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遊記》到底有多少個版本?
恐怕這個問題連當年《西遊記》劇組的人都無法弄清楚,因為從央視《西遊記》開拍以後,這部電視劇經過了N次的修改,到現在最主流的流行版本則是2009年的重修版,也有網友管這個叫刪減版。
2009年重修版《西遊記》有兩個特點,第一就是每一集的時長都統一了,不像86版《西遊記》那樣每集有四十多分鐘的,也有一個多小時的。第二就是對原版做了大量的刪減,尤其是那些時間比較長的單集刪減很多。這就導致了很多人在觀看了2009版《西遊記》之後會赫然發現有些記憶中的情節沒有了,其實這不是你記憶錯了,就是刪掉了。
前一段時間,某知名網站放出了首播版的《西遊記》,說是首播版但也不是1988年整體播出的那個版本,其前11集採用的是1986年第一次連續播出的版本,後面14集採用的是1988年首播版,那些時長超過一個小時的單集又可以看到了,當然前提是你別開彈幕,不然網友們的熱情會淹沒所有的畫面。
不過,這個相對最全的首播版似乎也挑戰了一下觀眾們的記憶,因為有一些情節似乎和記憶中的也不一樣了,這就有意思了。
其實啊,有一些情節並不是別人改的,就是《西遊記》劇組在後期修改的,正因為是不定期的修改,因此也導致觀眾看到了不同的版本。
筆者挑選出八處比較明顯的修改之處,給大家分享一下,幫助大家理清中間的頭緒。
一、《生無名本無姓》改成《大聖歌》
在1986年首播的前11集中,其中第三集《大聖鬧天宮》裡,孫悟空跳出八卦爐之後的插曲是《生無名本無姓》,並不是《大聖歌》。
《生無名本無姓》由付林、曉嶺作詞,許鏡清作曲,其旋律和意境也是相當不錯,尤其是最後一句“身披旋風、火眼金睛、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旋律,曾經長久地迴盪在筆者的腦海裡。
但是到1988年25集整體播出時,這首歌換成了閻肅作詞,許鏡清作曲、胡寅寅演唱的《大聖歌》,這首歌首次亮相是在《齊天樂晚會》上,
真要對比的話,筆者也認為《大聖歌》的氣勢更強大,和劇情契合度更高,因此楊潔導演換插曲的理由也是充分的。
二、《他多想是棵小草》改成《五百年桑田滄海》
第四集《困囚五行山》前半集中,當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時有一首插曲,1986年播出時是閻肅作詞,許鏡清作曲,丁小青演唱的《他多想是棵小草》。
這首歌旋律很動聽,也很能帶動悲涼的情緒,但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太悲了,不太符合楊潔導演對孫悟空的定義。
1988年全播時這裡的插曲改成了鬱鈞劍演唱的《五百年桑田滄海》,這首歌很多旋律和歌詞和《他多想是棵小草》相似,但在氣勢上有所提升,男聲演唱也更有抗爭不屈之感。
三、《走啊走》伴奏換插曲
第四集《困囚五行山》末尾,當唐僧一個人踏上取經路時,1986年播出時是隻有配樂沒有插曲的,但在1988年全播時就換上了閻肅作詞、許鏡清作曲、周立夫演唱的《走啊走》,這個修改可能目的是讓劇情和情緒顯得更飽滿。
四、《吹不散這點點愁》從無到有
第十集《三打白骨精》末尾,當唐僧趕走孫悟空時,1986年播出的版本是沒有插曲的,而是正常的人物對話。
對話中有一句比較重要,就是孫悟空交代給師弟:“倘若妖精害我師傅,就說老孫是他的大徒弟,那些妖精知道老孫手段,不敢害我師傅。”
1988年全播時,這一段加入了閻肅作詞、許鏡清作曲、鬱鈞劍演唱的《吹不散這點點愁》。
老實說,這歌確實非常優秀也非常應景,尤其是“啊,山悠悠、水悠悠,一路上秋風吹不散這點點愁”讓人頓生感傷情緒,因此這個插曲加入地非常好。
但是,加入插曲覆蓋臺詞的做法卻產生了一個不太好的結果,那就是等孫悟空下一集《智激美猴王》裡埋怨豬八戒:“我不是讓你們提我的名字嗎?”時,前面的鋪墊沒了。
但,瑕不掩瑜,《吹不散這點點愁》這一段如今看來確實是經典之作。
五、“鍾”換僧衣
第十五集《鬥法降三怪》一集中錯誤很多,比如徐少華和遲重瑞同時出現在一集裡,但最明顯也最容易挑戰記憶的則是“隔板猜物”一節。
1988年播出時,孫悟空將車遲國的“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變成了破爛流丟一口鐘,這時候櫃子裡出現的確實是一口鐘,不過卻是實打實的金屬鍾。
當電視劇播出後,有專家提醒央視,《西遊記》裡那個“一口鐘”指的是一種簡單的僧衣,而不是金屬鍾。一件破僧衣對應山河社稷襖也符合邏輯。
於是,《西遊記》劇組緊急重拍,將金屬鍾換成了一件破僧衣,這就導致了很多觀眾包括筆者本人在記憶裡產生了衝突。
六、《女兒情》刪掉對白
在1988年播出的版本中,第十六集《趣經女兒國》,女兒國國王和唐僧遊園一段,當楊潔作詞、許鏡清作曲、吳靜演唱的《女兒情》旋律響起時,女兒國國王和唐僧的對白是保留了的,而且有幾句還比較重要,比如女兒國國王曾經直接問唐僧“不去取經,行不行?”
這段對白還挺長,女兒國國王從噓寒問暖到用鴛鴦旁敲側擊,再到瘋狂暗示直到表白,還是非常完整的一段話。
但是在之後的版本里,這一段全變成了插曲,大部分對白被刪除了。
有些觀眾覺得可惜,但筆者認為,刪除對白還是對的,一方面讓《女兒情》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刪除那些露骨的暗示和表白,對維護女兒國國王高畫質玉潔的形象有幫助,因此筆者認為這個選擇也是有道理的。
七、片尾曲由張暴默換成蔣大為演唱
這是最明顯的一個變化,前11集版的《敢問路在何方》是張暴默演唱的,《齊天樂》晚會上蔣大為第一次唱了這首歌,在那之前由於《西遊記》的熱播,張暴默的歌聲也已經深入人心,因此蔣大為在接到唱這首歌的邀請時還非常驚訝。
實際上,《敢問路在何方》一開始就是按照男聲創作的,但當時《西遊記》片頭曲是吳雁澤演唱的《百曲千折顯真誠》,按照慣例片頭是男聲,片尾就是女聲,因此許鏡清找了張暴默。
但是,楊潔導演認為女聲唱片尾曲不太合適,不符合《西遊記》的立意,太柔。後來楊潔導演決定片頭換成《雲宮迅音》(那時候還不叫這個名),那《敢問路在何方》就可以用男聲唱了。
許鏡清找了好幾個男歌手嘗試,包括沒出名的劉歡和崔健,已經成名的李雙江等人,但都沒成,最後花落蔣大為。而蔣大為也沒讓劇組失望,他的演唱確實相當優秀。
八、兜率宮中的率到底讀“綠”還是“帥”?
第三集《大聖鬧天宮》裡,孫悟空醉酒跑到了太上老君那裡,他看著牌匾唸了一句“兜率宮”。
最早的版本里,李世宏的配音是兜“帥”宮,但在播出後有人提出質疑說應該讀“綠”。劇組錄音師馮景山馬上將配音替換成提前錄好的兜“綠”宮。
但是,依然有人提出質疑,認為還是應該讀“帥”,而且後來浙版《西遊記》讀的就是“帥”,張紀中版《西遊記》更絕,孫悟空讀“帥”,太上老君讀“綠”,兩頭堵。
那麼,到底哪個對呢?筆者查了很久不得要領,讀“帥”和“綠”似乎都有說法,不同的專家比如季羨林這樣的泰斗,考證出來的結果也不相同。
不過,筆者看到了某一位學者的觀點挺有道理,他說按照梵文讀音讀成“帥”沒錯,按照道教習慣讀成“綠”也可以,《西遊記》本身就是道教和佛教融合的小說,因此你怎麼讀都對。好吧。
結語,除了上文筆者找出的八處修改之外,《西遊記》各個版本之間還存在很多小細節修改,比如一些擬音的增加刪減等,筆者就不一一找出了。
現在有些觀眾特別推崇所謂未刪減版,筆者認為,有益的刪減還是應該有的。像上文所說的修改都是為了《西遊記》電視劇的精益求精,而絕大部分的修改也確實達到了這個目的,追求藝術的完美是應該得到表揚和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