而引起時間和空間的崩潰。
但在霍金本人看來,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因為科學家們還沒有製造出足夠大的粒子加速器。想讓使希格斯玻色子達到如此高的能量級,相應的加速器甚至要比地球還大。
3、人類不殖民太空就會消亡
霍金認為人類要麼想出辦法離開地球,要麼就將永遠地消亡。霍金認為人類在幾千年內就會將地球變為一片不宜居住之地。此外,在更遠的未來,人類很有可能遭遇小行星撞擊或其他來自太空的危險。
4、黑洞不存在
霍金2014年1月提出這一論斷時,一度震驚了科學界,因為這與他自己的理論相悖。霍金認為,至少以目前為止人類概念中的黑洞來衡量,黑洞是不存在的。
他進而認為所謂的“事件穹界”同樣也不存在。按照相關理論,“事件穹界”是一條無法觀測到的邊界,邊界內可以留存包括光在內的一切物質。
5、女人們完全是個謎
霍金或許為解開宇宙的謎團奉獻了一生,但據英國雜誌披露,這位科學巨匠一天中大部分時間在思考的卻是……女人。
用霍金自己的話說,女人們對他而言“完全是個謎”。霍金曾有兩次婚姻,但都以離婚告終。
6、人類與外星人接觸是危險的事情
霍金十分確信在地球之外的其他世界存在著智慧生命,但他警告人類應當想盡一切辦法避免與這些外星生命接觸。
霍金表示:“我們只需要看看自己,就能知道這些外星生命會如何變得讓我們寧願沒碰見過他們。如果外星人來拜訪人類,我想其結果會變得與哥倫布到達新大陸時非常相似,那對美洲土著可並不有利。”
7、天堂不存在
霍金不止一次地否定過生命在死後依然延續的觀點。他認為,大腦就像一臺電腦,“零件壞掉的時候就會停止執行。對於停止執行的電腦而言,死後既沒有天堂也沒有生命的延續”,因此,神鬼之說也不存在。
霍金作為天文界的元老級人物,他說的每一個言論都會引起人們的重視。可能有一些言論超出人們的認知,但是我們也不能單純的否定這些言論的價值。這畢竟是宇宙發展的一個方向,未來的事情誰又能說的清楚呢?
(2017-10-19)
霍金是目前地球上最聰明的人,也是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對於宇宙的認識確實得到真實的印證,特別是霍金在黑洞研究中取得不俗成績,美女小倩也曾經在其他文章中專門的進行過介紹,也系統的闡述了霍金本人對於宇宙發展方面的見解。大家有興趣可以專門的去看一看。
今天小編準備給大家介紹的是霍金關於地球和人類未來命運的一些預言,這些最新的預言說明什麼呢?霍金每一個預言是不是正確的呢?美女小倩覺得霍金是一位關心地球未來命運的人,他本身有一種使命感,所以才會不斷的警告人類,因此霍金的一些說法應該引起人類的注意。
霍金第一次地球人類的預言就很令人震撼,他在接受英國時報採訪的時候指出,由於人類盲目的向太空釋出資訊,這樣很可能引來外星人的窺伺。霍金的擔心是一旦外星人真正的鎖定地球的話,那麼人類和地球的生物界將面臨徹底的滅亡。因為外星人能來到地球,首先說明他們的科學比人類強悍很多倍。
同時霍金警告人類,千萬不要相信所謂的外星人幫助地球人的言語,因為這些論點根本站不住腳。比如西班牙人發現美洲新大陸的時候,並不是對那裡的土族居民報以友善的態度,反而是無情的殺戮和掠奪。其實外星人的心態和西班牙人的心態會有區別嗎?看到一個文明很低階的星球,外星人自然會進行掠奪。
霍金的第二個預言是地球將百年內面臨滅亡的可能性,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覺得霍金這樣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可是實際上來說霍金的預言很可能會成為現實。我們可以看到地球的自然環境在不斷的破壞,地球上的極端天氣也在不斷的增加,世界各個地區受災的情況日益嚴重。
地球的自然災害增加,責任實際上就是人類盲目的發展,隨著人類城市的不斷增加,自然生態就在不斷的破壞。人類很多地區已經開始缺少水源,甚至糧食生產也在不斷的萎縮。世界上貧窮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因此霍金的預言並沒有錯,反而地球很可能在百年內走向滅亡。
霍金還有一個著名的預言,那就是在2032年地球進入冰河時代,到時候很可能全球變冷。這點最近很多科學家已經發現端倪,最顯著的一點是,科學家發現太陽的活動週期開始減弱,也就是說太陽釋放出的熱能開始逐步的減少,因此科學家認為未來二十年左右地球很可能進入小冰河時期。
(2017-10-22)
近日一項舉世矚目的新一代尋找外星生命已經啟動,斯蒂芬·霍金教授是本項研究的科學家之一,他同意了投資達1億美元的外星電波訊號監聽計劃,我們將透過兩個強大的射電望遠鏡監聽宇宙中可疑的訊號,對距離地球最近的100萬顆恆星進行監聽。第三臺望遠鏡將尋找微弱的鐳射訊號,靈敏度是此前的50倍。我們有望在不久將來發現可疑的微弱無線電波,霍金認為它們應該存在,銀河系內不止有我們。
本項計劃也得到一位俄羅斯億萬富豪的支援,1億美元來自這位土豪的捐贈,這是最大規模的探索任務。10年內會投入1億美元尋找可能存在的智慧生物,但我們還沒有計劃向它們傳送文明資訊。斯蒂芬·霍金教授此前認為,那裡肯有外星生命警告人類不要試圖聯絡他們,霍金支援尋找外星人的專案,前提是不要與它們接觸。
霍金認為在無限的宇宙中,必然有其他生命存在,在宇宙的某個地方存在某個智慧文明:
位於西弗吉尼亞州的羅伯特·C·伯德綠岸射電望遠鏡將市本項研究的主要觀測站,還有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的Parkes望遠鏡:
新專案的啟動儀式在倫敦英國皇家學會舉行,位於西弗吉尼亞州的羅伯特·C·伯德綠岸射電望遠鏡將市本項研究的主要觀測站,還有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的Parkes望遠鏡。此外,位於美國的加州的望遠鏡將探測光學鐳射傳輸訊號。我們在過去的五十年中學到了很多,比如如何尋找從太空尋找訊號,尋找智慧生命是一個偉大的冒險,斯蒂芬·霍金教授相信在宇宙中存在外星生命,我們將發現它們。
尋地外文明專案SETI是目前最著名外星人搜尋計劃,旨在對地外文明進行搜尋,任何人只需要下載一個免費程式,就可以加入到搜尋地外文明的工作中,利用空閒的計算機協助科學家解析監聽訊號。目前該計劃獲得了私人捐款後項目得以維持,加利福尼亞州的艾倫望遠鏡陣列也因為經費問題停止了執行。
在新的計劃中,科學家將對100萬顆恆星進行全面監聽,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為4.2光年外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毫無疑問,尋找外星生命科學是21世紀最激動人心的任務,這將是SETI計劃的全面提升。霍金再次警告,一旦我們發現外星文明訊號,先不要與它們聯絡。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millet”:哦哦哦,竟然換圖片和換天眼了?
(2017-10-20)
上月22日,《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上映,在豆瓣得到了史上最低的2.0分後,該片導演畢志飛發文討伐豆瓣,但引來更猛烈吐槽。各大院線緊急撤檔,電影最終收穫220萬票房。
畢志飛以一敵眾的勇氣值得敬佩,他明知不可而為之的行事風格,讓人們好奇,這究竟是何方神聖?
點開他的個人簡介,我們得知,他是北京電影學院碩士,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攻讀博士。
簡介中還有一句極為亮眼的話:“撰寫了博士論文《藝術與商業融合的不懈探索——馬丁·斯科西斯導演研究》,被譽為是國內對美國導演馬丁·斯科西斯研究最為全面、深入的一項研究。”
看到“最全面、深入”這幾個字眼後,我們今天的槍手灰狼坐不住了,作為馬丁·斯科塞斯的忠實擁躉,他在孔夫子舊書網裡找到了這篇論文,並讓店家寄了順豐到付。畢志飛挺厲害,足足寫了172頁,讀完後,我們的灰狼整個人都不好了。
百度百科搬運工畢志飛
作者|灰狼
作者簡介:與畢志飛同為電影學博士,被電影耽誤了半生的理工科碩士,現為西南某高校教師,曾在加拿大遊學,運營【映畫臺灣】的三個臭皮匠之一。目標是未來能躋身畢志飛一代的導演行列。
十一黃金週,我最期盼的不是院線的新片,而是一個來自湖北襄樊的快遞。
這份快遞裡裝的,就是傳說中迄今國內最權威的馬丁·斯科塞斯論文,它的作者叫畢志飛。
作為馬丁·斯科塞斯的忠實粉絲,我對這篇論文渴望已久;作為一名電影學博士,我對畢志飛先生惺惺相惜;作為同在海外遊學過的一份子,我對他走訪美國各大高校和電影機構的經歷深感興趣。我希望能在這篇劃時代的論文中找尋更多的一手材料,期待能從中讀到更別緻的觀點,為此我齋戒三日、沐浴薰香,方才捧起這傳說中的論文。
但是,當我翻開論文第一頁,畫風就突然不對了。
饒是我再放低期待,也沒料到畢志飛博士竟然是個“搬運工”,在我們這一行,研究電影史的博士們都戲稱自己是“史料的搬運工”。搬運工也分三六九等,高階一點的是外文資料搬運工,中間的是故紙堆搬運工,再次之是二手資料搬運工,而畢志飛是百度百科搬運工。
我記得在母校的電影學碩士班,同學們為了爭搶寫哪個導演而吵得面紅耳赤。他們的論文我看過不少,除了頁數少點之外,都比畢志飛的這篇寫的好。
有一點我可以確定,如果我當初把一個導演研究的選題送到導師那裡,被當場斃掉是小事,沒準還會被踢兩腳。
博士論文寫導演研究是個不成文的禁忌,因為導師擔心我們寫成毫無營養的加長版碩士論文。我周邊的博士們沒人敢這麼幹,能幹出這事的,我只見過畢志飛。
然而畢志飛先生,竟然在我們最高的學府——北京大學,通過了導師首肯,通過了博士開題,還通過了最後答辯。
更恐怖的是,在拜讀完整篇論文之後,我吃驚地發現此君電影史視野、理論素養、甚至外語水平都低於一個普通文科博士的及格線(我暫且不提他那讀不通順的英文摘要)。然而他竟然是“第一個從北京電影學院考入北京大學的全日制博士”。
我瞬間凝固了。
作為一名博士,最基礎的應該是蒐集文獻的能力。在這篇論文的參考文獻部分,中文圖書有108部,中文期刊86篇,英文文獻9部。嗯,只有9部,於是我試著把他所有的英文註釋摘錄出來:
1、Martin Scorsese: A Journey(14頁、22頁、53頁、94頁、111頁)
2、Virgin Film Scorsese(18頁)
3、The Scorsese Connection(22頁)
4、Scorsese’s Men: Melancholia and the Mob(26頁、32頁、103頁)
5、The Philosophy of Martin Scorsese(44頁)
6、The Scorsese Psyche on Screen:Roots of Themes and Characters in the Films(89頁、98頁)
這6部外文書的13個引注,就是畢志飛所有的外文引用了,這些註釋大都是些無關痛癢的瑣碎資訊,基本上是為了做注而做注。等等!不對!不應該是9部外文書嗎?其他的跑哪兒去了?
我前前後後核對了5遍,仍然只有6部英文書的引注,參考文獻上的1、6、8條在正文中神奇地消失了……
太不可思議了!
如果按每頁兩個註釋來計算,畢志飛140頁正文中的註釋總量應該不低於260個,13個英文註釋,按比例來算不到5%。
我想說,很多中國電影史的博士論文,外文註釋率也能超過5%。
畢志飛博士怎麼也算是喝過洋墨水的人啊,何況他的這篇文章“得到中國留學基金委的資助,期間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電影電視廣播系做了為期一年的訪問學者,走訪了美國紐約大學、南加州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環球電影製片廠等著名美國電影院校和機構”。有這些讓人眼饞的天時地利,他只做出了5%的資料……
這讓我開始懷疑國外學術環境,也開始懷疑人生。
外文的論文、雜誌、報紙文獻總該有點吧?有點外文網站連結也行啊!然而參考文獻裡一概沒有。那個,別告訴我一個留洋的博士不會使用國外搜尋引擎!
我不是專業研究馬丁·斯科塞斯的學者,連我都知道在畢志飛寫博士論文的2010-2011年還有很多有價值的外文讀物業已出版,譬如:
A Personal Journey with Martin Scorsese Through American Movies(1997)
Martin Scorsese: Interviews(1999)
Martin Scorsese : A Biography(2007)
Scorsese by Ebert(2008,羅傑·伊伯特所寫的馬丁影評集)
Martin Scorsese's America(2009)
The Passion of Martin Scorsese(2010)
The Collaborations of Martin Scorsese and Robert De Niro(2010)
Martin Scorsese(2010,電影手冊出版社)
Conversations with Scorsese(2011)等等。
畢志飛在文獻綜述中是這樣寫的:“在著作中,在國外大約有十本關於馬丁·斯科西斯的著作,有的偏重於藝術分析,也有的偏重於美學和文化分析,大多出版於上個世紀,最新出版的一本著作是2007年由美國肯塔基大學出版社的美國學者馬克·科納德寫作的《馬丁·斯科西斯的哲學》,之後到目前並沒有新著問世。”
當真是睜著眼睛說瞎話的畢志飛!
真相是,在畢志飛撰寫博士論文的時間點,關於馬丁·斯科塞斯的國外出版物僅英文版就不下50本,而在2007年到2011年之間出版的英文書籍也不下10本。
就算你在德克薩斯大學圖書館沒找到,也拜託在美國亞馬遜上查一下嘛!
Scorsese by Ebert為羅傑·伊伯特關於馬丁電影的影評集,2008年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
還有像古拉爾尼克與斯科塞斯合作的《藍調百年之旅》(Martin Scorsese Presents the Blues : A Musical Journey)2005年已經在內地翻譯出版,畢志飛竟然直接選擇無視之。當我翻回“論文創新點”部分,我又發現畢志飛先生信誓旦旦地要對斯科塞斯的電影音樂做“一定的摸索和嘗試”。
我極少見國內電影學者研究電影音樂,當真是勇氣可嘉,然而當我讀到相關的部分,發現畢志飛竟然連《憤怒的公牛》中馬斯卡尼的《鄉村騎士》間奏曲這樣通俗的例子也舉不出來。
讓人哭笑不得的畢志飛!
《藍調百年之旅》,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如此來說,畢志飛這篇論文基本上就是對國內舊有的中文資料文獻的堆砌了。
即使這樣,這篇文章堆的也很沒水平。
我不喜歡揭人傷疤,我只說事實。
整篇論文164頁,主幹部分有5章,第一章寫老馬生平(28頁),第二章是劇作和敘事(19頁),第三章為視聽語言(28頁),第四章是所謂的美學文化分析(28頁),第五章是關於中國電影的思考(24頁)。
換句行話來說,這就是典型的學術八股,酸腐臭氣撲面而來,分類框架之野蠻粗陋,估計連電影學碩士們看到都直搖頭。
畢志飛在論文中將馬丁·斯科塞斯定義為“商業體制內的作者導演”,通篇都在圍繞“藝術與商業的融合”這一含糊命題做文章。按我說這樣的導演多了去了,弗蘭克·卡普拉、威廉·惠勒、霍華德·霍克斯、奧遜·威爾斯、曼凱維奇他們統統都是。
圍繞馬丁·斯科塞斯的一些極其重要的線索也被畢志飛先生無視了,比如說他曾經深受美國地下電影和實驗電影的影響——馬丁曾無數次提到雪莉·克拉克(Shirley Clarke)對自己的影響,而他早期的作品也有很強的實驗傾向。
別告訴我你真的懂馬丁·斯科塞斯!
我心中的那個馬丁·斯科塞斯,是努力將傳統型別和現代元素、將古典敘事和現代電影技法進行綜合的那個人。
斯科塞斯的電影的確有很多的現實主義元素,但是能將《紐約,紐約》和《純真年代》這樣的影片也解釋成現實主義(第42頁)的,我只見過畢志飛!
我只能期待畢志飛博士從理論深度上高屋建瓴了。
但是,畢志飛在運用敘事學、精神分析、女性主義和接受美學等理論的時候,頻頻引用的都是二手文獻。我可以列舉一下,像彭吉象先生的《影視美學》、童慶炳先生的《文藝心理學教程》、宋家玲老師的《影視藝術心理學》,僅上述三本書的引用數量就超過了全註釋的5%。
這些本科教學課本固然經典,然而一個博士對本科教材有如此強烈的依賴感,那麼他童年肯定缺失了什麼。(我不是瞎說,我只是按照畢志飛的邏輯運用了一下精神分析。)
在第104頁,畢志飛是這樣表述的:“依照心理學家榮格的理論,如果要對義大利民族的集體無意識進行一個分析的話,那就是崇尚藝術,而且崇尚現實主義理念。”
我也可以這麼說,如果要對畢志飛的無意識進行一個分析的話,那就是在黑馬丁·斯科塞斯,而且是一個高階黑。
畢志飛可以把弗洛伊德的戀母情結與勞拉·穆爾維的窺淫癖式凝影片頻套在斯科塞斯頭上(通常這都是電影學博士們在論文寫作中極力要避免的傾向),那麼我也可以把肛門期壞乳房這些套在畢志飛頭上。
同樣是法國片,《朱爾與吉姆》《廣島之戀》後的括弧用了法文,《去年在馬里昂巴德》後的括弧卻用了英文。
我想一個電影學博士一定是很懂視聽語言的,畢竟常常拉片子嘛,何況還是十年磨一劍的導演。
畢志飛很努力,在文中貼了不少截圖,親手畫了部分影片的機點陣圖(畫的當然是奇醜無比)和分鏡表,但是我沒搞懂他忙活這麼多有什麼實際效果,除了湊頁數。
畢志飛手繪的《禁閉島》機點陣圖。
文中是這麼總結的:“複雜的鏡頭排程不是在炫技,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和影片內容很好地統一在一起,有效幫助了主題與故事的傳達”。
這種話都是廢話,這種所作所為,就是在注水。如果視聽語言掌握的好,他的《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就不會如此捱罵了。
搞了半天,他只看到《窮街陋巷》《好傢伙》《純真年代》中的那幾個經典長鏡頭,這些段落早就是婦孺皆知的課堂教案。
我說你至少得提一下《憤怒的公牛》《好傢伙》裡出色的滑動變焦(Dolly Zoom)吧?
畢志飛接著寫道:“在《計程車司機》結尾特拉維斯大開殺戒的一場戲末尾,用了特殊俯拍長移動鏡頭,這種鏡頭角度在那個年代是很少應用的。”(第61頁)
然而熟悉電影史的人都知道,這種鏡頭在弗裡茨·朗和奧遜·威爾斯那個年代都已經司空見慣了。
而在第四章“新好萊塢電影的主將”一節中,畢志飛橫向比較了斯科塞斯和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以及弗朗西斯·科波拉,大量堆砌出來的人物生平讓我再次確認他是一個百度百科搬運工。
我到底發現了畢志飛的一項優點,那就是第五章“馬丁·斯科西斯藝術與商業融合的策略分析及關於中國電影的思考”的寫作。在這裡,他擅長的官樣檔案和學術八股能力發揮的淋漓盡致。
可這部分(至少有17頁)跟馬丁·斯科塞斯有毛關係?
有人說畢志飛不久要進廣電總局,我覺得這事很靠譜,那些罵他電影還想當導演的人你們得注意了!
還有,畢志飛先生寫東西的文風是這樣的:
短短四句話,三句話用“這部電影”四個字打頭,感情他跟老外說英文的時候,每句話開頭一定是I(我),一定是這樣的。
如果畢志飛先生要進電影局工作,日後行事恐怕還得更嚴謹一些。因為我在文章中不幸發現了幾處錯誤:
在第47頁他如此寫道:“影片(《賭城風雲》)的開始是一場汽車爆炸的戲,斯克西斯飾演的賭場大佬羅斯坦衣著光鮮地上了汽車,但隨後汽車發生爆炸。”然而,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知道這個角色是羅伯特·德尼羅演的。
在第85頁則出現了這樣的句子:“(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在2010年《禁閉島》中的表演可以說是他繼憑藉《血鑽》獲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之後的又一新的突破。”
畢志飛博士竟然將小李子得奧斯卡的時間提前了9年。飛沙風中轉,小李子的梗從今天開始由你接了。
“對馬丁·斯科西斯最全面、深入的一項研究”,《藝術與商業融合的不懈探索——馬丁·斯科西斯導演研究》這篇論文註定難以被超越。
憑藉它,畢志飛通過了盲審,通過了畢業答辯,從北京大學這座殿堂級學府拿到了博士學位。
這樣的奇蹟,不知道幾百年後才能重現第二次。
因此我決定收藏這篇論文,這是我從網上買的,16塊+23運費,和你那部電影的票價差不了多少。
所以別怪我沒曬票根。
豆瓣上的2.0評分我也沒有做貢獻。
最後我需要感謝畢志飛先生沒有將博士論文交付出版社,今天我手裡的就是限量版。
豆瓣讀書欄也少了一個2.0的評分,應該是皆大歡喜的吧。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bmwbenz2003”:電影爛小事,學術造假大事
網友“PaTaPon”:這不是造假那麼簡單。這玩意怎麼過審?這傢伙怎麼畢業的?
網友“老魚頭”:雖然文章內容太專業,但是故事還是我爹是誰誰的套路嘛
網友“秋月寒”:支援查到底,逐夢北大
網友“青春ing”:好專業呀,不明覺厲。
(2017-10-06)
一直以來大家對於霍金的預言肯定都是非常的關注,因為霍金作為世界上非常著名的科學家以及天文學家還有物理學家,一直以來都給大家提供了非常多的關於外太空比較珍貴的資料,而且還有很多霍金預言也讓很多科學家深信不疑,近日霍金預言表示,人類將來如果想能夠繼續生存,就必須要離開地球,才可以讓人類的生命的延續。
霍金表示因為我們目前可以想見很多種非常艱難的挑戰,在未來各種挑戰當中,人類如果想能夠延續生命,就必須要能夠找到承載人類生命延續的星球,必須要能夠在太空當中找到一個適合移民,並且能夠讓生命更好延續的星球,這樣才能夠讓生命繼續的發展,這樣的言論讓很多人感覺到非常的驚奇,因為現在不少人認為霍金的預言都是假的。
其實對於霍金的預言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預知真假,因為霍金的很多預言都是要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之後才能夠有認證的標準,所以這就讓很多人感覺到不可靠,而且不少科學家也經過天文資料來進行預測和計算,其中霍金的很多預言都沒有達到實際的認證標準,對於真偽性來說,也具有讓很多人感覺到疑惑,不過霍金認為人類生命如果想要發展,必然是需要離開地球的。
因為對於不同星球的生命體來說,霍金認為人類在地球上才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護,但是轉移到其他星球肯定會面臨很多的挑戰並且威脅,尤其是地球的壽命也將面臨終點,所以人類必須要將自己生命延續的出路找好,這樣才可以讓地球在毀滅之前,能夠讓人類得以生存,也可以讓人類不會被滅絕。
霍金認為人類所居住的星球在下一個1000年就會發生毀滅性的災難,所以霍金認為在未來的各種災難和基因改造病毒以及全球變暖的過程中,終將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存,所有人類轉移生存的星球也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樣才可以讓人類的生命不會被滅絕,也要找到合適的方式在另外一個星球繼續生活。
(2017-10-18)
10月20日下午,華為Mate 10中國發佈會上,霍金親傳弟子、近代鉅著《極簡宇宙史》作者,物理學博士,克里斯托弗·加爾法德蒞臨釋出會現場。現場,克里斯托弗手持麒麟960晶片成為HUAWEI Mate 10“最佳”的代言人。
我們都知道,Mate 10搭載了這顆智慧芯,但事實上就連克里斯托弗也不敢自定義何為人工智慧,但克里斯托弗認為,我們人類卻可以透過諸如Mate 10和人工智慧的結合,藉助它幫助我們獲得更多,學習語言、學習任何生活技能變得更為簡單、便捷。
就在這一天,華為2017年度的壓軸旗艦手機HUAWEI Mate 10系列搭載華為人工智慧手機晶片、新一代徠卡雙攝像頭和HUAWEI FullView Display全面屏正式亮相在國人的面前,這款開啟“智慧”時代的智慧手機不僅在德國慕尼黑震撼了世人,同樣也在中國的舞臺上展示了自己對人工智慧的理解和應用。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先生表示,華為人所認為的人工智慧時代會更聚焦創新,在智慧場景、智慧互動、AI等方面發力,以華為自身作為智慧社會的使能者和推動者,先推動移動端人工智慧發力,再推動更多人工智慧在各行各業的前行,與消費者一起向更智慧的人工智慧時代邁進。
有一句話可以這麼概括—華為或許不以人工智慧的功臣自居,但願意做“人工智慧”的先行者。而這一天所釋出的三款具體的產品正是以此為基礎所打造的!
“智慧芯” 想你所想!
霍金先生的親傳弟子克里斯托弗覺得麒麟970這塊智慧晶片集成了55億個電晶體是”Amazing”的!
它不僅強大,更擁有華為手機所堅持的“會自主學習、能夠自主思考以及更懂你”三個基礎的人工智慧的需求。也因此,餘承東先生認為—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其實就是人類社會又一次技術革新時代的到來。採用TSMC 10NM工藝的這顆小小的晶片上,包括8核CPU、12核GPU、雙ISP、以及創新的HiAI移動計算架構,首次整合NPU(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專用硬體處理單元,AI運算能力相比四個Cortex-A73核心有大約25倍效能和50倍能效的優勢。
幾個短短的場景演繹,將Mate 10“智慧芯”真正智慧的一面展露無遺:包括電腦模式、智慧識屏、隨行翻譯等等。這些通俗易懂的“思考”方式讓人們的出行變得井井有條的同時,又讓人類的訴求在不經意間做的妥妥當當的。
加上基於對海量資訊處理能力的提升和基於Android 8.0的EMUI 8.0,華為還將UI美學設計運用到極致,將全面屏帶來的視覺震撼提升到新的高度。
遍佈中高階需求 Mate 10三兄弟稱雄!
這次的釋出會和在德國的釋出會釋出的三款產品沒什麼不同,但三款產品遍佈了中高階所有層次的使用者群體。以Mate 10為例,其依舊沿用了經典的16:9長寬比例,但更高的亮度、更低的功耗使得它的出現比前作更驚豔,而2560*1440解析度RGBW顯示屏的應用正是導致其如此出色的原因之一。
Mate 10 Pro顛覆性的使用了18:9全面屏設計,6英寸OLED HDR顯示屏、2160*1080OLED顯示屏的搭配,使得Mate 10 Pro擁有震撼無比的全面屏效果,顯示內容更多、螢幕更驚豔!
有了Mate 10和Mate 10 Pro, Mate 10保時捷設計怎麼可能缺席呢?
依然是成熟的保時捷線條、依然是出色的保時捷配色,以及和Mate 10 Pro一樣的全面屏。甚至這款手機在釋出會現場,都是單獨一個區域擺放著的,不可觸控、只可以近距離的感受它的美!
“德味”升級 智慧攝影也瘋狂!
從2016年與徠卡展開深度戰略合作以來,雙方在技術層面上的合作愈發讓人感受到強強聯手所帶來的魅力!HUAWEI Mate 10系列搭載與徠卡聯合設計的全新一代雙攝鏡頭,配以徠卡SUMMILUX-H雙鏡頭模組,採用雙f/1.6超大光圈,夜間拍照實現高光不溢位、暗部有層次。
得益於全新的麒麟970和自主研發的雙ISP處理器,基於人工智慧技術,HUAWEI Mate 10系列在拍攝過程中可智慧識別13種場景並自行調整引數,避免出現曝光、偏色問題,還原真實場景,幫使用者拍攝出優質照片。透過AI技術的加持,可以實現精準虛化和AI高倍變焦功能。同時,華為攜手戰略合作伙伴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啟動了2017華為新影像大賽。
華為“新影像發展計劃”希望與全球手機使用者以及產業夥伴一起,共同探索下一代影像文化的可能性。也就是說,華為Mate 10已經作為手機攝影的引領者,讓使用者從拍攝樂趣中找尋到屬於“智慧手機攝影”所帶來的極致魅力!
釋出會的尾聲依然有精彩的彩蛋出現,這一次是保時捷設計HUAWEI Smartwatch、HUAWEI WATCH 2 Pro、HUAWEI VR 2。
保時捷設計華為Smartwatch依然是由高階設計品牌保時捷和華為合作推出,兩者將全新的4G(eSIM)技術與功能性設計結合在一起,綻放出美學與功能均衡的典範;而華為Watch 2 Pro也同樣如此,除了延續上代產品在運動健康監測以及移動支付上的優勢,還支援全新的虛擬SIM卡服務(eSIM技術),無需實體卡,透過手錶即可完成撥打電話、收發簡訊等操作。
華為VR 2的推出,與其說是作為小眾產品的延續,不如說是華為依賴更震撼的創新式設計和更強悍的高畫質雙屏設計,讓使用者感受到屬於虛擬影院所帶來的真實巨幕體驗。在家看大片、連線電腦主機接入VR平臺暢玩大型VR遊戲不再是夢!
未來是否真的已經來臨?10月20日就已經正式開售的華為Mate 10,11月15日即將開售的Mate 10 Pro和Mate 10保時捷設計會告訴你真相。
其實,我們所見到的遠不止已經介紹中的這麼多,“未來已來”,華為也同樣期待人們挖掘更多!
(2017-10-21)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張麗 通訊員袁瑞雪)日前,第八屆“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頒獎典禮暨“現代經濟與金融研究中的歷史維度”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瞭解到,共有三篇博士論文獲第八屆“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每篇獲獎論文獎勵10萬元、獲獎者導師獎勵2萬元。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瞭解到,中國人民大學李黎力(博士論文《明斯基經濟思想研究》)、中國人民大學羅煜(博士論文《論經濟從貨幣化向金融化的轉型》)、湖南大學胡榮尚(博士論文《我國中央銀行溝通對公眾預期的影響研究》)榮獲第八屆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三位獲獎者的導師——賈根良教授、貝多廣教授和張強教授獲第八屆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導師榮譽獎。
“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由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A·蒙代爾(Robert.A Mundell)教授和我國著名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學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前校長黃達教授共同冠名,2002年12月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創設,每兩年評選一次。該獎項原為“黃達-蒙代爾優秀博士論文獎”,後更名為“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
“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的獎金標準為:每篇獲獎論文獎勵10萬元、獲獎者導師獎勵2萬元。設立該獎的宗旨是推動中國經濟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繁榮經濟學科研究;搭建經濟學特別是財政金融學科領域博士培養的國際交流平臺;倡導相容幷蓄、嚴謹求實的學術品格;激勵更多的傑出青年學者為新世紀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聰明才智。
(2017-10-17)
宇宙之大,在地球之外很有可能存在著其他高階文明,我們人類科學家早在上世紀就開始這一龐大的科學探索,不斷在宇宙中去探索未知區域。從之前的登月計劃,再到火星土星金星上的探測器發射,足以看出地外文明尋找的步伐在加劇。
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說,我們已經找了外星文明有接近100年的時間,但是絲毫沒有外星文明的實質性發現,如果他們的存在還沒揹我們所發現,那麼有很大的可能就是外星人的文明等級高出我們人類好幾個級別,讓我們在宇宙中如同大海撈針。
之前,科學家為了加快發現外星文明的蹤跡,一直在宇宙中故意暴露我們人類的位置,希望用這樣的方法來被捕捉到外星人的所在地,然而這種方法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不斷暴露訊號,大量的人類地球座標的位置已經在宇宙中四面八方散發,卻沒有得到有力的回應。所以,科學家霍金卻提醒這些暴露位置的研究者,不能再這樣暴露下去,因為我們人類很有可能被外星人監控著,雖然我們搜尋不到他們的位置,但是不代表外星人可以找到我們。
的確,霍金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暴露地球座標的事情已經實施了長達百年,完全沒有獲得絲毫進展,那麼這就跟了無音訊一樣,這樣的研究方法根本不能再用下去,只會徒勞無功,甚至給地球帶來災難。所以,在目前尋找地外文明必須要警惕進行,不能有一絲馬虎,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真↘しの♉€”:監控個屁!動不動幾千光年!即是發現幾千光年以外的生命星球,也只是發現幾千年以前的狀況
網友“叮叮咚”:外星人看我們如同對待原始部落
網友“煙臺使用者66xxxx658”:看來99年的事情保不住了
網友“李輝”:這逼科幻片看多了吧?天天外星人,誰見過外星人,美國51區可能都是陰謀
網友“呵呵”:我去年買了個登山包,超耐磨!
網友“蒼梧之野”:三體
(2017-10-20)
近些年人們的科技已經發展的十分迅速了,不過對外星人的好奇心也已經變得更重,所以也開始利用這些高科技對這個專案進行著不斷的研究和探索,科學家一直想要找到他們存在的證據,也想要找到他們生活的行星,不過真的有這些星球和這些外星人嗎?
霍金曾經說過,這些外星人雖然令人們無比的好奇,但是如果真的去尋找,可能會讓人們走向消失,也就是滅亡,在他的眼中尋找他們絕對是件瘋狂的行為。之前人們發現竟然真的有和地球相似的星球,只不過距離我們有些遠,這讓科學家們興奮了一段時間,而且其中還有些研究可以說明,或許在20年或者是用不到20年,我們就可以找到這些外星人,現在這個計劃就被稱為了SETI。
美國就曾經在72個恆星的系統裡面找到了962顆以上的行星,他們有些和地球相似,但是有些卻並沒有,基本上都是木星之類的星球,就拿開普勒-10c來說,他的質量要有17個地球那麼大,而科學家們覺得在銀河系中可能會有400億個這型別的行星。
如果說這些行星中真的有一些已經有了高階的文明,甚至是比我們人類更加高階,那麼他們的科技和能力一定是在我們之上的,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人類究竟要怎樣聯絡到或者是發現到他們呢?現在的辦法似乎只有一個,比如說專業的望遠鏡來進行監測。
不過實際上人類也可以用無線電波來和其他星球取得聯絡,上百年前就已經有人用無線電波向宇宙中發出訊號,據說當年第一次發出去的就是1910年的《鄉村騎士》音樂劇,不知道外星球的生物聽到後究竟是什麼反應呢?總之人類是沒有接到任何的反饋。
我們的訊號是在100年之前發出的,如果說近距離的星球上真的有那些生物和文明,那麼他們一定會收到訊號。另外英國在1922年的時候也曾經發出過訊號,除了這些還有一些電視廣播或者是雷達之類的訊號被髮出。
可是實際上這種做法真的是危險的,畢竟外星人的文明會比我們更高階,如果他們有計算機病毒,透過這些訊號進入我們地球,那麼我們的處境也將很堪憂。
(2017-10-19)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連結,不保留本文連結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