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燁落入凡間,華大基因突變

尹燁落入凡間,華大基因突變

科學,最終還是臣服於慾望。

文/任雪芸

編輯/王芳潔

2021年中,79年出生的尹燁代替84年出生的徐訊,成為了華大集團的執行長。那時他已經挺紅了,算是科學和商業界雙重的流量明星,在抖音上,尹燁的粉絲數超過了260萬。

大約是次年4月,這位明星開始在自己的抖音賬號上,為華大的益生菌帶貨,你可以說這是一次流量變現。他的戰績也斐然,短短几個月時間,尹燁抖音櫥窗的銷售額超過了2000萬元。

不過,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實尹燁購物車裡的連結——優美達牌益生菌並非華大基因的產品,它來自於華大集團旗下的另一家公司——華大精準營養,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兩家兄弟企業。所以,儘管對於尹的這次擢升,華大集團內部人士給的說法是,華大內部推行高管輪崗制度,那時剛好就輪到他了。但不管怎麼說,集團CEO的這個身份,讓尹燁的帶貨更名正言順了。

此後,尹燁的抖音賬號風格驟變。相關帶貨影片不僅出沒頻繁,內容也直截了當。它首先宣傳益生菌具有諸多功效,包括保護腸道、促進排便、解酒、減肥、降尿酸、緩解失眠,甚至是促進女性私密健康,然後再一錘定音,直推產品,價格倒也不算貴,通常只有幾十塊,一兩百塊,明顯的大眾消費定位。

大概是人紅是非多,這件事也給尹燁招來了麻煩,近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在其個人公眾號上發文《表揚尹燁證明自己賣假藥:公佈幾十篇論文無一檢驗過其益生菌的任何生物學作用》。饒毅表示,目前國內市場銷售的益生菌產品多達數百種,主要以保健食品或者普通食品的身份存在。

可能尹燁也弄不清楚,為什麼饒毅非要揪住他不放,市場上賣益生菌的公司千千萬,憑什麼只有他被饒毅連續炮轟了6天。

其實原因並不難理解,尹燁和華大之前立的flag太高了。一旦他們開始降維,開始入世,就會讓人感到幻滅。

要說起來,益生菌雖然門檻低,好歹是微生物,與華大的生物科技公司定位還有些相關,但其實這家公司目前還在市場上推出了面膜產品,和其他品牌一樣,華大的面膜也是委託生產,成分也常見,跟生物科技關係不大。此外,華大旗下甚至還有保險經紀公司,這可真的連生物學都算不上了。

很多人認為,華大急著賺錢,是因為華大基因在走下坡路,比如其2021年的淨利潤同比下降了30.08%,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又預計同比下降33.70%~46.59%。

但這種說法其實不成立,因為華大系並不止有華大基因,幾天前剛剛獲批科創板上市的華大智造,目前已實現可觀的淨利潤。

說起來,還是慾望決定了這家公司的走向。早在2018~2019年間,針對華大發力三產業務,聯席董事長王石就曾經提示過,現階段的公司最該做的是戰略聚焦,而華大走的有點太快了。

某種角度上,公司也是有機體。它也有自己的基因。那麼華大的基因是什麼呢?汪建一定認為是科學,但從現實來看,華大的基因應該不止於科學,至少像它的名字一樣,還有一個大字。

其實當一家公司太想做大了,是很容易發生基因突變的,然後科學便臣服於慾望。

01

在尹燁個人的百度百科中,介紹其為哥本哈根大學生物工程博士。不過饒毅將尹燁稱為“水博士”,因為“根據哥本哈根大學的記錄,尹燁的論文是2015年開始研究,2018年提交。而尹燁同時期任華大基因的CEO。顯然,只有他知道自己這是什麼博士”。

當然,饒毅的檄文後來又受到了哥本哈根大學校友的抨擊,因為這所學校真實存在,歷史悠久,雖然在中國名氣不是很大,但確實出過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不過我們在查詢資料時看到一段有趣的記錄,來自於汪建個人的百度百科,2010年,由中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聯合建立的中丹基因組聯合中心,完成了世界首例古人類全基因組的深度序列測定和解讀工作。

於是一條清晰的時間線就形成了,華大基因與哥本哈根大學首先展開了合作,隨後它的高管獲得了這家大學的博士學位,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此我們只是陳述事實,無意於證明這兩件事的相關性。

在益生菌的有效性受到饒毅質疑後,尹燁在其個人公眾號上發表文章,均歷數華大有關菌群的研究文章,“華大基因發表了SCI收錄論文3565篇,其中與菌群研究相關的有71篇。”尹燁表示。

但是這篇文章沒有回答一個問題。2021年中,剛剛當上集團CEO的尹燁在一次專訪中,對記者說,“不願意掙快錢。”那麼賣益生菌算不算掙快錢呢?

同樣,2018年1月,尹燁在JP Morgan會議上率先發布個人全基因組測序正式進入百元美金時代。但是目前,在華大基因的官方旗艦店裡,各種基因檢測被包裝成了To C的產品售賣,其中個人全基因組檢測的標價為56800元,打完折也要45800元。

這正是這些年,人們無法穿透華大的原因。因為它總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形象,一個是入世的商業公司,一個是出世的研究機構。其實這種特性也不僅表現在華大基因和尹燁身上,其創始人汪建同樣如此。

2019年,我們的同事曾經和汪建面對面聊過,問他:“上市的時候,你為什麼鍾也沒敲,轉身就走了?”

汪建當時回答說:“我為什麼敲那個呢,我怎麼能沾那個東西呢?”

但緊接著他又說:“讓我敲鐘的時候,我要上廁所,那一刻尿頻、尿急了,所以沒有說跟敲鐘過不去。”

你看,短短几分鐘裡,汪建就給出了兩個汪建。

在這兩個汪建當中,有一個是這樣的,按照他本人的說法,他不是一個商業能驅動的人,這是他和王石最大的不一樣。王石是一個正經商業上市公司的老總,而汪建則是一個從基礎科學“拐”過來的,不小心被逼到市場去的人。

而另一個看起來又很不一樣。

2013年,華大集團收購了美國基因測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CG公司),並在CG的基礎上發展起了基因測序儀器業務,也就是當下即將IPO的華大智造。

但是隨著2016年華大智造成立,華大基因的股民們發現,這家被普遍認為具有高市場前景的公司,其實並不在華大基因旗下,這件事一度引發了股民們的反彈,認為華大沒有把好東西裝到上市公司裡。

但其實,華大智造不僅沒在華大基因旗下,從股權關係上來看,它甚至不在華大集團(華大基因母公司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根據天眼查顯示,華大智造的大股東為華大智造控股有限公司,這是一家由汪建全資擁有的公司。

三年前,我們的同事問過王石一個問題,“汪建是一個不接地氣的人嗎?”王石回答說,“你們都產生誤解了。論接地氣,汪老師是高手。”

02

一位從事基因檢測的研究人員至今還記得,多年前曾經去過一次華大基因的實驗室。上百臺Illumina的測序儀擺在那裡,佔到了當時全球三分之一的通量,真是奢侈。

也因為掌握瞭如此大的通量,華大基因曾經對多種亞洲生物進行過基因測序,在全球頂級雜誌發表過多篇文章。

這位研究員認為,在中國,華大基因確實帶動了高通量測序行業的發展,儘管很多研究具有工程性,但它們的成果仍然是很大的學術貢獻。但他同樣為這家公司的現狀感到惋惜。

就2021年華大基因的年報來看,這家公司目前最大的兩塊業務是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和生育健康檢測業務,而精準醫學檢測相關業務其實主要指的就是新冠核酸檢測試劑和服務,生育健康檢測業務則指的是無創產前篩查(NIPT)。

眾所周知,無論是新冠核酸檢測還是NIPT,在基因測序行業裡的科技含量和技術門檻都不算高,尤其是新冠核酸檢測,目前市場上的相關公司汗牛充棟,再加上政府層面的價格控制,目前其單價和毛利率都已出現大幅下滑。

而NIPT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則充滿了跌宕起伏,該項業務曾一度被叫停,放開後又因為過度營銷,飽受爭議。

2018年,虎嗅一篇名為《華大癌變》的文章中,指出出於商業利益且過度營銷,華大的核心業務NIPT(無創胎兒DNA檢測)讓部分醫生做出了不準確的判斷,導致患者放棄全面檢查,最終一些孕婦產出了具有生理缺陷的兒童,給家庭帶來了一生的悲劇。

此後,華大基因的NIPT業務增長急速放緩,尤其是2020年和2021年,基本出現了持平,與此同時,隨著NIPT市場的成熟,這項業務的毛利率也在逐年下滑。

上述研究員指出,作為輔助診療檢測專案,基因測序行業目前公認的最有技術門檻,且最具前景的領域應該是腫瘤NGS檢測,因為相當大一部分的癌症是因為特定基因位點發生了突變導致。而腫瘤靶向藥的原理就是針對這些位點,進行精準醫療。

但是這並不容易,因為產生癌變的基因位點通常有幾十個,沒有精確的靶點之前,為了找到有效的靶向藥,患者通常需要進行大量的嘗試。

而基於腫瘤NGS檢測,就可以精準的鎖定基因突變位點,然後再對患者進行精準醫療。

2015年至今,可能有上千家基因測序創業公司誕生,其中大部分的方向都是腫瘤NGS檢測。“這些年拼殺下來,剩下的不多了”,上述人士表示。

但也有一些公司在競爭中成長起來,目前行業公認的頭部企業為燃石醫學、世和基因等。

顯然,作為中國最早的基因測序商業公司,華大基因在腫瘤NGS檢測領域,發展的並不突出。2021年,華大基因的相關業務收入僅為3.8億元,而燃石醫學和世和基因的營業收入均在5億元左右。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無非是在相關細分賽道上,華大基因的競爭力不顯。

“可能華大太大了吧,所以在每個細分領域,都沒有紮下去。”上述研究員表示。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腫瘤NGS檢測業務本質上是醫院檢驗科的拓展,患者選擇哪家檢測機構,往往決定權在醫生手中。

也因此,當下很多從事腫瘤NGS檢測業務的公司,都在自建一支強幹的銷售團隊,尤其一些藥企背景的企業,在撬動醫生資源方面會更有經驗。

而貫穿科室的能力,顯然並非華大基因的強項,在業內看來,華大基因更側重於服務供應商的定位。

一個例子是,此前華大基因曾經推行過幹細胞儲存業務,當時它的模式就是透過各地代理商合作的方式去落地,但不久後,華大基因與個別代理商發生了嚴重爭執。

2021年至今,華大基因股價一直處於下行區間,今年以來,華大基因股價跌超24%,近8個月跌超42%,相距257.89元/股的最高點,已經跌超了七成。

從連續斬獲19個一字漲停到如今的持續下行,不過兩年時間,華大基因的股價已經回到了新冠疫情暴發之初。

03

其實,當華大基因固守在NIPT、新冠檢測等低門檻領域時,華大系並非沒有走上艱難的道路,那就是華大智造。現在看來,這條並不擁擠的道路,將讓華大系和汪建通往新的高度。

在汪建口中,華大智造是“被美國人逼著來的”。因為在這家公司誕生之前,整個二代基因測序市場和核心技術、專利已經被Illumina、ThermoFisher、羅氏等跨國醫藥巨頭所壟斷。尤其是Illumina,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它擁有對全球二代基因測序裝置的定價權。

儘管華大與Illumina曾經是非常好的交易對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家公司逐漸出現了裂痕。

2013年,為了打破Illumina的壟斷,華大集團旗下美國子公司BetaAcquisition Corporation完成了對美國基因測序公司CG的收購,並推出華大基因自主品牌測序儀BGISEQ-100和BGISEQ-1000。

那麼CG又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呢?上述研究員告訴我們,雖然CG公司在生物資訊學方面的技術很不錯,但具體到基因測序本身,主要的問題還是要繞過Illumina等公司的專利,探索新的實現方法,於是就不可能一開始就達到甚至超越原技術。多年前,他曾經看過CG公司的資料,無論是準確度還是複雜性確實不夠。

但是今天,從發表論文和市面上的應用來看,他認為,華大智造的儀器應該是不會差的。

“關鍵是和Illumina比起來,華大智造儀器的價格太便宜了。”該人士表示,他所在公司也已計劃購買國產裝置。

來自華大智造的相關資料也能證明市場的選擇。事實上,華大智造的誕生,第一目的是解決華大基因的儀器自用,因為矛盾,Illumina不再向華大基因出售儀器及相關試劑,而這無疑是對這家公司的核心業務進行了釜底抽薪。

據瞭解,及至2018年,華大智造才真正意義上展開對外銷售,也就是從那時起,該公司的關聯交易佔比逐年下降,及至2020年,僅剩下18.81%。與此同時,2020年,華大智造也實現了扭虧為盈,當年淨利潤為2.56億元。

但是,這些年來,和Illumina的矛盾,仍然在干擾著華大智造的發展。

自2019年起,Illumina及其子公司在中國境外對華大智造及其子公司、經銷商、客戶發起或可能發起專利、商標侵權訴訟案件。涉訴國家或地區包括美國、德國、比利時、瑞士、英國、瑞典、法國、西班牙、中國香港、丹麥、土耳其、芬蘭、義大利、日本、希臘、匈牙利、捷克等17個國家和地區。

7月15日,華大智造宣佈,已與Illumina就美國境內的所有未決訴訟達成和解。

根據協議條款,Illumina將向華大智造子公司CG支付3.25億美元的淨賠償費。

不日,華大智造將在科創板上市,成為中國基因測序儀器第一股。

不過,即便華大智造正在冉冉升起,在汪建的“天空”中,它仍然只是其中的一顆星。

在汪建的構想中,華大要做“縱橫通吃”的全產業鏈。橫向上體現為:基礎研究、社會責任、科技服務、醫學檢測、個人健康、農業育種、基因工程、生物科技創投,甚至創新人才培養;縱向上體現為:儀器製造、試劑研發、測序生產、資訊解讀、技術轉化、產品推廣等一系列環節。

他曾經明確表示,所有涉獵的產業,不會砍掉任何一個。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5319 字。

轉載請註明: 尹燁落入凡間,華大基因突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