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喝酒嗎?你身邊有沒有被叫做“酒神”的那麼一個人?一直以來聚餐必不可少的東西那肯定就是酒了,但是酒桌上的規矩,每個地方都不同,而喝酒,因人而定。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富有哲理的關於“喝酒”的影片,以詼諧幽默的方式為大家講述了“酒”文化。
著名喜劇演員宋曉峰主演的電影《別叫我酒神》,已經首映許久了,在電影院關閉的這段時間,可以說這部影片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歡笑。
影片中,宋曉峰飾演的九哥是一個蹬倒騎驢的車伕。(倒騎驢是一種人力交通工具,主要活躍在東北地區的大街小巷,俗稱摩的。)大體樣貌就是這個樣子的,東北特產。
老九曾在當地的二糧庫酒廠供職,是酒廠裡的質檢員,平日專門負責試酒。因此酒量驚人,每天喝酒如喝白開水一樣,每天整個七八斤白酒跟玩似的,人送愛稱“酒神”。
下崗後,老九整日鬱鬱寡歡,不但身體每況愈下,而且還與妹妹不睦,惹的妹妹離家出走。
儘管生活不如意,但老九喝酒的本事,卻一天也沒丟下。一次偶然,老九得到大老闆彪哥的賞識,從此飛上枝頭變鳳凰,成為彪力集團的副總裁。
此後,老九與彪哥、張總共同組成鐵三角,從東北一路南下,橫掃各大酒局,一出爆笑故事就這麼上演了。
影片涵蓋的兩條敘事線,以蒙太奇的方式在片中交叉講述,讓全片的整體敘事看起來十分豐滿。
一條是酒神線——講述老九從底層逆襲,披荊斬棘成為真正“酒神”的過程。
另外一條為情感線——講述老九與小九之間的兄妹情深。小九為老九放棄高考,老九一路南下前往珠江尋找小九。
男主老九為人心地善良、憨傻耿直、嗜酒如命。
遇到彪哥前,他從來不覺得“喝酒”會成為自己賴以謀生的特殊技能。不懂世故人情,常常一開口,就會耿直地爆出笑點。
偶爾凹一次排面,結果帥不過三秒,立馬摔得人仰馬翻。角色的自身喜感,一下子就出來了。
作為一部為酒而生的電影,自然少不了熟悉的“酒桌文化”。真正的酒桌文化,往往與賓主盡歡相得益彰,會將氣氛不斷推至高點,讓大家在推杯換盞間得到愉悅與滿足,只是淺嘗輒止,並不會極力勸酒。這是一種禮貌的表現,也是一種修養的體現。
然而當下很多人,卻將酒桌文化進行歪曲,養成了勸酒的惡習,認為只有喝得越多才會越開懷、越高興。尤其生意場上,很多人更是執意要將商業合作搬到酒桌上來解決。
片中的彪哥也一樣,僱傭老九的初衷,就是為了讓他幫自己擋酒。首次酒桌相逢叫“鴻運當頭”,要自飲三杯;第二次見面,是“雙喜臨門”,要連喝兩杯。
每一處,都有每一處的勸酒說辭。直到酒過三巡,還要進入“正題”——順時針打圈(給飯桌上每個人敬酒),意在求一個“團團圓圓”。
這接連不斷的勸酒話術,真真讓人大開眼界。
除了展現糟粕,《別叫我酒神》還展現出了酒文化中的精華。和武俠小說一樣,飲酒者也有一片江湖。
品酒、品酒,都如武林對決一般。比如老九與黃會長的盲品切磋:為邀請黃會長繼續擔任旗下酒業的名譽顧問,彪哥帶老九一同拜訪黃會長。
眾人齊聚一堂,對茅臺、瀘州老窖、西鳳、汾酒四種白酒進行盲品。盲品過程峰迴路轉,讓人歎為觀止。
影片表面上講的是飲酒,但實際上想表達的,其實還是做人。在爆笑中暗諷了惡俗的酒桌文化,批駁了刻板的面子功夫。
經商合作也如釀酒,水和糧食缺一不可。不是誰把誰打敗了就算成功,而是重在相互融合、互相增益。
酒色財氣,莫要多沾。未必一切生意事宜,都要搬到飯桌上才能解決。喝酒本身沒有錯,錯只錯在喝酒的人不能自控。就像人生,只有選擇,沒有對錯。
炎炎夏日,燒烤攤、大扎啤的快樂又迴歸了。如果你或者身邊親朋喜歡喝酒,不妨一起看看這部喜劇片,也許能得到不一樣的思考和“精神食糧”。
還是俗話說得好:酒多傷身,更傷心。喝酒莫要貪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