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兒童成長的電影。
1、《伴我同行》。
這是一部1986年的老電影,距離現在已經過去35年。這35年間,大家驚訝的發現,故事中的情節依舊在發生,而且還會繼續發生,因為《伴我同行》所展現的不僅僅是那代人的童年,更是每個人的童年。
故事發生在五十年代的美國俄勒岡小鎮,四個一心成英雄的少年離開城鎮去尋找一具小男孩的屍體,以便上電臺電視出風頭,他們家庭各有問題,因此在彼此的身上尋到安全感和肯定。
他們尋找的過程十分艱辛,他們躲過狼犬追逐,在鐵橋上進退兩難,險遭撞死,陷入佈滿吸血蟲的森林沼澤。在尋找的途中,他們學到了謹守原則的可貴,也學到了尊重生命。
2、《壞孩子的天空》。
這是一個青春生活與現實世界碰撞的故事。
影片講述小馬和新志是一對好朋友,作為“壞學生”的他們總是蹺課閒逛、捉弄老師、欺負同學等等。
有一次小馬被人揍打,對方是一個經常被他欺負的學生找來的拳擊手。受到打擊的小馬開始學習拳擊,新志也跟著學,沒想到他卻更有練拳的天分,但他們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麼樣的未來?
3、《愛·回家》。
一部很樸實的電影,但又十分容易讓人動容的電影。
影片講述為了方便找工作,媽媽把7歲的相宇帶去鄉下的外婆家,外婆年事已高,不能說話也不識字。而一直生活在城市裡的孫子相宇,剛開始的時候無法適應鄉下生活。
他開始蠻橫地流露出不滿和嫌棄,拒絕叫外婆,往外婆的鞋子裡撒尿,他厭惡這個地方,厭惡外婆。對於相宇這樣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孩子來說,一切感情都流露在自己臉上,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相宇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態度。
4、《巴黎淘氣幫》。
這是一部洛朗·蒂拉爾導演,馬克西姆·戈達爾主演的作品。
搗蛋鬼尼古拉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陪伴一代又一代的法國人走過了他們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時代,是法國人童年的記憶,所以該影片一經播出就獲得了法國民眾的支援和喜愛。
影片講述了備受父母喜愛的小男孩尼古拉,他有一群想象力豐富又奇怪的同學兼夥伴,生活平靜且愉快。
但是突然有一天,尼古拉知道媽媽要為自己生一個小弟弟,他可能會失去父母的關愛、玩具和現在擁有的一切,他開始求助他的夥伴們,自此引發一系列的歡樂。
5、《再見我們的幼兒園》。
影片圍繞朝陽幼兒園紫羅蘭小組的六個小朋友展開。
洋武小朋友被診斷為絕症,離園去了別的城市治療,他的好朋友康娜、拓實、美琴、俊君、優衣得知後輾轉搭乘列車、公車等交通工具前往洋武的所在地,只為了跟他去說再見。
漫漫的旅途中充滿了快樂與艱險,他們純真的友情也經受著考驗。
6、《月升王國》。
《月升王國》像少年時做過的一個明黃色的夢,它沒有複雜的故事背景,而更像是一個珍藏的小秘密。
在那個虛幻又危險的國度裡,充滿了孩子般的青澀和天真。
想起它時,嘴邊會甜甜地發笑,臉上會不自覺地臉紅。
電影講述了1965年的夏天,新英格蘭地區的海岸邊,一對12歲的孩子相戀、秘密訂婚然後私奔到一個海島上。
當整個小鎮動員的人都起來尋找他們的時候,一場暴風雨正悄然來襲,這個平靜的海島小鎮被搞得天翻地覆,呈現了一場伴隨著青澀初戀的盛大童年冒險。
7、《少年時代》。
該片導演是理查德·林克萊,他觀察了一個家庭十二年,讓演員在鏡頭下自然成長,表現出這種無縫式的成長經歷。
影片摒棄了慣有的電影魔法,無論從演員成長還是劇情鋪排,都讓時間做主,仔細描畫了孩子的成長過程及其父母親各個方面的變化,可以讓觀眾細緻入微地體會歲月流逝的痕跡,堪稱當代電影現實主義的典範。
8、《伯德小姐》。
《伯德小姐》就像一本少女日記,它記錄了一個不願意用自己的名字、渴望有一所漂亮的房子、盼望著離開家鄉、學習成績一般、極具個性的女孩的青春故事。
影片講述克里斯汀從高中生步入大學所經歷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向我們傳遞了青春期最令人有所共鳴的狀態。
渴望離開家庭的管束、離開家鄉去到大城市的克里斯汀經歷了許多困難,最後才發現自己以往想要逃離的才是最值得珍視的。
9、《何以為家》。
十二歲的孩子將父母告上法庭,所控訴的是父母給予了自已生命。
影片跟隨這個十二歲小男孩兒贊恩的視角,講述了黎巴嫩社會底層人民生活的困頓掙扎。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製作時間長達五年,啟用真實生活在影片背景中的人擔任演員。
影片尖銳地指出了黎巴嫩社會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卻又不失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