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度攀升的《雄獅少年》好在哪裡?
1905電影網專稿作為近期電影市場的熱度擔當,《雄獅少年》話題不斷。一方面獲得好評無數,豆瓣斬獲8.3的高分,“預測票房25億”“下一部《哪吒》”“國漫之光”。另一方面,也有人指出《雄獅少年》存在“劇情老套”“照搬港片”“人物太醜”等缺點。
當我們拋開這些節奏和輿論,《雄獅少年》這部電影,到底怎麼樣?影片的前半程,老套的熱血漫畫劇情、頻繁出現的無厘頭的“爛梗”、喊口號式的雞湯,不免讓觀感顯得乏味;然而,這個故事的魅力就在於,無論之前有多麼不堪,當結尾少年逆襲成功,就足以讓人熱血沸騰。
那麼,《雄獅少年》到底好在哪裡?
一、配樂
對於一部動漫作品來說,配樂是靈魂所在。《雄獅少年》結尾,少年高高躍起跳向代表著“不可能”的“擎天柱”時,九連真人樂隊的《莫欺少年窮》響起,帶著鄉土味的客家話伴著搖滾進入畫面,坐在銀幕前的觀眾,眼淚不由奪眶而出。
導演孫海鵬表示,早在《雄獅少年》的故事還沒成型時,就已經定下要用《莫欺少年窮》作為配樂之一:“我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它一下子就打到我心裡去了。當時我就知道,不管這個故事最後成了什麼樣,這部片子的結尾一定會有這首歌。因為這就是我要的情緒、我要的少年感。”
伴著歌中不斷重複的“囊來上山,囊來下山”,更是十分契合少年們追夢的場景。客家方言的演唱為故事平添了氛圍感,“道山靚仔咿喲,你為什麼穿著你那破拖鞋,道山靚仔咿喲,你為什麼不去剪頭髮”,如此具有生活氣息的歌詞與片中“廢柴”少年三人組的人物刻畫也是頗為貼切。
這部電影還有一首呼聲很高的主題曲《無名的人》,“我是離開小鎮上的人,是哭笑著吃過飯的人”“要拼盡所有,換得普通的劇本,曲折輾轉,不過謀生”,戳人的歌詞訴說著那些埋藏心底的掙扎和執著。聽完這首歌曲,不少人也會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二、故事
在對《雄獅少年》的諸多好評中,有一句話反覆出現:它“講好了一個故事”。的確,對國漫電影來說,講好故事並非一件易事。
《白蛇2:青蛇劫起》特效製作華麗,而劇作卻成了電影的“七寸”;緊隨《哪吒》其後的《姜子牙》,被寄予了 “國漫崛起”的期待,然而故事結尾處,當姜子牙提著打神鞭走向天梯,所有人都期待著一場“大鬧天宮”的戲碼時,卻被“師祖”三言兩語處理掉始作俑者“師尊”,讓人準備好的熱血一瞬冰涼。
而《雄獅少年》做到的事其實非常簡單,只是將這個故事做好了一個足夠熱血的結尾。
少年高高躍起、溫情的回憶插入、少年落水一瞬帶來的揪心、獅子頭高高掛在“擎天柱”上的耀眼、伴隨著眾人的歡呼影片戛然而止,簡單的鏡頭語言帶來的是值得讓人回味的感動。
對於《雄獅少年》來說,結尾的十分鐘對於整部影片的作用,說是“挽狂瀾之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也不為過。
三、題材
在《雄獅少年》之前,提起國產動漫電影,好像已經和“神話”掛勾,越來越多的孫悟空、哪吒,讓人漸漸審美疲勞,觀眾們也開始期待國漫的“新東西”。
《雄獅少年》的題材一方面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選擇了舞獅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民間藝術,另一方面大膽的立足現實主義,留守兒童、打工社畜、階級差距,影片中的現實給追夢少年蒙上一層悲涼的色彩。
師傅阿強被稱為“活獅子”,為了養家餬口只能放棄夢想;主角阿娟為了給父親治病,中斷夢想走向打工之路;當主角在賽場和女主相遇,她身邊的人讓阿娟意識到,他們並非處於一個階層。
有人質疑現實主義題材是否適合動漫電影,當現實的悲涼和動漫的熱血相撞,主角付出努力實現夢想,回到現實仍一無所有,是否有些悽慘?然而《雄獅少年》不是一部低幼向的閤家歡動畫電影,它的受眾是全年齡向,從《雄獅少年》中,我們感受到的應當是那份沉甸甸的勇氣。
如果阿娟沒有練習舞獅,他瘦弱的身板如何支撐高強度的工作?當阿娟忍受腳傷堅持比賽,這樣的心境也更加磨練他的意志。
對於觀看《雄獅少年》的我們一樣,從這部電影中,我們得到的不是逃避現實的一時之快,而是面對現實的勇敢和堅持不懈的決心。
這樣一部優缺點明顯的國漫,雖然稱不上“國漫之光”,而對於中國日漸發展壯大的動漫電影產業來說,《雄獅少年》仍然能留下重要的一筆,它拓展了故事題材多樣性、發揮了配樂的重要性、人物也更加靠近現實。
在製片人張苗的規劃裡,還有一部《鑄劍少年》和《逐日少年》,前者關於過去,後者是未來的少年。
可以期待,這屬於國漫的“中國少年宇宙”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