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北京“鳥巢”國家體育場
時隔14年
全球運動健兒
再會雙奧之城
共襄冰雪傳奇
開幕式上,一群孩子表演了一個特殊的節目——《奧林匹克頌》,他們來自河北阜平縣的“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44名孩子最大的11週歲,最小的5週歲,全部來自2020年剛脫貧摘帽的革命老區河北省阜平縣城南莊鎮的普通農村家庭。
“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獻唱希臘語奧林匹克會歌。
開幕式導演張藝謀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導演組是在幾個月前透過網路報道,發現這些孩子並向他們發出邀請的。接到表演任務後,孩子們從學習希臘語歌詞開始,進行了近4個月的訓練。
帶領他們走上音樂之路的,是鄧小嵐。鄧小嵐的父親鄧拓任社長的《晉察冀日報》在1939到1948年的9年間6次駐在馬蘭。“我們叫‘遊擊辦報’,條件特別艱難,都是年輕人,當時我21歲,鄧拓當社長才25歲。”報社和當地村民互相保護,馬蘭村有19個村民就因為掩護報社人員而犧牲了。
2003年,《晉察冀日報》史研究會的老同志集資想要立一個“馬蘭慘案”遇難同胞紀念碑。沒事兒她就去看孩子們上課。
馬蘭小樂隊的孩子們跟著鄧小嵐走出了大山
“你們會唱歌麼?”後面故事的開端,就是這樣一個隨意的問題。一次鄧小嵐掃墓的時候,在樹林裡碰見幾個小孩在地裡自己玩,隨口問“你們會唱歌麼”?結果發現他們完全不會唱,“別說國歌了,連一首歌也不會唱”。
排練《歡樂頌》
她把自己多年學音樂的經驗用在了山村小學裡,學校裡從此多了一門音樂課。“這裡的孩子音準不好,自己也聽不出來,只能透過記憶和多聽,慢慢學、慢慢感覺。現在樂隊裡能夠合在一起唱好的已經很多了,過去可能5個孩子裡能挑出一個,唱得還不好。”教唱歌不到一年,鄧小嵐從北京帶去了6把閒置的小提琴,包括她自己的和兒女的。
當教音樂成為常規後,鄧小嵐一半的精力就都花在馬蘭了。“回家還想著得買點什麼,教材該用什麼,老伴說:‘我就整天和我的小狗相依為命,要不然沒人跟我說話了。’”
拉手風琴的孩子王金龍
阿里拍的“馬蘭童謠”的片子已經感動了很多人,到現在還沒拍完,每次快要結束的時候,都有新的想法。“那就接著拍吧。”阿里說,“也許這些孩子會很紅,也許他們會上春晚,但是我們希望的,是音樂讓他們的心靈變得美好,美好多一些,幸福的童年就長一些。”
近20年過去,音樂改變了這個偏僻小山村裡孩子們的生活,給他們打開了一扇認識並且通向外部世界的門。他們也回饋給世界美好的歌聲。
來源:廣東廣播電視臺今日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