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次性產品”還是業務新模型?《花木蘭》成迪士尼點播模式“試金石”

由 俎巧玲 釋出於 娛樂

作者:時代財經 石恩澤

距離真人版電影《花木蘭》在中國上映倒數3天。

即便影片在外網獲得評分僅為C+,國內豆瓣評分4.7,但《花木蘭》的點播模式還是為迪士尼旗下流媒體Disney+貢獻了強勁流量。

9月8日,應用程式下載公司Sensor Tower透露稱,9月4日至6日的這個週末,Disney+下載量激增68%,達到89萬次;應用程式消費量比前一週飆升193%,達120萬美元。

先後因疫情兩次推遲上映時間,使得迪士尼最終決定將《花木蘭》於9月4日上線Disney+,用點播模式服務使用者。

圖片來源:cosmopolitan

在可以使用Disney+服務的國家或地區,消費者花6.99美元的每月訂閱費,外加29.99美元的點播費,便可以提前觀看《花木蘭》。因中國內地尚未開通Disney+,所以影迷們只能在影院看電影。

然而,付完約合人民幣205元的點播費之後,並不意味著可以無限期地觀看《花木蘭》,而是隻有48小時的觀看權。

雖然這相當於在線上租了一部電影來看,但是對於擁有眾多小孩的外國家庭來說,還是比去電影院划算。

而迪士尼的這一舉措也被視為電影業印證PVOD(高階付費點播)模式的“試金石”。

此前,環球影業(Universal Studios)在今年4月對影片《魔發精靈:世界之旅》(Trolls World Tour)採用收取20美元點播費的模式,並獲得了巨大成功。

據《華爾街日報》訊息,《魔發精靈》上線三週的點播量是500萬,環球影業可從中分得7700萬美元的點播費,意味著這部電影的線上點播費已逼近9500萬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魔法精靈》2016年初次在影院上映時,其美國的票房收入為1.53億美元,但是環球影業需要與影院五五分票房收入,而線上點映則可以使環球影業保留近80%的收入。

這也能夠解釋為何在8月份的三季度財報釋出會上,迪士尼宣佈放棄線下影院發行,轉而尋求線上靠流媒體服務“吸金”。

但是迪斯尼執行長鮑勃·查佩克(Bob Chapek)在財報釋出會上提到,“我們將'木蘭'視為一次性產品,而不是想借此尋找新的業務模型。”

迪士尼此番採用新模式,並不敢直接表態,主要是因為此前環球影業的做法惹怒了AMC等院線運營商,威脅以後將不再放映環球影業的電影。

鮑勃·查佩克在會上還重申了去年迪士尼董事長羅伯特·艾格(Bob Iger)的目標:迪士尼將把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流媒體業務作為公司發展的第一要務。因此鮑勃認為,《花木蘭》透過“一次性”模式,將可以讓製片廠更好地學習訂戶模式並瞭解客戶的喜好。

目前Disney+已有6050萬付費會員,若算上ESPN+和Hulu第三方平臺上的訂閱者,則共有超過1億的使用者數。

此外,迪士尼接下來還有推遲到11月上映的漫威電影《黑寡婦》(Black Widow)。不少分析師認為,如《花木蘭》的點播計劃成功,不排除《黑寡婦》也會走上相同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從股價上來看,市場對於迪士尼的流媒體優先戰略十分買賬。即便受新冠疫情影響,迪士尼三季度財報顯示其虧損了47億美元,但股價依舊在收盤後上漲8.8%。

8月4日的迪士尼二季度財報會後,流媒體點播戰略促使其股價飆升。(圖片來源:雅虎財經)

截至時代財經發稿,華特迪士尼公司(NYSE:DIS)股價報收131.99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