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尼羅河上的慘案》於院線塌方後,一部被指粉絲向的新英劇《喜鵲謀殺案》上線,只有短短六集,卻獲得了不俗的口碑。
本文有劇透。
1
作為一位資深文學編輯,蘇珊·賴蘭已經在老東家三葉草圖書公司供職多年,她負責出版的系列偵探小說《阿提庫斯·龐德》馬上將推出第九部。
得益於作者艾倫·康威的寫作能力以及蘇珊的認真負責,前八部成功塑造了紳士禮貌、風趣幽默的偵探龐德,既獲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也因為可觀的商業收益成為公司最重視的書系。
這天,蘇珊終於拿到了第九部《喜鵲謀殺案》的初稿,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此時,系列小說中的偵探龐德已經在遭受病痛的折磨,他既樂觀又錯愕地面對著生命最後的階段。
因為聞名於世,所以常常有人慕名而來,希望龐德幫助解決問題。
一位名叫桑德琳的黑人女子找到龐德和助手詹姆斯,她希望偵探能幫自己的未婚夫羅伯特擺脫殺人謠言。
死者是羅伯特的媽媽、派伊男爵府上的女管家瑪麗,她從高高的臺階上摔了下來,摔斷了自己的脖子。
因為事發前一天大家都看見了母子二人當街爭吵, 所以鎮上不少人說是兒子羅伯特殺了瑪麗。
但桑德琳知道,當晚羅伯特和自己在一起,根本沒有作案時間。
龐德聽完之後一開始並沒打算接手,直到幾天後,男爵竟然也死了,還被人殘忍地割下了頭顱。
於是循著偵探龐德的視角,妻子,妹妹,園丁各路角色紛紛登場,一個可怕的故事慢慢浮出水面……
但就在真相逐漸浮出水面的時候,小說的最後一章卻消失了。
次日,蘇珊正準備登門尋找大結局,卻發現作家艾倫從高處墜落而亡。
2
與傳統的推理劇集不同,《喜鵲謀殺案》架構了書裡書外兩個案件。
書外,以作家艾倫的死和消失的最後一章為麥高芬,推動編輯蘇珊一步步探尋這位合作伙伴的現實生活狀態。
書裡,以男爵的死為終點,由偵探龐德帶領讀者和觀眾一起追本溯源,挖掘兇案的真相。
“雙案件”下的“雙偵探”設定,更是突破常規地將男女主角的平均年齡提升到了60歲。
這樣一個腦洞,把故事拍出了新花樣——書裡書外都有彼此對應的角色。
在書外,身患絕症的作家並不受家人待見,尤其是在他出櫃並與小男友生活在一起之後,前妻、姐姐和情人似乎都有理由殺死作家。
在書裡,內心困苦的作家把這些人統統打包丟進故事,有的人死了,有的人成了兇手,儘管角色功能不同,卻都印刻著現實中原型人物的性格特點。
於是,儘管艾倫·康威的作品無比暢銷,他卻得不到家人的溫暖與關懷,甚至他本人也把這一切當做戲謔的遊戲,而合作多年的編輯蘇珊,也顯得更關心最後一章書稿的去處,而非作家的真正死因。
因為蘇珊和艾倫一樣,也是一心只有事業的冷酷性格,身處眾叛親離的家庭矛盾之中,唯有用溫柔的伴侶來穩定情緒。
那究竟是什麼驅動蘇珊哪怕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找到殺害艾倫的真兇呢?
《喜鵲謀殺案》用一種獨特的呈現方式給出了回答——就是讓書中的龐德與現實中的蘇珊跨服對話。
當二人一起找到各自案件的兇手之後,他們也在意念的世界裡依依惜別。
相較於脾氣古怪的作者本人,蘇珊真正放不下的是這個由自己親手推向世界的角色,而編輯和故事主角的情感線,則成了兩宗殺人案背後溫情的底色。
3
《喜鵲謀殺案》改編自安東尼·霍洛維茨的同名暢銷小說,儘管作家本人有自己非常成功的系列作品,可他還是用喜鵲童謠當切入點的敘事方式,表明了向阿加莎致敬的粉絲心態。
劇集為了保留這份互文性,則根據集數拍攝相同數量的喜鵲空鏡頭,借用環境氛圍一點點為這場莊園奇案的古典本格推理做足鋪墊。
除了書名點題,渾身優雅魅力的蘇珊本人也透著一股敬意,至於溫文爾雅、禮貌風趣的偵探龐德,更是另一個英國鄉村版的偵探波洛了。
在推理形式上,即便是從小說改為影視劇,《喜鵲謀殺案》也秉持著本格推理的公平性原則,一五一十地把線索交給觀眾,任由大家自己尋找兇手。
只不過,阿婆的故事裡,同一個線索總有正反兩面的解釋方法,讓撥開迷霧的瞬間顯得水到渠成又出人意料。
《喜鵲謀殺案》也有樣學樣,從講述迷案到揭示真相都能把同一個鏡頭抽絲剝繭,最終讓觀眾錯愕又安心地接受鋪墊充分的事實,並展現作者、編輯和角色之間擰巴又不可分割的特殊關係。
為了充分施展故事的魅力,《喜鵲謀殺案》團隊不僅聘請了作者安東尼·霍洛維茨本人擔任編劇,憑藉《光豬六壯士》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導演彼得·卡坦紐也借用清新幹淨的畫面,展現出靜謐美好的英式風光,使得緊張與閒適兩種氛圍在劇中自如轉換。
至於擔綱男女主角的蒂姆·邁克穆蘭與萊絲利·曼維爾,則是多部影視作品中的黃金配角,豐富的戲劇表演經驗,讓二位老戲骨能夠自如調控角色與現實的距離感,十分生動。
以《喜鵲謀殺案》的話題度為切入點,安排了小說內外兩條故事線,除了驚險刺激之外更顯邏輯嚴密。除此之外這個偵探故事藉由龐德之口再次告訴人們:
犯罪動機往往離不開恐懼、嫉妒、憤怒、慾望,兩個案件的真兇皆因此殺人。人一旦越過道德的底線就會瞬間變成惡魔,就連喜鵲也只能報喪不報喜。