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行者》大結局,林薔和張冼赫聯手搏命,成功殺死大毒梟馬洪濤。
道義方面,一曲光明戰勝黑暗的正義之歌;
情感方面,一段並肩攜手、生死與共的有情有義有價值的高於“普通喜歡”的愛情。
從這個角度來說,劇作也算是“大團圓結局”。
重要配角程景松雖然重傷、但甦醒有望;
張冼赫(鄭業成飾)雖然遠赴他鄉執行線人任務,但和林薔(林鵬飾)二人終於不再彼此遮掩、反覆試探。
開誠佈公袒露真實的自己,雖然天長水闊路途遙遠、但真心相繫。
至於這段大結局戲份,我們可以從懸念感、價值屬性等幾個維度來看。
一,高能雙臥底模式。
《玫瑰行者》的故事,男女主角其實是雙臥底。
一個是嶺南本土臥底,一個是國際刑警安排的線人。
在雙方上級併案、互換資訊之前,林薔和張冼赫二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並不能確定對方的身份。
(以下內容含劇透,未追完劇的朋友請先收藏)
直到22集,二位才終於正式以“都是臥底線人自己人”身份相認。
當然,此前兩位多次懷疑也期望對方是好人,張冼赫在此之前應該早已猜到林薔身份,但正式“臥底相認”是大結局階段、最後三集裡的戲份。
雙臥底但沒相認設定的好處,顯然可以讓角色關係更有張力。
互相試探、彼此防備,明明有濃烈好感卻又總有致命顧慮,總在生死懸念一瞬間靠近又消失;
這讓《玫瑰行者》裡的男女主感情線,和各路劇作都顯得很不一樣。
更有意思的是,雖然一直未能確認陣營,但感情戲上的糖和砒霜,都管夠。
在破案子查案子的劇情主線裡,感情戲體量確實不多,但有一段算一段,糖分密度相當高、“玻璃渣”殺傷力也很虐。
比如一開始男主為了完成找到方林的任務,將“敵方陣營”的女主推了出去;
此後又折回來營救她:我想保護你。
再比如林薔身份暴露,即將被虎哥滅口,張冼赫不顧一切前來營救。
那個時候,張冼赫未必已經知曉了林薔的臥底線人身份,與其說這純粹是出於要救人的正義感和良善,不如說這是戳出命去要保護一個人的“因為愛情”。
張冼赫替林薔擋槍,彈幕一片歡呼:因為愛情啊,如果這都不算愛。
(不是,你們好歹注意下男主受傷了好麼)
知曉對方身份後,二人合力並肩對付大反派的劇情,更是又燃又颯又好看。
林薔本就不是哭哭啼啼單方面等待救援的小白兔,她反應機敏、觀察敏銳、能力出眾、膽色超群,她就可以當自己的英雄。
這樣一位高能女主,加上“假毒梟之子真臥底”的故事線,好看。
二,懸念感。
對於《玫瑰行者》這一類刑偵、懸念、破案、緝毒、臥底故事來說,懸念感始終是至關重要的核心肌理。
如果說正義戰勝邪惡的信念傳達是骨相,百鬼叢生的反派眾生相是皮面,那麼鬥爭過程裡的懸念反轉則是重要的肌理。
這一點上《玫瑰行者》完成度很高。
比如馬洪濤治病整容變成了什麼樣子?
劇作的安排很巧妙。
看似不顯山不露水的老實司機,其實是當著幼童張冼赫面害死他親媽、還收他當“養子”的大魔頭,殺人不眨眼的大毒梟馬洪濤。
這一點,劇作給出的“小提示”“小勾子”很有意思。
偽裝的馬爺和手下第一次共同出現,二人的偽裝身份、上下級關係對調顛倒了過來,但那一瞬間馬洪濤的氣場依舊明顯蓋過對方。
分分鐘讓人想起曹孟德和他找來衛士假裝自己的故事,很有意思。
比如男主的身份,直至最後揭曉張冼赫的身份,觀眾都不能確認,他真是線人,還是僅僅是一個不滿養父罪惡、有心向善但身不由己的毒梟之子。
再比如大結局階段張冼赫的“假死”。
如果沒有看完後續的反轉內容,你甚至會認為:這什麼假死?怎麼安排這麼草率?不尊重觀眾智商吧?
情況顯然並非如此。
張冼赫為救下林薔,不惜主動在罪惡養父面前暴露自己的線人身份。
此後養父讓打手將他推下山崖,而他僥倖未死;找到警方繼續查案。
這看似是“編劇疏漏”的“推下山崖沒死”橋段,其實是精心安排。
這是劇裡馬洪濤刻意做的局,他要借張冼赫之手、引警方來除掉自己的對頭,好獨吞所有黑貨、遠走高飛。
反轉又反轉,意外再意外,高能,精彩。
三,價值延續。
大結區域性分,林薔在肉搏之中,最後殺死大反派的武器,是一隻錄音筆。
從動作戲份觀賞性的角度來說,一刀斃命、戳中頸動脈,很有打戲刀刀到肉的狠辣生猛;
從職業技能的角度來說,這是林薔的反應速度迅速、職業技能到位;
從價值傳承的角度來說,這是林薔父女二人,兩代臥底兩代線人的至高價值延續。
這也是“用錄音筆絕地反擊”這個細節中,最為重要的核心骨架。
也是最讓人破防的部分。
戲裡林薔的父親化名為孫大鵬,多年潛伏在馬洪濤的犯罪集團內部。
暴露之後,為保護另一位線人(張冼赫),選擇犧牲自己。
因為常年在外執行任務,孫大鵬幾乎錯過了女兒成長中所有的重要節點。
滿腔心事和惦念,只有透過這隻錄音筆,在無人處默默傾訴。
一隻錄音筆,一張老照片,就是女兒能擁有的關於他的一切遺物。
甚至,很多年中,女兒都以為他早已經去世。
大結局中一個非常動人的細節,是孫大鵬心事的回放。
他終於悄悄回來偷偷看女兒一眼。
為防止暴露身份,他不能和女兒相認,他甚至不能坐在一張桌子上好好看看即將繼承他的事業他的願望、同樣走上警察道路的女兒。
他只敢假裝小飯館裡偶遇的吃飯的陌生人,坐在旁邊的桌子上,愧疚又欣慰。
老父親認得女兒,女兒卻絲毫沒有注意到隔壁的“陌生中年男子”;
幡然醒悟之後,女兒對著遺物錄音筆聽見這段,才陡然知曉那唏噓一幕。
叫人動容。
不巧的是,當年父親在馬洪濤身邊當線人,如今女兒也一樣在他身邊臥底。
撕破臉暴露真實身份之後,善惡兩方、開始了很多輪反反覆覆險惡的生死對決。
最終,林薔也正是用這支筆,了結兩代人的恩仇,做到了真正正義的裁決。
你看,劇作安排林薔用父親遺物錄音筆絕殺惡人,這比別的任何“一槍爆頭”“鎖喉殺死”“緝拿歸案”等呈現方式,都更有價值附著、更有角色情感力量。
這正是《玫瑰行者》的價值。
作為一部重視女緝毒人員、女臥底的劇作,《玫瑰行者》不僅僅有“大女主”作品的颯爽,有追兇懸念劇作的智力快感,更有核心正義理念的價值感。
值得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